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的深入和各国产业升级,使得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中国也是如此。和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是旅游资料翻译和推介。在中国,旅游资料汉译英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的不足和错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改进。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旅游翻译现状,旅游翻译核心要求,旅游翻译策略、方法,提出了改进旅游翻译质量的建议,社会、高校、译者共同努力,改善旅游翻译,助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21~22日,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承办的“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旅游研究:前沿·理性·责任”,旨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聚合旅游产业的研究者、规划者、参与者,集中讨论未来5年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关注,分享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商中国旅游及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发展家庭农场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健康休闲的需要,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需要。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要在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等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将家庭农场的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进行经营模式和营销创新,打造示范型旅游休闲基地,提高农民的职业化程度,促进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的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发展对女性家庭权力具有深刻影响,通过对旅游与非旅游苗族村落的考察发现:旅游提升了女性的家庭权力,拓展了女性获得家庭权力的路径。相较而言,旅游村落中参与旅游活动的女性获得的家庭权力是一种自致性的家庭权力,较稳定;非旅游村落中女性获得的家庭权力更多是丈夫让渡的他致性家庭权力,不稳定,且易失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民族旅游性格与其他民族的旅游性格有很大差异,传统文化对于本民族的旅游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古代华夏文明是以农业文化为主,由于长期的农业经济影响,积淀了深厚的农业文化传统,也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心态,归结起来,主要是中稳求实、持贵中和,这种文化形成静态旅游;以家庭为主,用血缘远近划分亲疏,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影响外出旅游;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文化对旅游产生影响,表现为在旅游中喜欢人文景观,厌探秘大自然的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中国的旅游业应在挖掘旅游产品的特色,开展旅游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使中国旅游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济南市旅游业的发展,济南市旅游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法规调整的范围基本符合旅游业的实际状况,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基本能在旅游法规中有所体现。但是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地位中的提升,旅游法规也需及时进行调整。目前济南市仍需重视和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力度。在今后的法制建设中,应进一步完善济南市旅游法制建设的体系,注重加强地方旅游条例的法律效力,注意借鉴成功经验,提高立法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迥异,造就了不同的旅游风格。中国古代的旅游属内向、静态、求同类型,足迹基本停留在“国内”,故国神游、旧地重游,成为通常的旅游选择;西方旅游属外向、动态、求异类型,浩渺又瞬息万变的大海,“国外”陌生遥远的世界,成为他们首选的旅游景点。中国旅游是层次性的,上层社会成员是旅游的主体,旅游充满血缘亲情特色,一般是扶老携幼,阖家共游;西方旅游是全民性的,且多个人单独旅游。在旅游价值观上,中国多注重实惠、收获和观物比德;西方多注重休闲和感情释放。在旅游审美上,中国讲求“天人合一”,强调入与自然的和谐,偏向于身心与自然山水的交融;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偏向于登山、冲浪、攀岩等征服自然的参与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成都环都市乡村旅游带的升级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乡村旅游热的兴起与成都环都市乡村旅游圈的形成,是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背景。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并且着重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成都模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升级更新的若干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旅游需求水平的提高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农村居民旅游需求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已有研究仍存在变量选择主观性强、影响因素分析静态化问题,因而运用多变量时间序列方差分量分析(MTV)模型选择出显著影响农村居民旅游需求的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旅游价格、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数,然后建立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旅游价格、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数在各个时点上对中国农村居民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和旅游价格对旅游需求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减小,旅游资源对旅游需求的正向推动作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康悦  郭为  王静 《旅游论坛》2023,(4):110-122
支付方式的改变是中国新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非现金支付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对当今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CHFS2017)数据,研究了非现金支付方式对个体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结论如下:使用非现金支付能够促进旅游消费支出;风险偏好对非现金支付方式促进旅游消费支出具有调节作用;借贷获得在非现金支付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支付方式的不同组合,会导致旅游消费支出不同;旅游消费支出具有城乡和群体异质性。非现金支付方式对城镇地区和新一代个体的旅游消费促进作用更大。依据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CGSS 2017数据,采用稳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采用再中心化均值回归分解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差距的影响及贡献度,并进一步采用Sobel-Goodman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家庭旅游消费影响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城乡差异显著,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促进效应均大于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促进效应;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正向的联动效应,且城乡差异显著,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联动效应均大于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联动效应;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的城乡差距会扩大城乡家庭旅游消费差距。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建设力度和提高居民学历水平,以释放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潜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家庭旅游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和旅游作为物理联通和人员交流的代表性组成部分,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互联互通系统内“软”“硬”兼修的体现,也是推动和引导制度联通的重要力量。以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与国际旅游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显示中国-东盟主要国家基础设施与国际旅游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国基建“走出去”,内化基建于国际旅游将是区域内基础设施与国际旅游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激发了中国人对太空旅游的热情,太空旅游由神话变成了现实。太空旅游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中国的旅游市场、旅游政策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太空旅游产品开发滞后、太空旅游国际合作缺乏、太空旅游保险法律制度缺失都是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为此,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太空旅游方面应努力调整政策,积极应对;正确引导,科学规范;完善立法,加强保障;加强合作,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文化是我国旅游资源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条件。作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当充分领会旅游文化的精髓,并且把它运用到旅游工作的实践中去。旅游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概况、中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旅游山水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文化等。结合实际主要让学生实践五个方面: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6.
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产生的首要前提,对旅游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指导目的地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通过对718个有效样本的实证调查,基于因子分析法,萃取出福州城区居民旅游的6个动机因子(新奇体验、自我表现、心理需要、消遣娱乐、增长知识、家庭需要);并通过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居民在旅游动机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家庭结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职业的居民在旅游动机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都市郊区民俗村的旅游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北京市郊区。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民俗村局限于乡村家庭旅馆的发展思路使其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受到了阻碍。要解决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问题,关键是要对民俗村进行“整合”,即改变单一的由农户自发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而以村庄为平台,同时“依托于村庄又跳出村庄发展旅游”,实现管理组织化、产品开发组织化及整体营销组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对外国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使得大量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与此同时,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且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能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功能主要有传递信息和施加影响、诱导行动.旅游翻译作为思想交流和增进各国了解的有效媒介,显得尤其重要.掌握好旅游文本的特点并根据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是旅游翻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旅游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探究家庭代际旅游的游后体验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家庭代际旅游行为中,游后的回忆体验与分享体验对老年人的旅游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回忆体验、分享体验以及旅游满意度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③回忆体验、分享体验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所产生的影响中旅游满意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④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比较可以得出,回忆体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旅游满意度,分享体验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加显著.家庭代际旅游作为孝道表达、代际互动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可以使老年人在游后分享和回忆这段经历的过程中,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及旅游媒介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隋唐时期中国旅游文化出现的新特点,一是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崛起造成了古代旅游重心的下移;二是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同时,也阐明了这一时期山东旅游文化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