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随机抽取的国内7个城市25所高校的68名高校专职心理教师为对象,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Meyer和Allen的离职意向问卷为工具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校专职心理教师的离职倾向相当严重;性别、婚姻状况和参加工作年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其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有影响;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等全部三个因子均对离职倾向有显著回归效应,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因子对离开组织倾向也具有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2.
教师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04名教师为被试,考察了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1)职业倦怠的四个维度中,情绪衰竭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非人性化和认知枯竭与成就动机、工作价值观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成就动机、工作价值观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从成就动机、工作价值观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来看,成就动机可以负向预测情绪衰竭;成就动机和工作价值观可以负向预测非人性化、认知枯竭,正向预测个人成就感。  相似文献   

3.
正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柏格(Freudenberger.H.J,1974)首次提出以来,该领域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西方职业压力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职业倦怠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定义,即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及缺乏成就感;情绪耗竭是指个人的生理及心理资源被耗尽的感觉;去人性化是指在工作中对他人的消极、疏远或没有人情味的反应;缺乏成就感是指一种无法胜任,以及在工作中缺乏成就的感觉。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绩效工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抽取广州某高校辅导员80人为样本,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1.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焦虑除外)以及症状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少成就感与精神病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去个性化与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2.情绪衰竭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少成就感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去个性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可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相关,且职业倦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其自我效能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高校辅导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低落等是其职业倦怠特征。角色认同、职业素养、工作挑战、职业发展等困惑是主要原因。应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完善知识结构,明确工作职责,增加成功体验,优化工作环境,以消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对西部五个省市的105名农村小学校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校长的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在性别、年龄、学校规模、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工作满意度的三个维度与自我效能均呈现显著地正相关,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均与内在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呈现显著负相关;低成就感、自我效能、情绪衰竭能够显著地预测内在满意度水平和总体满意度.自我效能可以显著地预测外在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京16所高校245名辅导员进行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南京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但情况并不严重,多表现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去人性化、低成就感现象不明显。探讨了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与应付方式量表(CSQ)对337名小学教师进行测查,以考察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特征及与人格特质、应付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学教师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水平中等偏下,低成就感水平偏高;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婚姻状况、学校类型和学校来源等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神经质人格与消极应付、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付在神经质人格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不同人口学变量下的特点,为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等人(1986)编制的MBI量表评定襄樊市和黄石市6所中学的209名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结果: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维度的得分较高,但总体水平不高;性别、婚姻以及职称在情绪衰竭上的主效应均显著,婚姻和职称的两项交互效应显著,其中丧偶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最严重,特级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最低;婚姻在个人成就感上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在非人性化的主效应显著.结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严重,人口学变量中的少数指标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安徽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以及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安徽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上并不严重,职业倦怠的核心指标情感衰竭相对比去人格化和工作成就感低落严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职业倦怠的程度这一结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352名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幼儿教师心理授权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并探讨幼儿教师心理授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 (1) 幼儿教师心理授权和职业倦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 (2) 幼儿教师心理授权在学历、职务、职称与幼儿园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3)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年龄、职称、职务与幼儿园类型上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4)幼儿教师心理授权各因素与其职业倦怠各因素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回归分析表明,幼儿教师心理授权对其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饭店员工的工作倦怠能够很好的用Maslach-GS的三个维度表示;饭店员工的工作倦怠主要体现在衰竭维度,而其无效能感和疏离感不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饭店员工在工作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某省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和心理授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当前辅导员心理授权情况.在系统考察其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心理授权各维度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提出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潮州市142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潮州市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及其职业倦怠感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其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机制,以及教学效能感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感显著负相关,职业认同感与教学效能感显著正相关,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显著负相关;(2)教学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能负向预测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3)教学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在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法考察441名河南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中学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负荷,其次是考试压力和学生因素.农村中学教师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维度,教龄在6 ~10年的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教龄在20年以上和1~5年的教师.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辅导员工作效能感问卷》和修订的《辅导员角色压力问卷》对全国340余所高校的453名专职辅导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角色压力及各维度与工作效能感及各维度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角色压力可以有效预测工作效能感31.1%的变异量;减轻感知到的角色压力能有效增强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感,进而有助其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是影响少年宫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少年宫教师素质的全面发挥。通过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工作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找出其深层次原因,努力寻求解决少年宫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时间的职业压力下心理失衡,导致其在生理、心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
出来的身心疲惫。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急剧增大,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
量, 而在实际工作中青年教师面临来自教学、科研、住房、人际关系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怠倦成
为普遍现象。本文以Maslach 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为基础,随机选取四川省5 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
调查方法,用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现阶段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调研,使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去个性化三个维度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具体情
况,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怠倦的影响因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和人生发展均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