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格曼受库恩"范式"思想的启发,把"范式"的思想应用于技术,认为技术凝结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技术的"范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技术的"范式"结构是"装置范式"。"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超越了海德格尔"座架"的思想,实现了从对技术抽象的形而上学层面的研究到以技术经验层面的研究,认为我们可以对现代技术有所作为,从而为发展聚焦的技术提供一种可能选择。解析"装置范式"技术本质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合理性,可以为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技术范式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德语技术概念的历史视角看,马克思的技术概念不仅包括了"技术"的论断,而且还涵盖了"工艺学"的界定.马克思认为,"工艺学"与"技术"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整体,"工艺学"是核心内涵,"技术"是外延指称.因此,马克思的技术概念应是一个兼并"工艺学"理论与"技术"实践的综合性概念,是关于实际劳动过程的、蕴含社会效应的科学研究,这对当前的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将军事技术视为"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的定义方式忽视了对在研技术的划归,易于引发"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含混.借助后现象学"人一技术一世界"框架,可以发现军事技术源于民用生产技术使用情境的变更,在占据生存条件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军事技术调节着人们的战争感知,在诠释战争的同时也遮蔽着对战争的判断.近代自然科学与资本主义现代性扩张的结合,使军事技术走上了能量杀伤的"暴力"道路,战略威慑武器则使其因失去使用情境而成为国家博弈的"他者"与"背景".在暴力的退隐中,可以发现军事技术有别于作为"存在的传递"的民用技术,其结构性本质是对"存在的占据",是实现政治目标的"胜力".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创造、技术使用、技术评价三方面探讨了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指出"善心"、"善用"、"善智"是技术活动重要的道德维度。  相似文献   

5.
思考技术的起源是理解技术本质的必要环节,技术的起源和劳动是同步的。提出了一种探讨起源问题的"整体规定部分"原则和"后决定"的解释学方法,并应用这一原则和方法,分析了技术(工具制造模式)和劳动(工具使用)的开端,揭示了"工具使用者"向"劳动者"转化的条件和过程,提出"发明工具的机制"和语言符号的产生是技术形成的标志,技术、劳动和人共同诞生于人工自然世界这个整体中。  相似文献   

6.
技术人造物及其存在方式和使用蕴涵着大量关于技术知识的哲学问题。"技术物体"是西蒙栋用以揭示技术本质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不仅弱化技术使用对于技术物体进化乃至技术存在方式的作用,而且把技术从使用者的主体意向性、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中剥离出来,遮蔽了技术物体的伦理价值和意会知识的根本作用。"技术正本"概念超越了"技术物体"并修正了用技术物体概念研究技术知识及其进化路径的缺陷与不足:把技术的使用、使用主体的"前理解"、社会文化等因素置入对技术的理解之中并凸显技术的进化生成、共享消费和伦理价值等技术本体论承诺的三种基本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3S"技术在水土保持预测预报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S"技术的水土保持预测预报模型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3S"技术在水土保持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3S"技术在水土保持模型中的意义和方法,并对"3S"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五五宪草"之立法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五宪草"的制定过程及结构、内容和外部形式看,其立法技术,包括体制技术、程序技术与表达技术,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其立法理念与立法技术之间,充分体现了"理性"与"经验"、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法律发展现代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五五宪章"不仅为当代立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的经验,而且为中国的宪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在"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对技术侦查的适用、执行等问题进行了规定,这一立法意义重大。新刑诉法在基本法层面上为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提升了技术侦查的立法位阶;解决了技术侦查所获材料的证  相似文献   

10.
选取湛江师范学院机电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教育3个专业的在校师范生作为对象,对他们的"技术知识"和"技术素养"作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针对新课程下中学"技术"课程的师资培养进行了探讨,进而对相关课程的分解与设置提出了初步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批判是马尔库塞现代性批判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本质是社会批判。技术作为现代性的逻辑之一,在现代历史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结构性地位。马尔库塞不仅揭示了技术对人的控制和异化的工具理性本质,而且考察分析了从古希腊的"技艺"到现代"技术"的逻辑演变及其"形式"与"本质"、"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实质,并试图通过重建这些对立分离的内在联系来拯救技术,从而最终拯救现代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形塑社会结构的同时,也重塑了"人-技"关系这一技术哲学基本命题。人与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线性的对抗,而是融合了"互构"与"互驯",并在二者基础上不断衍生的复杂博弈。本文借助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观,以"互构"与"互驯"为切入点,以期重新审视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及其发展,反思当下"人-技"关系新走向。  相似文献   

13.
技术乐观主义是人类最古老的技术观之一,它以技术决定论作为其理论前提,以技术的正面效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技术救世"、"科技是生产力"、"技术创造文化"等思想作为其理论内核,在激励人们发明技术、运用技术、创造生活、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技术乐观主义存在着技术决定论的单向线性思维的片面性,但它对技术及其功能的认识仍不乏真知灼见的理性之光,依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科技立国"战略的思想源泉和新型"和谐技术观"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对西方中国政治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以一种更为突出"行动者"能动性的动态分析框架,对形形色色的技术官僚的结构性位置做出界定,以"技术自主性"的强弱程度为衡量准则,将"技术官僚"与"政治官僚"和其他知识分子区分开来。这一思路与传统的强调"政治派系"的研究路径不同,不再将技术官僚看做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派系,而是凸显出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借助引入"牵头部门"与"非牵头部门"的区分,又强调了"正式政治"在界定技术官僚身份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但对于什么是技术,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认识。文章在思考什么是技术问题的基础上,不是去给技术下定义,而是从另一个层面来思考技术的存在方式,即技术以什么方式存在着。首先从"存在"的概念入手,并分析了各种关于"存在"含义,认为"存在"的任何一方面的单一含义都不足以反映技术存在的含义;接着肯定了技术存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最后分析了技术存在的方式,并最终认为实践———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实践是技术的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选取我国17个省(市)53名"新农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30名"新农人"进行有关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深度访谈,对23名"新农人"的生产场所及社会网络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新农人"既是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新型中介主体,又是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融合创新代理人"。他们构建了以人际关系驱动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将农业技术的"单向影响流"转化为"互动影响流",推动了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在带动传统农民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技术具有重视实践、效用、创新等精神内涵.技术精神常常被技术"器具论"和科学的"僭越"等遮蔽了;要探寻技术精神的哲学意蕴,有必要返回到人类技术最初发展的"技艺"语境这一精神原点中去.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他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用具"的分析构建出"此在"的在世方式,展现出"用具"在构建"此在"与世界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此在"在"操心"中直面"用具"而敞开自身进入真理之领域,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后期在《技术的追问》中,他对现代技术进行了批判,追问得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此种本质将世界解蔽为单一的向度,造成了"此在"的遮蔽,使人的生存陷入困境。在这两个阶段,他分别使用了"用具"和"技术"两个概念,并指出两者是不一样的。"用具"和"技术"虽然指涉的对象一致,但是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海德格尔展现出的是此在的敞开与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德国著名哲学家斯宾格勒是从文化的角度透视技术的第一位哲学家,是他开辟了文化学的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他从技术存在的生物学基础着手的技术本质论证,则是继卡普以来的人类学的技术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斯宾格勒因此被称为是技术哲学领域的历史文化主义的代表和技术的"权力意志观"的代表.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提出了技术是人类"生活的策略"和"技术是理性活动"的技术观;得出了技术是物化的文化和西方文化必然衰亡的悲观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文化批判理论发展脉络的视角探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所面临的问题,即通过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立场与他在技术哲学研究方面采用的解释学方法论的矛盾的解析,讨论了技术文化批判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当下技术的文化研究在经验方法上的不彻底性,从而阐明了技术文化研究走向"切身化"经验方法的必要性;讨论了对技术展开"切身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此作为深化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