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校特困生是高等教育改革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经济上的贫困,特困生较之其他同学有更多的心理负荷和心理包袱。笔者认为:解决特困生问题,不只是物质上的资助,还要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及SCL-90自评量表对特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认为特困生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歉疚、孤僻、不满、自卑、文饰、焦虑、无望、依赖等心理特征。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着眼于特困生心理问题关注的学生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期对特困生走出心理误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社会和高等院校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这一特殊群体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特征进行归因分析,并加以剖析,旨在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以一种健康的心理去学习与生活,同时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做好特困生工作提供实践的。  相似文献   

4.
解决高校特困生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困生做为高等院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高校特困生的状况,形成原因,经济贫困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解决特困生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建立起合理健康的伦理关系,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形成,而且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理想伦理关系的构建。而在高校的特困生这个弱势群体中,依然存在着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高校除了要在物质经济上给予之外,更要在心理、精神等方面对特困生进行伦理关怀。本文从伦理关怀的角度,对高校特困生的管理工作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特困生逐渐增多,解决特困生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文章分析了特困生的现实状况和心理状态,提出了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多个物质资助途径,并阐述了思想引导,心理辅导,诚信教育三个教育引导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受经济压力这一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较普通大学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心较重,嫉妒心理较重,虚荣心重,依赖心理较重。要较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建立助学与成才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多渠道的扶贫助困机制,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高校特困生心理障碍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特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特困生档案、加强对特困生"四自"教育、注意对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引导、鼓励特困生勤奋学习、设立特殊困难补助基金、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特困生的关心与支持等措施来解决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一、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的必要性 自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校的特困生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贫困生占学生总人数的28%,特困生比例为8-10%,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特困生的绝对数字还在增加,这些学生月生活费用还不足90元,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却毅然选择了求学之路,在节衣缩食中,艰难地维持着学业。然而贫困的重压却使他们举步维艰,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有的学生甚至难以维持学业。这无论对其本人,还是对我们社会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高校中大批特困生的出现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特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特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行为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特困生心理障碍的几项措施(1)加强特困生的思想教育;(2)在物质上采取多种形式帮助特困生;(3)加强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引导;(4)对特困生学习上要多加帮助;(5)帮助特困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使他们摆脱心理障碍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适应主要问题方面比一般大学生严重;问题较突出地表现在焦虑、恐怖、强迫、精神病性等方面;不同民族成分和贫困类型的大学生之间,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一定差异。从总体来看,少数民族贫困男生比少数民族贫困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测量工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442名贫困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其客观支持分在不同贫困等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方面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与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之间存在着线性回归关系.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立足性别主义的视角,关注并构建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作为测试工具。对某医学院校650名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各种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不同类别间的组间差异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阳性标准≥180分的有68人.占10.6%。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成年人水平,优于江苏省大学生水平.心理问题排在前5位的因子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敌对。不同年级贫困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年级、经济来源、和周围同学关系、学习成绩的满意度与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医学院校贫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尚属理想.但也有小部分贫困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年级、成绩等特点,有层次、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医学院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心理冲突更加明显,更容易出现自卑与焦虑心理、理想化和虚荣心理、退化与回避心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心理资本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新锐视角。作为一种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积极心理能力,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提升其心理资本的途径来帮助大学生增加积极的心理能量,可以较好地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从而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教育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贫困生出现的群体性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身心发展和学业进步,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效果和目标。本文通过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深刻剖析,提出了适合普通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心理与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需要给予特殊关注的群体,高等学校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为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活动,做好"心理解困"工作;指导他们正视贫困,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引导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校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提出在关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更应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特困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面临经济压力,还要面对学习和心理压力,从而更容易出现学习、生活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从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出发对在校特困生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寻求预防和解决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了解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选取天津市两所商科院校在校生297名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家庭收入高、低两组进行比较。经济状况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各项指标上均无差异,对贫困生进行帮助的重点是解决经济问题,增加打工机会。  相似文献   

20.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导致贫困女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为了使贫困女大学生身心健全发展,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为其提供社会支持,但关键在于其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