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于海南岛的穆斯林与清真寺,我们一直缺乏较深入的分析及其研究,从而成为回族史、中国伊斯兰教史、海南岛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研究环节,本文试勾稽较分散的中外文史料,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敬请有关专家学者补充修正。一、穆斯林自唐代以来迁入的史实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广州是阿拉伯穆斯林较早登上的通商口岸之一,这些穆斯林  相似文献   

2.
穆斯林真正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生在明清时期。海南三亚回族穆斯林作为中国回族穆斯林中的一员,其中国化进程既有明清王朝对穆斯林严厉管束的外在压力,也有穆斯林内部为改变其衰微而主动进行变通革新的内在要求,其中国化的途径及表现形式,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伊斯兰教穆斯林中国化的一般进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朱元璋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及其社会政治影响。笔者认为 ,朱元璋建国之后 ,由于政治、思想感情等因素 ,比较尊重伊斯兰教。在他的影响下 ,其后诸帝也比较优待穆斯林和伊斯兰教。这有力地推动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回族的最终形成 ,促进了明朝与周边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回族和伊斯兰教血肉相连,特别是饮食习俗,大都继承了伊斯兰教“以清净为相宜,污浊的受禁止”的规定,而又稍有差异。 中国的回族穆斯林在教派上都属逊尼派,在教法、教律上属逊尼派的哈乃斐学派。虽然回族穆斯林按照各自对道乘所持的不同态度和主张又分为格迪目、虎夫耶、哲合忍耶、尕迪林耶、伊合瓦尼等派别和门宦,但对伊斯兰教的饮食律例的遵循和实践却同出一,几百年来严守着教律经典。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俗,使回族人民长寿、健康、清洁。 本文试从回族的饮食习俗追溯它的伊斯兰教渊源。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有10个民族信奉了伊斯兰教,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穆斯林和以回族为主的内地穆斯林两大文化群体,伊斯兰教在新疆和内地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马仲英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他梦寐以求的政治目标是在中国西北地区范围内巩固和发展伊斯兰实体力量并营建适合穆斯林生存的环境。马仲英的回族穆斯林身份与伊斯兰教信仰的关系应该是我们分析他为什么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举措、行为和复杂个性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简论回族著名学者傅统先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统先先生在25岁时撰写了《中国回教史》一书,因而驰名伊斯兰学界,后专门从事教育学的研究,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在中国教育学界是个有影响的教授。 在中国回族史及伊斯兰教史上,傅先生都留下了他的深刻印记。但是傅先生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成为一个伊斯兰教学者的?  相似文献   

8.
宗教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作用,国内研究比较缺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开发西北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文化价值观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伊斯兰教作为西北回族撒拉族等民族的主导文化价值,直接影响着这些民族的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对进一步开拓伊斯兰教的研究领域,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而且对正确认识和引导穆斯林的经济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依据近年来我们在回族撒拉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具体分析伊斯兰教对回族撒拉族穆斯林商业经营行为与交换行为的影响作用,为此我们首先对伊斯兰教的经济思想作个概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论回族婚姻及"女子不嫁外"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经典规定穆斯林不得嫁娶非穆斯林(或不信仰伊斯兰教者)的规则是回族婚姻通则,回族婚姻规则中没有所谓的“族外婚制”;回族“女子不嫁外”的婚姻规则自回族形成时期早已有之,是社会生活多种因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天课制度被中国穆斯林视为"天命功课",现今依旧存在于西北回族聚居区,继续发挥着其效力,深刻影响着回族穆斯林的生活。本文试图通过甘青地区穆斯林社区个案研究,阐释西北回族天课制度的内涵及特点,并努力反映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 ,回族乃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之结果。清真寺在本土化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传承与交融”的双重社会文化功能。这种功能贯穿于唐宋时期的“蕃坊”迄至今日的回族社区。传承即对回族先民所负载的伊斯兰文化的传扬与继续 ,交融则是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主体文化—儒家文化进行充分而自觉的整合 ,从而使处身异质文化氛围里的回族穆斯林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清真寺与云南回族社区的嬗变 ,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资参照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2.
临潭回族商人是中国回商的一个缩影,它的精神追求和商业道德就是穆斯林的经营之道。临潭回族商人为甘南藏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得益于伊斯兰教重视商业、提倡积极入世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西安的本地回族人口现在虽然较少,但历史源远流长。探讨西安回族的有关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回族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唐宋元等各朝民族关系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和认识在此抛砖引玉,以求得专家和同仁的指正。  相似文献   

14.
西道堂模式——个宗教派别的社会实践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道堂是清朝光绪年间出现于甘肃临潭的一个中国伊斯兰教派。其成员以回族为主体,还包括撒拉族、东乡族和皈信了伊斯兰教的一部分汉族及藏族,有教民数万人,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 作为一个宗教派别,西道堂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它是中国伊斯兰教派宦中唯一没有受到国外伊斯兰教某个学派思想的直接影响而形成的。西道堂的始传人马启西笃信伊斯兰教,同时又是一名秀才。他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已很悠久,穆斯林长期生活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已很难读懂阿拉伯文的经典教义,所以主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文化研究的一部新作─《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评介马燕西北辽阔的大地孕育了伊斯兰顽强的生命力。在这里,伊斯兰教与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互为一体,相互依存。伊斯兰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同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滇西大理喜洲回族为个案,透过对云南回族社会中盖新房时“竖中梁仪式”的观察,从文化综合主义的理论角度,展现了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在云南穆斯林社团生活中相互吸收、融合和排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侵华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全面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伊斯兰教及穆斯林问题,设立了诸多研究机构,同时创办了《伊斯兰》《回教圈》《回教事情》《伊斯兰世界》等学术刊物。相关研究机构及人员利用政府投入的资金,在侵略地进行多次调研、研究,在刊物上发表许多论文和调研报告。将以上历史做一简单介绍,以为国内学界对这段研究史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回族穆斯林数百年来求生存求解放的曲折历程,深刻反映了回族与其他民族血肉相联、生死与共的历史命运,也从另一侧面有力地印证了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荣历程,从深层剖析回族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思想特征的孕育、形成及与回族民族凝聚力的交融,并由此通过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深层剖析来印证其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积极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从西北穆斯林文化变迁的角度,以西北回族音乐文化中的宗教特征作为研究主体,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对西北回族音乐文化及其宗教在音乐文化中的作用进行考量.本文认为,西北回族音乐文化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而产生、发展的.由于伊斯兰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碰撞融合,积淀下深层的文化,在其音乐文化中得以忠实地保留.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回族报刊上出现了一股关于"穆斯林女子剪发问题"的讨论热潮,这场争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受到西方文化和汉族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女子剪发潮流影响。透视这些争论会发现,其争论的具体进程及表现本身被抹上了浓烈的伊斯兰宗教色彩,是伊斯兰教"建筑"在头发上的种种符号和想象,其实质是回族社会对回族女性社会地位及社会分工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