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汪曾祺是一个深受中国原始儒家思想影响的当代作家,他的小说创作也体现了这种影响,性善、仁爱,关注现世人生的价值成为其突出的标志.这种充满人道思想的艺术是汪曾祺小说创作中最为珍贵的.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小说无论作为"京派"代表作,还是作为80年代"重放的鲜花",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80年代文化探讨的热潮中,他的文章如同一股清风,唤起了人们对被遗忘的角落的记忆。本文从其小说"文化味"着手,揭示汪曾祺小说世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汪曾祺本人通过小说所传达的思想讯息,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一注脚。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人们多从佛、道两家进行挖掘、开发,实则儒家思想中亦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比之于佛、道,儒家的"有限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于今更富有契合性。不过,由于先秦儒家的生态思想乃是根植于"仁"之德性之上,通过"仁"心之存养、拓展逐至展开。这无疑使得儒家的生态思想带有一定的隐晦性。在先秦儒家中,孔子、孟子、荀子可谓儒家思想的代表,挖掘儒家生态思想于今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法思想之融通,在历史渊源上呈现为"儒法同宗"的命题。管仲的思想是其实质依据,后来稷下学宫的《管子》将其文本化。李悝、吴起师儒而任法,开"儒家"向"法家"转变之先河。"杂家"尸佼曾为商鞅之师,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杂以法家思想,亦体现了儒法思想的融通。"转关人物"的思想不但从学术源流上印证了法家出于儒家的命题,且揭示了法家的"政治家"本质,蕴涵了对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人物思想矛盾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封神演义》的整体文化特征是"混合三教,以儒为本"。三教的思想与内容在《封神演义》中呈现为混合杂陈的状态,但其思想的根本却是正统儒家思想。其主要表现便是对儒家的革命思想、忠孝思想和仁政思想的认同,且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理学文化特征。"混合三教"是该书民间叙事特征的反映,"以儒为本"是该书正统叙事特征的反映。编者"奇正并存,执正驭奇"的叙事策略是这一整体文化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直"在孔子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孔子所论之"直"不仅是其所崇尚的一种正直、公正、胸怀坦荡的美好人格的体现,更是孔子在春秋末期社会变革中思想矛盾状况的反映,是其"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笔者通过对《论语》中"直"这一概念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论语·子路》...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成为汉代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对整个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感应理论就是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杂糅百家用于阐释其政治哲学的表现形式。厘清其中的"天""人"关系,是理解董仲舒哲学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从年龄还是从文风上来看,汪曾祺都是20世纪80年代文坛的一个特例,是一个有意思而且有意味的个案。鉴于此,通过分析其在80年代的创作中与传统方面的衔接,发现汪曾祺的创作在单纯的文化品格、服务于"今世"的现实意义、"常有隐于民间"、真诚朴素而有回味的艺术美等四个方面受到传统文人归有光显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地位堪比孔子,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思想体系包含广大,涉及众多范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其代表思想之一。"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历来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众多的学者都是以负面的态度来给予"存天理灭人欲"评价,但仔细的琢磨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我们还是能发现也有其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自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二千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在朝代的更替中,不断地充实和调整自己,使自己处于正统思想的位置。在这个适应与调整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错位和混乱,西汉末年的新莽时期就属于这样的状态。汉末的动荡为王莽专权提供了机会,王莽没有抓住儒家统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将儒家经典中的"器"当作治世之道,"奉古改制"迅速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1.
现代"儒商"特征四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儒商"显然要受儒家思想影响。"儒"的要义,首先不在一般的文化层面,而应在较高的思想层面。然而,用"亦商亦儒"作为"儒商"的衡量标准,显然有"求全责备"之嫌。"儒商"应该是指具有儒素的商人。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同样可以产生"儒商"。在现代社会,"儒商"有新的时代特征。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是考量商人(企业家)是不是"儒商"的两个硬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杜牧的诗歌具体而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可以说,一部《樊川诗集》就是对儒家思想核心"仁"的艺术阐释。具体表现为挚爱亲人、诚信友朋、关爱女性、关心百姓。这种由己及人的大爱对于生活在晚唐的诗人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这种大爱成就了杜牧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合和"文化这一概念,是对儒家思想中"仁"、"和"之道的总括,而溯其源则又可上追到传说时代的唐尧时期。传世经典如《论语》、《史记》、《尚书》、《礼记》等都有关于帝尧与其"合"、"和"思想的记载。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陶寺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更为史料记载提供了科学依据。尧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研究和开发尧文化对探究"合和"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开发旅游资源上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在由非汉族统治全国的元朝依然能顺利传延,虽然儒家思想的内在性质非常重要,但如果忽视人在其中的因素,则无法对该问题完全解释。选取该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郝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还原、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郝经"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的深入分析,发现汉儒在少数民族优势地位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反应,郝经的"用夏变夷"思想及实践对于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虽为古代统治者认可的意识形态,但其思想中又不乏维护人民的生活权益、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要求"富民"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与水平的主张,"与民同乐"的观点正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小说受民间文学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上的民间性,二是表现手法上的民间趣味,二者共同构成了汪曾祺小说的民间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7.
试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体。本文通过道、释、墨几家主要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比较 ,探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内在因素 ,在还原儒家思想精神的前提下寻找与当今时代的契机 ,阐发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儒道佛思想对汪曾祺的哲学态度和审美意识的影响,儒道佛在汪曾祺小说世界中的交融与表现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深层挖掘,将理性分析与汪曾祺小说特有的感性表现结合,从而对汪曾祺艺术世界进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海南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全岛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影响着全岛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好了中部地区,也就保护好了全岛的生态。儒家思想中的"仁民爱物"、"民养无憾"等思想对当今中部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全面的。而毛泽东的成长离不开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其本人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重点体现在阶段性和非延续性转变之上,经历了尊儒、扬弃、贬儒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