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来 ,中日关系表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 ,中日政治关系起伏不定 ,曲折多变 ;第二 ,经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但与政治关系发展不协调 ;第三 ,两国人民交流剧增 ,但相互之间信任感下降。从整体上讲中日关系发展不如以前 ,这主要是因为阻碍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因素在增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崛起以及日本对中国崛起的矛盾认知决定了中日关系的基本格局.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低点,但现在乃至未来的长时段内,中日关系仍是一种“竞争中合作”的关系.撞船事件平息后,中日之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日本大地震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中国在这次中日关系调整中将占据更多的主动.考虑到日本的灾后重建与经济恢复离不开中国,日本民主党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态度和中日之间的权力变更,在未来,中日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将会进一步加深,政治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军事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的竞争有可能加剧,但不会演变成大国对抗.  相似文献   

3.
中日关系是东亚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双方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地区、世界的稳定与否。中日之间既有历史问题、安全困境、领土、资源开发等不利因素,也有对和平的发展环境、相互经济依存度、共同安全利益等共同点。鉴于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双方应该探讨在开放的区域主义中来推动中日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东西方尖锐对立的50年代,周恩来着眼于中日友好的长远,从中国外交战略和经济利益角度考虑中日关系,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从开辟民间贸易渠道入手,建立中日贸易关系,并设计了备忘录贸易形式,形成了把中日两国民间交往与官方交往联系起来,以民促官,把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衔接起来,以经济影响政治的格局。此后又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以政治影响经济。由此形成了中日之间经济关系发展推动政治关系发展,政治关系发展又推动经济关系发展的良性结构。周恩来是中日贸易关系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战后中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是决定和影响远东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力图从世界全局出发,来认识和分析战后三十年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及特点,说明影响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内外因素、国际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中日关系发展演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战后中日民间外交发展为背景,论述了周恩来关于中日民间外交思想的提出、内容,分析了其基本特征。明确提出这一思想对推动中日民间关系的发展,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并对今天中日关系的发展仍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日关系是中日两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美国因素、经贸问题、台湾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中日间应本着信任与合作的精神,冷静、理智地面对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几个重要的障碍性问题,使中日关系在未来得到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1972年,周恩来为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和杰出贡献:要求日本克服错误倾向,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引导中日往来趋向广泛,从中日关系看中国和世界。所有这些说明,中日关系的发展需要面对历史与放眼未来的结合、抓好局部与把握整体的结合、坚持原则与懂得灵活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不仅在地理上一水相隔,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自古以来就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两国人民和政府长期频繁的密切往来,深远关系,在两国的历史上必然形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史的记载与研究,无论在中国,或在日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我们想谈的是近十年来中国史学界关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由于所知不多,接触范围也很窄,对所谈问题,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仅仅为今后中日学者在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的合作提供一些学术信息。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学术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中日关系史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日趋活跃,研究队伍勃然崛起,研究成果灿然可观。  相似文献   

10.
美日同盟对中国防范的加强与中日关系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以来,美日同盟逐渐加强,对中日关系发展影响深刻。一方面,日本依托美日同盟走在防范中国的前沿,推行强硬的对华政策,使中日关系不断恶化。这是中日关系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未来,当中日关系的持续恶化损害到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时,美国将对日本强硬的对华政策有所牵制。这一趋势已初见端倪。最近的将来,中日关系仍然不容乐观,很难好于中美关系,将处于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完全恶化之间的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11.
二战结束以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相当重要的内容,它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影响正在不断提升。笔者阐述了环境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历史轨迹,从国际趋势和中日自身的经济、政治、环境需求分析了其作用不断增强的原因及其对中日关系发展未来的影响,并提出将环境合作作为推动中日关系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汪鸿祥 《东方论坛》2008,(6):1-6,18
《池田倡言》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座丰碑。其理论基础是池田大作和平思想,包括生命尊严、非暴力、共生的思想和世界民族主义的理念。《池田倡言》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内容是提倡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展中日经济文化交流,还对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池田倡言》是富有远见、博识、勇气的倡言,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对于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现在和今后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池田勇人内阁时期的日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日台条约”签订到 1972年“断交”的 2 0年时间里 ,日本与台湾的关系是在冷暖不均与左右摇摆中走过来的 ,基础并不稳固。日本池田勇人内阁时期 ,对日台关系进行调整 ,即调整过于亲台的路线而转向与中国大陆友好 ,把施政的重点放在国内的经济发展上 ,积极推进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关系 ;但是由于“日台条约”的存在 ,中日关系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美、中日和美日关系的发展.美日插手中国台湾问题,目的在于两国战略利益和遏制中国的考虑,但却阻碍了中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在中美日三角关系框架下,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在提高自身综合国力的同时,发展良好的中美、中日关系,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寻找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战后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法德在短短10多年间顺利实现了从宿敌到盟国友邦的历史性和解,而中日不但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反而陷入困境。德日不同的民族心理、对待侵略历史的不同态度、对共同利益的不同认知以及中日之间互信与交流机制的缺失是法德和解与中日关系困境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所在。中日关系要走出困境,必须在日本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共同利益,建立有效的互信和交流磋商机制,同时继续重视民间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日历史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矛盾焦点。弄清中日历史问题的现状,分析中日历史问题的症结,找出中日历史问题的启示,对处理和发展中日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4月份温总理应邀访日,实现了“融冰之旅”,标志着中日高层互访恢复正常。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完成了一个“议题广泛、成果丰硕”的“迎春之旅”,07年的中日关系似乎迎来了一个全面回暖的春天。然而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08年的中日关系依旧是磕磕碰碰,不平坦。“饺子中毒”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民众之间相互不信任依旧。今后的中日关系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拭目以待和共同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既要重视当前阻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各种摩擦和矛盾,也要从更广阔的视角认清两国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从而更为冷静和客观地把握今后的走向。中日关系将左右21世纪的两国的未来。一、机遇与挑战:中日两国的现状分析(一)中日两国蕴涵的历史性机遇第一,共同发展和繁荣。中日两国经济上各有优势,高度互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相对优势一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二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和优秀的人力资源;三是工业科技体系相对比较完整;四是经济高速发展。而日本是世界二号经济强国,日本的相对优势一是具备雄厚的资金;二是拥有先进的技术;三是有比较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和现代化管理。从总体上看,中日经济发展层面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中日关系迎来了两国复交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日首脑互访频繁,互访次数位居大国之首,极大地推动了双方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中日首脑在发展两国关系上发挥了显著的管道作用。可以说,这一阶段中日关系迅猛发展,首脑外交是双方关系得以实现的重要推进器。  相似文献   

19.
张云  喻常森 《国际论坛》2012,(4):25-29,80
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几经起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方认知差异或者政策误读所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日本的实力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重新调整思维,深入了解和倾听彼此的关切。只有这样,中日关系才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据此考虑,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第一手的访谈记录,从经济与军事、中美日三边关系和东亚区域合作等多个关键视角,展示和分析当前日本知识界对中国崛起的观点论争。  相似文献   

20.
自台湾被日本割占后,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在贸易方面,台湾已丧失了单独与中国大陆通商的资格,沦为中日两国间商品贸易的转口地,且两岸间贸易多以走私的方式进行,闽台尤其如此;在投资方面,来自台湾的资本投向的主要领域是贸易商行和黑色娱乐业,是为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服务的。本文认为,日据时期的闽台经济关系实际已成为当时中日关系的一种特殊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