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并赋予了"仁"更多的心性基础,从而提出了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图从孟子的"四端说"与性善论入手,通过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以民为本、重德治,"以善养人"、提高君主的自身修养以及注重民众教化几个方面来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京龙同志的《齐国人本思想研究》一书,最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的结项成果,此书可圈可点之处颇多。齐国是周代著名的强大诸侯国,延续时间长达八百多年。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重民、顺民、爱民意识一直表现得非常突出。在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民心向背为行政指南,厉行改革,尊贤宠士,以致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战国时期,齐威王、齐宣王发展稷下学宫,对民本问题展开了空前的讨论。从春秋末期开始,孔子、孟子、荀子等先后来到齐国,把儒学的“仁政”思想与齐国的礼法并重思想…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孟子在继承了前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等一系列有价值的政治主张。深入分析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齐国的官学     
齐国的大(太)学,自西周以来即被称为稷下学宫。春秋时齐桓公称霸,齐国官学趋盛,稷下学宫从此成为研讨和传播管子之学的基地。战国时田氏代齐,稷下学宫复盛,逐渐发展为汇聚百家的学术大本营。齐学波及秦、楚,对汉初思想界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齐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自西周初叶姜太公封齐始,至春秋前中期管仲改革止.这一时期,齐国的政治思想基本上继承了东夷人的"礼"、"俗"文化传统.第二阶段自管仲改革始,至田氏代齐止.这一时期,齐国开始接纳周礼,然而时移世易,齐人没有照搬照抄,而是有继承、有创造、有发展,从而形成了有齐国特色的周礼.战国时期是齐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齐国政治思想形成了以黄老思想为主体,包括儒、法、阴阳等在内的一体多元格局.  相似文献   

6.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第一次提出"仁政", 并把仁政思想发展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的"仁政"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在当时虽没能实现, 但在今天, 我们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这一思想, 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党的建设、社会权力行使主体道德完善等各方面仍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创立性善论,并提出"仁义礼智"为仁政之"四端",从内在性上深化、超越了孔子的仁学,并将其扩展到政治、经济领域.他将孔子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并由此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提出"民贵君轻",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从而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追溯仁及仁政的由来,说明仁政学说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仁政论”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仁政思想的极好概括。“仁政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是孔子的“仁”学,“仁政论”是对孔子的“仁”学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仁政思想中包含了极浓的民本主义色彩。本文从它的心理依据、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教育基础等方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进行剖析。孟子仁政思想的评价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孟子仁政思想的内在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仁政思想的内在结构初探霍艳霞孟子被尊称为“亚圣”,他把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仁政思想,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说孟子思想是一个系统,那么他的仁政理论则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子系统。、系统论认为,系统与子系统之...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孟子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和孟子个人的社会地位及思想倾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经济因素既是孟子仁政思想形成的动因,又是孟子仁政思想所探讨的基本内容。孟子以“仁政”为核心,形成和展开了他的农本思想、富民思想和商业经济思想。孟子仁政思想的两面性较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经济思想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追溯它产生的思想渊源,其以上古及三代礼乐文明德礼相依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内在精神资源,而以孔子的“仁学”和“德治”思想为直接传承,在这一传承过程中,曾子和予思的儒学思想则成为不可缺少的纽带,曾子修齐治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和子思的中和、致诚之道及民本思想为孟子仁政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孟子以性善论和王道仁政为理论基础,将古代的"重民"思想发展为"贵民说"。"贵民说"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民本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孟子的"贵民说"论证了"民"是政权转移的最终决定力量、民心向背对政治统治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据民意选贤举能的政治主张。"贵民说"作为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调整、阐释了天与民、君与民的关系,第一次较详细地阐述了民贵君轻、君权民与的思想,起到了对统治者暴政的限制和对被统治者革命权的肯定。孟子的"贵民说"和民本思想作为传统民本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对正确理解我们党的治国理念和认识党的治国实践有积极意义。孟子"贵民说"没有成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是由其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以“八主祀典”、“时节祀典”、“宗庙祭典”、“封禅大典”、“方仙道”等为主要内容的齐宗教,在齐国的历史发展中,既是齐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齐国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齐宗教是统治者收服人心、巩固加强统治的重要工具;反过来看,齐宗教又对齐国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齐宗教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入齐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齐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不仅如此,齐宗教以其系统的体系、完备的形态、独特的思想内容对后世亦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孟子被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十分重民,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把“民”看成是仁政的根本,他的仁政、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届中国政府努力的重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执政六年来更被誉为“惠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思想范有芳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议论,涉及到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也反映了孟子的战争观,这些都属于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就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议论的内容来看,其实质还是在提倡仁政,强调以仁政得民的重要意义。所以,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仁政”思想是孟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基础,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党的建设、道德建设等各方面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实行"仁政"。在孟子看来,"民"是实现"仁政"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仁政"理想的核心和检验标准。孟子认为,只有保证"民"的五项基本权利,才可以行"仁政"。孟子所主张的民所应该有的五种权利,已经部分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公民权。在当时条件下,孟子重视"民"的权利与地位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一定意义上说,孟子是站在贵族文化与平民文化交叉地带发言的智者,他能够关注普通人群的命运,提出诸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仁者无敌"的仁政学说。但他又竭力美化王道,遵从儒家关于血缘关系下的家族历史主义意识和等级制度,绝不是一位真正地能与广大的平民阶层融为一体的人。  相似文献   

19.
孝观念是孟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孟子那里,孝道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孝道是政治生活的起始与开端,是整个政治社会得以持续延存的前提条件,但同时孝道又具有独立的内在逻辑,当孝道与政治原则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即使这种原则是孟子意义上的仁政原则,孝道都会自主地选择道路,或遵从之,或违背之,看起来其选择完全不受政治原则的制约与拘束。因此,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孝道似乎与政治原则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但其实不然,孝道又内在地构成了仁政原则的机理性因素。孟子对孝道与政治原则的这种矛盾态度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家与国之间、私与公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与仁政学说的本质杜建民,胡炳林仁政王道学说是孟子政治理论体系的核心,而这一学说的思想基础,则是先秦儒家代相承传和弘扬的民本思想.对于国家、君主和人民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对地位,法家宣扬君主至上的君本位主义,鼓吹“权者君之所独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