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是大脑,心脏是无产阶级”这两句话,非常生动形象而又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血肉关系。马克思还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1843年载《德法年鉴》)这样,马克思一开始就把哲学的理论意蕴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实现哲学革命变革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思维传统和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传统,完成了哲学理论从思辨哲学、现成哲学到实践哲学、生成哲学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哲学的争取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文章考察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两条战线上的逻辑进程,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的确立是一个经历了从争取人的“精神解放”到“政治解放”,再到“人类解放”的发展过程,与之相应,马克思的价值思想也经历了从重视个人的价值到无产阶级的价值,再到人民和人类价值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解放阶段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是一致的。马克思把无产阶级解放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人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是政治前提,经济的社会解放是社会物质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人自身的解放,亦即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是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解放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青年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批判之后,又联系德国的社会现实进一步论述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深刻批判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肯定人类解放是人的彻底解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不仅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而且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进行了诗意般的预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鲍威尔提出的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方案截然不同,根源在于他们对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鲍威尔认为实现政治解放就实现了人的解放。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还不是人的完全的解放,政治解放虽然使国家摆脱了宗教控制,但它无法解决人在市民社会生活中的异化问题。所以,马克思批判政治解放和完成了政治解放的国家,并进一步批判市民社会,指出解答犹太人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无产阶级消除市民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精神。《论犹太人问题》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奠基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年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批判之后,又联系德国的社会现实进一步论述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深刻批判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肯定人类解放是人的彻底解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不仅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而且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进行了诗意般的预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如何实现“人类解放”这一根本问题,而自由与这一根本问题密切相关。《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基于权利话语为自由辩护,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对思想自由的钳制。《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逐渐走出启蒙传统,确立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的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自由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于争取自由权利这一范围,而是从政治批判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在实现人的解放这一目的观照下重新思考人的自由发展问题,形成了基于“类本质”的自由观。从关注人的自由权利到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是马克思早期自由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前后期不同的自由观之间的嬗变逻辑,才能系统地把握其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特别是马克思本人,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历史视野内,对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了科学的阐释和说明,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人权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它的伟大在于战胜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实现“政治解放”;对于无产阶级,它的伟大则在于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正确认识人权的普遍性、具体性及其与“人类解放”的内在关系,是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人权建设和实践的理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多次提及"自信"问题:一是德国人对德国现存专制制度的自信,二是黑格尔对自己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自信,三是资产阶级对自己所从事的政治解放道路的自信。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这三个"自信"的批判,以"高卢雄鸡的高鸣"这一借喻向世界昭示了对无产阶级所从事的人类解放道路、理论以及制度的自信。而在对无产阶级人类解放道路、理论以及制度自信中,又蕴含着人类解放的共同体伦理精神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3.
余金成、马武刚在《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市场经济的选择迅速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同时,与此伴生的贫富分化现象也引起反思。社会主义是把“无产阶级解放”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的;如何在“部分先富”的条件下稳步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事业兑现这一政治承诺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立场与人类解放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马克思人类解放历史进程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精神实质,才能充分认识在当今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类解放包含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人自身的解放三大有机历史发展过程;取得了阶级的政治解放基本胜利的国家,必须把“经济的社会解放”的历史任务放在首位并长期坚持下去;邓小平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开辟了我国经济的社会解放的现实性道路。它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性的理论和纲领。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人类解放历史进程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精神实质,才能充分认识在当今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类解放包含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人自身的解放三大有机历史发展过程;取得了阶级的政治解放基本胜利的国家,必须把“经济的社会解放”的历史任务放在首位并长期坚持下去;邓小平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开辟了我国经济的社会解放的现实性道路。它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性的理论和纲领。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标志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者、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历史文献。马克思对于人类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他创立了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在写于1843年末至1844年1月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就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奴役制”,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的:这时马克思“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  相似文献   

17.
解放是一个具有诗性魅力和永恒价值的话题。在马克思的原初语境中,人的解放是一个超越政治解放,以社会解放为中介和桥梁,从而达到实现人类解放目的的辩证否定的过程。在无产阶级身上,解放和自我解放是同一的,因为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变成了自为阶级。而在农民的解放和自我解放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持非常严肃、审慎的态度。因为当时的农民还没有从自在转向自为,只是解放的客体、被解放的对象,而不是自我解放者。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农民正处于从自在向自为转变的过程中,行走在自我解放的大道上。这一农民的自我解放之路,必然是一条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制定解放自己及全人类的斗争策略和目标,马克思毕生都在总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他的主要课题是剖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的历史命运。但诚如他的战友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研究任何事物时都考虑它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前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卷400页,以下简称《全集》)  相似文献   

19.
“人的解放”与共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和贡献了一生。他没有象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那样,把人类的解放寄托在形形色色的幻想和善良的愿望上,而是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把“人的解放”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总课题和革命实践的对象,直接与科学共产主义紧密相联,从而开辟了人类求得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一、“人的解放”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人的解放”的问题,并非马克思首次提出,但它之成为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研究的课题,却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青年马克思生活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在当时反对德国当局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对宗教的批判和要求政治解放,是德国群众普遍关心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最初提出并探讨“人的解放”,就是同这两个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思想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逻辑演进的过程。具体来说,它经历了从抽象的自由到思想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人类解放;从感性直观到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从人的本质异化和复归到人的解放、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紧密相连;从思想活动到人的解放同历史发展、现实的物质基础的联系的过程。但无论哪个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思想始终贯穿着解放谁、解放什么和如何解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