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于右任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重要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言论独立自由、人民主权观、监督政府、反“党报思想”、“文人论政”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报纸具有不解之缘,他评价报纸是一所学校,是一部百科全书。同时,毛泽东也非常欣赏敬重有创新精神、民族气节和社会责任感的报人。在中国报人中,梁启超、邵飘萍、于右任、张季鸾、范长江、邹韬奋等都曾被毛泽东赞誉过。  相似文献   

3.
“民国奇才”于右任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 ,他一生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宣传和斗争活动 ,其间十分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 ,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形成了他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事业的主线、通过报纸进行社会教育、以诗歌为教育媒体实施诗教等一系列特征。这些都体现了于右任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宣传家和书法家 ,而且还是一位教育家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于右任 ,原名伯循 ,字诱人 ,1 879年 4月 1 1日生于陕西三原东关河道巷。 1 90 5年在《新民丛报》著文时始用“右任”之名。于右任不满两岁即丧母 ,其父外出谋生 ,由伯母房氏独力抚养。于右任 7岁 (虚岁 )时 ,进了私塾。 1 1岁时 ,入三原县毛氏私塾读书。自此 ,于右任就师从关中名塾师毛班香 ,治学 9年 ,习经史、诗文及书法。于右任后来勤学苦练 ,以草书闻名于世 ,成为现代的“草圣” ,诗文上亦有相当成就。1 896年 ,于右任应岁考而名列三原县榜首 ,成了秀才。 1 898年 ,于右任的文章得陕西学政叶尔恺赏识 ,誉之为“西北奇才”。于右任声誉…  相似文献   

5.
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的宗旨即推翻清廷、宣传革命。这是从政治史、革命史或报刊史的角度的认识和总结。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民呼日报》的创办背景、对报纸职责的论述和报纸内容的编排,可以发现,该报的宗旨还应 包括改造国民性。《民呼日报》的社论、新闻、小说、戏剧、图画等多种文体形式,都把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寓于现实发生的事件中,感性、自然地承担了传播与教化的作用。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民呼日报》都是对20世纪初的改造国民性思潮的承袭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于右任不但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更是近代书坛最有传统功底及创新精神的书法革新大家。从1929年成立“草书社”起,于右任先生在应用文字与书法艺术的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使用、推广、完善标准草书。以汉字草书规范化、实用化为目标的草书标准化大课题正是凭借右老神妙的书法艺术而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视与青睐。对于《于右任书杜甫诗》可以从研究右老“试验之字”入手,学习右老对草书标准化的思考,研究右老“随便写字”中自然流露的对草书笔势、字势的审美意识。“草书标准化”的首要问题是“草书溯源”与“确立标准”,而对草书标准化的标准草书的研究正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在当前时代大背景下,应坚守观念创新,摒弃陈旧观念,解放思想。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世纪创新观念,必须在坚持喉舌观、质量观、市场观的同时,树立责任观、经营观、品牌观、效益观、道德观等五种时代新闻观。  相似文献   

8.
对重视和加强校报新闻评论工作的思考樊成现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邵华泽在他的《新闻评论写作漫谈》一书中说:“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它的水平的高低杉响的大小,很重要的要看评论的水平.要提高报纸的质量,首要的是提高报纸评论的质量.”关于新闻评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于右任一生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父老做了无数功德,在文武两条战线,功高齐天,英名盖世.于右任作为早期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的先驱之一,一生坚守孙中山提倡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从于右任受关中农民朴素的民族精神的熏陶,"关学"前贤的影响,投身民主革命大潮的锻炼,对托尔斯泰思想的崇拜情怀以及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影响等,详述其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原因;揭示于右任从青少年时期早期的反清排满意识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再进而把中国人民的命运与世界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的思考;在此基础上,于右任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华民族主体意识与世界人民和谐共处的民主革命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报纸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应对日带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重要问题作出及时的、正确的回答.报纸的言论,是报纸的灵魂,是体现一张报纸的政治倾向、政策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旗帜,直接表明报纸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因此,报纸应重视和充分发挥言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呼日报》是于右任继《神州日报》之后创办的又一份大型综合性日报。一直以来,因为《民呼日报》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密切联系和它在辛亥革命前夕起的舆论导向作用,人们始终关注的都是它的政治革命内容,却忽略了其对国民素质和国民改造的重视。通过从思想史的角度,重点探讨其“开民智”的思想——抨击封建奴隶教育和当时教育的弊端,提倡能够培养国民独立性的教育,反对封建迷信、陋俗陋习,提倡科学等。  相似文献   

12.
当代报纸总的业务方针是图文并重,而不是以往的重文字、轻图片。从世界范围来看,新闻图片已成为报纸上的"天之骄子",在报纸版面上占有显赫的地位。从新闻性和广泛性二方面论述了新闻图片的重要意义,从"选好新闻角度,抓住典型"、"要有自由丰富的想象力"和"注意各类资料的收集"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发挥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报纸市场化运作成分加大 ,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晚报是面对市场的报纸 ,因此 ,标题要吸引读者 ,成为冲入市场的第一道“风景线”。晚报标题制作要吸收广告学的合理成分 ,着眼报纸促销和提升效益。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对于报纸新闻传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一种读者中心论,它充分肯定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得以最终实现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次把读者推到了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接受美学对于报纸新闻传播的启示主要有报纸的生命在于接受,报纸需要发行量更需要阅读率;读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报纸应正视并接受读者的选择;办报应“目中有人”,让读者“介入”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报纸须持续创新,顺向并适度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在考察明代历史过程中,非常注重邸报的史料价值。他关于邸报“唐时已有”的论断,迄今仍是支撑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从顾炎武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到,邸报作为史料具有极高的存史和证史的价值;以往发生的新闻,是考察历史不可忽视甚至是至关重要的线索和证据。“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顾炎武的治学经验和人生经历在这一方面留给后代的启示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6.
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体,在创精品过程中,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现在:新闻精品质量明显提高;名牌栏目光彩夺目;一批业务精、思想正、贡献大的中青年记者崭露头角。但是依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新闻商业化倾向、新闻产品"易碎论"的影响以及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的滞后等,成为制约新闻精品的因素。新闻精品生产的对策:一是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二是要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三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四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徐铸成是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 ,他在四十多年的办报生涯中 ,辛勤耕耘 ,不断追求 ,为我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了宝贵的业绩。他的办报思想是 :坚持真理 ,站在人民一边 ;多搞独家新闻、特色新闻 ;从实际出发 ,提高宣传实效 ;讲究新闻艺术 ,办出报纸特色 ;用人唯贤 ,培养人才。其编辑特色是 :深入调查、机动有效的采写 ;巧妙化用、多样引人的选编 ;总体部署、创新编辑的版面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