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为此,本文首先构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模型,然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汇改之前我国采取的严格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调整实际汇率使之趋近于均衡汇率有较大的约束,由此造成汇率一定程度的失调,而2005年及2010年的汇改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状况慢慢得到缓解,为人民币汇率调整到均衡汇率附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实证分析:1980--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公式计算了1980—2005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并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了1980--2005年人民币汇率错位和实际汇率的波动对中美进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错位和实际汇率波动会影响中国的进出口,人民币升值会减少中国出口,但也会减少中国从美国的进口。  相似文献   

3.
利用ERER模型,以汇改为分界点分两个区间段对我国1997年~2006年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偏离.2005年汇改以后,这种偏离程度逐渐减小,但仍有差距,目前人民币升值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9年至2006年的季度数据,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分析了欧元自进入流通领域以来其汇率对中欧贸易收支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民币兑欧元的实际汇率均对中欧贸易收支有着显著影响,人民币兑欧元实际汇率的升值将缩小中国对欧盟的贸易盈余。同时,通过检验贸易收支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动态反应发现,中国欧元区双边贸易对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表现出“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5.
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使我国经济贸易面临严峻挑战,人民币汇率波动及贸易壁垒将常态化地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文章基于HS分类原则,选取WTO等机构的贸易数据,通过构建BEER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失衡程度;通过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及贸易壁垒双因素对我国出口行业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失衡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税和非关税构成的贸易壁垒与人民币汇率失衡双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对不同出口行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失衡与非关税壁垒双因素对大多行业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人民币汇率失衡与关税壁垒双因素对不同行业影响的正负效应及程度大小有异质性.因此,建议通过运行逆周期因子等完善人民币汇率自我修正机制;通过引导出口企业了解使用外汇衍生品等促进外汇衍生品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通过加强"海外仓"建设及深耕RCEP框架下的东盟十国市场等实施出口行业差异化贸易策略;通过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等加快出口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双循环,实现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汇率波动周期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应用谱分析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周期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的实际汇率大概存在着一个2~3年左右的主周期。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张,目前排名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疲软,我国的经济进入改革转型阶段,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都对我国出口贸易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速度放缓,波动加剧。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实证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区制转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尔可夫区制转变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和实际利率差的波动具有显著的区制转变特征.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和实际利率差的波动发生了从低波动区制向高波动区制的转变.随着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二者的波动又发生了从高波动区制向低波动区制的转变.实际利率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有显著影响,而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实际利率差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动物及动物制品类农产品作样本,分析了2005~2008年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动物类制品数量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论文选取了主要贸易品种构建价格、数量指数,使用数量指数作为因变量,使用价格指数与"实际汇率"共同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汇率"对中国动物类农产品进口影响很显著,分析还发现汇率升值的快慢会对贸易行为产生影响,汇率波动性的加剧会降低本期的进口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脚步的加快,人民币汇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已经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和相关学者的重视。本文首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然后,运用2006—2017年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并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对行业GDP占比的影响。接着又根据我国历次汇改的不同时间点,分阶段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行业GDP占比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运用行业数据研究汇率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相比运用三大产业数据而言,研究内容更加微观、具体。最后,根据前文实证结果提出利用人民币汇率变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HS分类商品,采用一个修正的出口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韩国出口收入效应较弱,价格效应较弱,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较强,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效应存在。其政策含义是:避免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策略性地要求韩国政府放松或取消对中国产品出口韩国的贸易限制。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5年1月-2014年6月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内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依靠实际出口额的中介效应实现.此外,研究还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对实际出口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中国对美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中国对美出口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出口收入效应极强,中国对美出口汇率波动效应较弱,中国对美出口的价格效应不存在。在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暂缓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汇率波动及失调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对1994—2018年的人民币汇率失调进行测度;同时,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选取我国同期的10类进出口行业年度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与误差修正(ECM)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失调对不同行业进口额与出口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轻微失调;人民币汇率失调对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且具有不同的时滞效应;整体上,汇率失调对进口的影响比对出口的影响大,长期汇率失调对进出口的影响比短期汇率失调对进出口的影响大,且二者对进出口影响的方向在不同时段不同行业间并非全部一致。因此,建议构建和完善人民币汇率管理长效机制和应急机制,开发多元化汇率风险对冲工具,以及实施差异化的进出口行业发展策略和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其研究结果也大相径庭,从而导致了在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上也各执一词.本文着重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特征,从而说明在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额增长和贸易实际余额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近年来实际表现为钉住美元,但中美两国间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且两国通胀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单一钉住美元一方面不利于准确评价汇率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不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在此情况下采取钉住多元货币组合的汇率制度,则可以使人民币基准汇率更能与中国的对外经济相联系,降低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行贸易的汇率风险.同时多元钉住制让人民币汇率及时随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而调整,有助于内外均衡的调整和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均升值,而中美贸易呈现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中日贸易则出现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兑欧元实际汇率贬值,但中美与中欧双边贸易均呈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这与传统的"J"曲线效应理论相矛盾,形成了所谓的"中国贸易收支之谜".本文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方法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认为"中国贸易收支之谜"的原因在于:中国商品的国外实际汇率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国内实际汇率弹性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中国商品的外国实际收入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实际收入弹性也具有显著差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与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此外,欧美等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政策也是其对华贸易逆差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再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水平屡有争议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一个基于国情的汇率政策理论框架。本文从汇率既有比价属性又有杠杆属性出发,先以汇率和物价建立了一个基本模型,然后建立了汇率和以劳动生产率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汇率变动与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分析,初步构建了一个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的理论框架。本文的许多观点、分析、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和社会调查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J曲线效应理论是探讨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得到了证实。研究还进一步显示我国农产品出口与当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地呈反向相关关系,且与前2年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的反向相关程度小于当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此外,出口退税率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汇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以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为界,分前后两阶段,运用随机游走模型、ADF检验、PP检验及汇率收益率自相关检验,对中国外汇市场中美元、港元、欧元及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市场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美元、日元及港元对人民币汇率汇改前不满足弱式有效性,汇改后满足弱式有效性;欧元汇改前后均满足弱式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