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庄子》的传本,仅郭象编注的三十三篇流传下来,其中是没有“惠施”这一篇题的。但《北齐书·杜弼传》云:“(弼)注‘庄子·惠施篇’。”王应麟根据这句话,疑《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五十二篇旧本,原有“惠施”一篇。谭戒甫先生又进而推考:杜弼注的“庄子·惠施篇”,其实就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惠子》一书,刘向校定群书时,按“篇名互见例”附入《庄子》五十二篇,其后晋人删注《庄子》,又将其  相似文献   

2.
刘安与《庄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到魏晋,玄学之风大盛,注《庄子》之家蜂出。先后编注《庄子》者有孟氏、司马彪、向秀、郭象、崔譔等人。陆德明认为“帷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经典释文》)现存《庄子》只有郭象编注的三十三篇本。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者都据此得出注《庄》自晋人始的结论,如闻一多就叹惜“两汉竟没有注《庄子》的。”(《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江世荣在“有关《庄子》的一些历史资料”一文(载《文史》第一辑)中提出淮南王刘安对《庄子》做过注解,是五十二篇本《庄子》的编者的新见解。张恒寿在《庄子新探》一书中提出:“《庄子》书一定经过刘安和他的门客们的编纂和整理。”江、张两位学者破除刘向编定《庄子》、  相似文献   

3.
<正> (一)庄子外杂篇的作者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庄子》原有五十二篇.可是现行本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五四”以来,除了冯友兰、任继愈翁婿二人外,所有的文、史、哲学者,都说现行本中的内篇是庄子自己的作品,外篇、杂篇出于庄子的门人后学之手。因为冯、任的证据只有一个(即在不同的注疏本中,内、外、杂的分法也不同)所以说服力不强,没  相似文献   

4.
庄子论道     
《庄子》一书是庄子学派的文集,现存33篇,分内篇和外篇、杂篇三部分。多数学者认为内七篇是庄子所著,外、杂篇是后学之作,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庄子》各篇所说问题重点不同,对“道”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涵义:一、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对道的理解基本上承继了老子的思想,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认…  相似文献   

5.
为使学界重新认识《庄子》和《论语》的关系,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庄子》重言和《论语》的关系,发现《庄子·大宗师》篇中子贡助理子桑户丧事和《庄子·天地》篇中的子贡遇汉阴老人两则重言在叙事上对《论语·微子》篇中子路问津和子路遇荷榛丈人两则故事存在模仿的倾向。同时指出《庄子》重言在叙事模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和扩充,从而超越了《论语》。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认为《庄子》内七篇是庄子亲作,在他的庄学专著《庄子解》中,始终以内七篇的思想为研究视域和判断基准,注重保存庄子思想的整体性与独特性.在解《庄子》方法上,他善于总结庄子说理过程中的方法、规律,并化为己用,运用了"连属其意""自说自扫"和"格外相求"三种阐释原则具体展开论说,认为解《庄子》者应注意到《庄子》各篇内质精神之贯通,提出"庄老有别",庄子甚至可以自成一派,在一定程度上统摄百家.  相似文献   

7.
《庄子》三十三篇中,有比较完整的记梦情节的有六处.因为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内篇为庄子自作,故见于《齐物论》的蝴蝶梦和《人间世》的栎社梦我们可以暂定其作者为庄子.而见于《庄子》外杂篇的四个梦,文章根据是否以梦境为实有、与内篇思想主旨之关系、是否符合《庄子》内篇的写作特色等三个方面,推测《外物》神龟梦最有可能为庄子自作,《田子方》文王假托梦、《至乐》髑髅梦与《庄子》内篇各方面相距甚远,《列御寇》郑缓梦比较接近庄子《内篇》思想和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8.
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藏《庄子南华经解》刻印于康熙六十年,为经纶堂梓行本。该书撰作者是明末清初学者宣颖。该书曾为刘文介先生收藏,几经辗转而入藏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该书结构:书前是两篇序言,其次是宣颖所撰解经总纲《庄解小言》,再次为《庄子》经文和宣颖解文。《庄子南华经解》以文评庄,援儒解庄,在注解《庄子》方面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为时人和后世学者所称道,颇流行于世。  相似文献   

9.
《逍遥游》作为《庄子》首篇主要有如下作用 :1 统摄全书 ,很多重要哲学概念由此生发 ;2 表明创作目的 ,寄托理想。这两大作用涵摄于《逍遥游》篇一波三折的结构之中 ,也与《逍遥游》在《庄子》中的特殊位置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现存《庄子》三十三篇,其中又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学者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杂篇为庄子弟子及后学所著。但也有人另立新说,认为外篇、杂篇为庄子所著,内篇系庄子弟子和后学所著。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由于年代久远,文不足证,实难断定孰是孰非。作者所有权问题,似无关宏旨,无碍于对《庄子》其文的研究。事实上,研究者们在研究庄子时,往往都打破了内、外、杂篇的界限,决不因为作者问题而把内、外、杂篇划上一道不可踰越的鸿沟。再者,就《庄子》全书而言,其思想倾向和文章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总体地加以研究,统统归之为庄子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三言",即重言、寓言和卮言。重言和寓言从《庄子》的创作实践来看,其实一也,只有很小的区别。卮言则是庄子齐物思想的表现方法,因而包涵了重言和卮言。  相似文献   

12.
庄子“真人”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大宗师》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通过《庄子》全书的比读,可知真人是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材料来源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及庄子,世人通常以为庄子是一位遗世独立的隐士,认为其思想是出世的。然而看庄子早期的出仕和中年的游历:著书十万言,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伦理道德的独到见解;对至德之世的向往;对生命的留恋和对百姓的关爱;无不反映了庄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显示了他热衷政治、期盼干一番事业的入世之心。  相似文献   

14.
庚桑楚实有其人 ,并非“寓言”人物。《庄子》中的《庚桑楚》一篇 ,为庚桑楚弟子记录的庚桑楚言行和思想 ,是探讨研究庚桑楚思想的重要依据。在学术思想体系上 ,《庚桑楚》前承《老子》 ,后启《庄子》 ,是老、庄思想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四种《说文》学著作的考辨,认为清唐赞衮的《说文字原表》是抄袭之作,《说文偏旁》一书系张之洞新选,《说文解字篆韵谱》是《说文》的通俗简编本,《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是《说文》的韵编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文子其人以及《文子》一书的研究情况 ,做了一些简要的介绍。尤其对传本的流传到简本的整理情况的研究作出了简单的介绍 ,从传本及简本的研究情况得出结论 :“文子”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7.
明弘治七年朱东光刻印的中都四子本《管子》,系据刘绩《管子补注》翻刻。与南宋初绍兴年间刊印的浙江刻本相比较,四子本更注重用字的规范化和正规化;收录二十余条通行本没有的注解,是在原《管子注》的基础上做的修订与提高;用字能订正浙刻本及通行本的讹误;补充浙刻本没有的句子,使《管子》篇章更为完善;《四时》《霸言》《版法》篇章顺序与浙刻本有不同,后两篇以浙刻本顺序为是。四子本脱文、衍文、漏注情况比较严重,注解与浙刻本亦有很大不同。清代学者王念孙、戴望均参考四子本以订正通行本。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写。高鹗续书的证据似是而非;高鹗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续写二十多万字的后四十回;从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异文中,特别是根据程甲本正确,程乙本改错的事实,可以充分证明高鹗没有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万物齐一、因任自然的自然观,决定了《庄子》一书行文表达上采用了“三言”的形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寓言”,“借外论之”,借寓言以论“道”;“重言”,借重“往古佐证”以申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学说;“卮言”则为“无言之言”,是庄子表达“道”的“言”之最高境界。庄子的自然观与“三言”的表达方式的高度统一,正是庄子“以天合天”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对于简本《老子》的版本性质,学术界虽存在多种看法,但并没能达成比较一致的共识。其实,简本在篇幅、结构、章数、排次、书写形式和文字内容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些明显不同于帛书本和传世各本的特征。只要对这些特征的可能性成因加以认真客观的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肯定并且惟一的结论,那就是简本只是一个摘抄本,是墓主或者其先人为了某种实际需要,或者是基于某种理解,从当时流行的几种本子中选录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