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词学承宋词学而来,并有颇多取法.朱祖谋作为清季词坛中心领袖,学词有颇多取法.其词以辛亥革命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学吴文英,重"涩"调,主要与当时主流词坛尚常派,师事王鹏运,及身为晚清臣子与吴文英成异代知音有关;后期兼学苏轼与吴文英,重"重"调,主要受常州词派界内新变尤其是重、拙、大词学理论的影响,也与他在清亡后的个人遗民悲愤离不开.其词以其苍凉深涩的艺术风格被"海内言词者奉为斗杓",这与他的词学主张与实践的呼应,以及对吴文英、苏轼的宗尚融合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晚清四大家推举南宋词人吴文英的努力是晚清词坛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吴文英因其特殊的风格在词学史上独树一帜,南宋末年颇受推崇,元明却默默无闻,清代前中期梦窗词逐渐显现,至晚清吴文英则被推为至尊的地位.晚清四大家长期校勘整理梦窗词集,对梦窗词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并有意用梦窗词的特殊风格影响、改变现实词坛的风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古今文坛中对梦窗词的争论入手,论述了梦窗(吴文英)的艺术追求,并分别从结构、语言、意象及意境几个方面分析了梦窗词对立于当时南宋词坛“清空”风气的“质实”的艺术特色,最后从梦窗重情感、重神韵的角度论述梦窗词并非如贬吴者们所说的堆砌辞藻、不求诸气体,而是追求在形式技巧之中更强烈、更独特地表达情感,并有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吴文英生前自编词集《霜花腴》已佚,亦曾有尹焕序本、宋末旧刊本,今皆不存。自宋末至明终,黄、周密等人的词选及张炎、沈义父等评论家的词论,都在推动着吴文英词的流传。到明末毛晋辑刻《宋六十名家词》中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和卓人月、徐士俊合辑的《古今词统》的刊行,梦窗词集成为清代致力最深的集子,集中了杜文澜、晚清四大家、陈廷焯及陈洵等众多名家对其校勘、评点。本文根据自吴文英生前以来对梦窗词进行结集、编选、校注及词话评论等文献记载,将从梦窗词集版本刊刻源流、众名家词选梦窗词的版本来源和诸多词话词论言及梦窗词流传的文献三方面论述吴梦窗词集的版本流传。  相似文献   

5.
彊村被近代词坛尊为清季词学之大成者,其词学吴文英,又学苏轼。以微言寄托忧国之感,柔厚而深涩,意隐而不露。在意象锤炼方面极意求工,特别注重借特定物象来抒发幽深之情。又注重词境创造,一些写景之作,或由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彊村性灵高洁,襟抱冲远,其词冲淡醇雅,格高意远,词品极为高致,不愧为结穴千年传统词的殿军。  相似文献   

6.
"七宝楼台"是人们对梦窗词的流行看法.而清末词学大家况周颐却从其炫目的形式美之外,看到梦窗词具有的内在"魄力",并从"重、拙、大"的词学思想出发,肯定了梦窗词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吴文英 ,字君特 ,号梦窗 ,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交游甚广 ,其中不乏达官贵人。尤其是吴潜、贾似道、赵与芮、史宅之四位权要显贵 ,吴文英多有词投赠。为此 ,梦窗人品受到质疑。本文通过梦窗与四位权贵的关系考辩说明 :梦窗既非俊洁之士 ,也非无耻之徒 ,因此对梦窗人品我们不必苛责 ,也不应拔高。  相似文献   

8.
自叶嘉莹从西方现代诗学的角度对吴文英(字梦窗)词加以重新审视.梦窗词就经常被认为富有现代诗的品质.可问题是,一个作家的作品有没有现代品质,跟写得好不好是不相干的.事实上,吴文英写得并不好:铺张用典而失宜,穿凿取新而致讹,蹈袭他人且自我蹈袭,修辞上也有众多弊病,意思常常有矛盾.表达往往有缺失.最终,吴文英用一些写作上的教条,形成一种语言上的魔障.阻断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因此.梦窗词的实际成就并不高,至少远没有清末民初的词人和当今学者推崇得那么高.  相似文献   

9.
吴文英和李贺在现实中都有强烈的压抑感,他们在艺术处理上也都苦心经营、精益求精,其作品艳丽多姿、迷离恍惚,在"词境"和"诗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李贺诗中对色彩、声音、时间、空间的创造性运用,在梦窗词中得到了某种异乎寻常的响应和复活。梦窗作为李贺的异代知己,不是一味地拜倒在其脚下,而是善于汲取李贺诗中丰富而又切合自身的艺术营养,有所发展和创新,使自己的艺术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民初词坛,当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等人力尊吴梦窗,以致"学梦窗者几半天下"之时,郑文焯却主张学姜白石,希望通过学姜白石,达到柳耆卿的"疏宕"之境,用以纠正吴梦窗及其追随者的"雕琢"、"晦涩"之弊,这在当时是很有些"另类"的;郑文焯"于举世专言四声清浊之时,兼欲上推遗谱",即考校宫调乐律,研求词乐之精神,也是一种"另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南宋优秀词人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其词风格素以密丽著称,然对这种风格历来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宏观与微观这两个角度分析梦窗词的风格,说明其词风格具有多样性,或者更明确地说具有两重性,即密与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对梦窗词的情感内容进行考察时,研究者多数是从社会意识、个人情事、词人潜意识、等方面切入。其实梦窗词还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影响了吴文英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创作中时空关系的处理;对道教,梦窗词表现出了一种诗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杨铁夫的《梦窗词全集笺释》中,有"留""补""不缕述"这三个出现频率较大、较有代表性的词学判断。杨氏提出的"留""补""不缕述"等判断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将三个判断关联起来恰好能反应出梦窗词章法的特征与魅力,显示出梦窗词章法的严谨,同时也是对梦窗词研究中曾经流行的"意识流"说的一种校正。  相似文献   

14.
在南宋词坛上,吴文英是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的大家之一。因为一生漂泊不定、奔走于四方,吴文英结识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再加上几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曾长久,只留给他无尽的怀念,《梦窗词》中的女子形神俱活、窈窕生姿。吴文英对于这些女性,是有怀念之情、作赞颂之辞甚至持仰慕之心的,虽有些词篇写得神秘朦胧,但他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每个女子在他笔下都独具风神。女性的身体描写是《梦窗词》的一大特色,从身体部位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一作为词论家的张炎,在其专著《词源》中,对宋代词的创作与发展,作了认真地总结,提出了“词要清空”的艺术主张,并以前辈词人姜夔词作为清空词风的典范,否定了当时风靡词坛的吴文英的质实词风;作为宋代末年一位极有影响的词人,他既然在理论上高标“清空”这一创作原则,则在词的  相似文献   

16.
村上哲见作为当今日本词学界的领军人物,一生致力于中国词学研究尤其是宋词研究,对姜夔词研究有独到见解。他为了准确定位姜夔词在词史中的地位,围绕着关于姜夔词的诸家讨论,考述与梳理了姜夔的生平和著作、历代姜夔词评,考察了作为“别派”的姜夔词,探讨了姜夔词与辛弃疾词、周邦彦词、吴文英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历时性分析考察南宋以后诸词选中的姜夔词收录情况并综合各方观点,最终确定了姜夔词的独特地位,提出南宋词坛辛弃疾、姜夔、吴文英词三足鼎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吴文英是词史上一位常被误解或不解的词人。究其原因,乃在于其词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写法不同,具有近似意识流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和新颖的修辞手法,且又工于造语,善于用典。只有把握住梦窗词独特的审美品格,才能解开其难解之谜,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梦窗词大异于传统审美旨趣,古今毁誉甚殊。词作的晦涩难解,是造成对其评价褒贬不一的根由所在。梦窗词幽隐朦胧的艺术特征类似于象征主义的美学风貌,其创作的形式技巧与象征主义诗学也具有诸多暗合之处,这种相通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意象化的整体隐喻,二是直觉性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9.
考察吴文英的词作,离不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宏大历史语境。对吴文英词进行现代化的解读颇多,叶嘉莹先生提出的"时空杂糅"与"感性修辞"两大主要特点并非吴文英词所独有,也不是西方现代诗歌所独有的。事实上,英美意象诗派与中国传统诗歌在意象使用、意境追求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杨凤琴副教授撰,海洋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该著以南宋词人吴文英词作的意境之美为研究中心,系统地分析了梦窗词的意象、意境特色及其成因。对梦窗词的意象进行了分类梳理和探究,分为植物意象、动物意象、其他自然物意象及人工器物意象四类,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解析出梦窗词意象的深刻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