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绩效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产品供求总量已经基本平衡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目标应由增加农产品产量转化为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更要认真分析以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绩效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农产品供求总量已经基本平衡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目标应由增加农产品产量转化为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更要认真分析以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6—2020年省域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金融支农、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随区域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性; 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间存在中介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发挥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支农则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作用中均存在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重点保障乡村两级运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优抚、五保户供养、计划生育等支出,湖南省近几年来各级财政支农力度明显加大,但当前湖南财政支农面临着免征农业税后的困难、农业的多元投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应从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供给等三个方面完善湖南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效应分析入手,阐述了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政策问题.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主要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充分发挥农村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主要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优化财政支农项目和支农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财政扶贫力度;优化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支农保护政策和政策传导机制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级民 《中南论坛》2006,1(1):34-37
目前,支农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又反过来影响着农业信贷对农业的支持。本文从农村信贷机构以信贷资金直接参与农民生产活动和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经营机制改革的两个层面探讨了建立农民增收和支农信贷的互动机制和渠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农民增收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财政支农的角度深入研究农民增收过程中的困境,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重点分析农民增收困境的产生根源,并提出农民增收问题的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针对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状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农业领域进行的直接投入。这种投入是政府为了矫正农业领域的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财政支持农业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规模和结构的考察,评价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情况,对于确定今后全省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及支持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惯性,“三农”投入,特别是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存在许多问题,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十分突出。继续加大对“三农”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高财政支农的政策效应和制度效应,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