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以来,“美的规律”一直成为美学家们热心探讨的课题。由于马克思只是提出“美的规律”,并没有具体论述“美的规律”,因此,这个问题曾引起不少的推测和争论,至今无一种说法,获得大多数人公认。 我认为,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没有明确阐述“美的规律”是什么,但联系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所体现的全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应该说,马克思是从总的原则上阐明了“美的规律”的。本文主要根据《手稿》的论述,谈谈对马克思“美的规律”说的一些粗浅理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不是一部美学著作 ,但提出了大量的美学问题。“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 ,其涵义是丰富而深刻的 :劳动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 ;自然美也与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的规律”这个重要的命题,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与动物的不同生产特点时指出的。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本世纪30年代初发表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讨论。资产阶级思想家把《手稿》称之为“新的福音书”,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顶峰”。因此,提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老年马克思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从而制造“两个马克思的对立”,即《手稿》的青年马克思反对《资木论》的老年马克思,否认马克思的思想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1844年—一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美的规律”,引起了我国美学界各家的热烈讨论,至今尚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笔者也曾对“美的规律”做过一些分析,最近又经过一番思考,现在不揣浅陋,写在这里,以求得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6.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下简称《手稿》)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手稿》评论的差异也往往首先是根源于对人的问题评论的差异。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积极的人道主义”、“实践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这时是否在科学地谈人?《手稿》中的关于人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只从马克思如何揭示人的本质、劳动和主体能动性、“人性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了“美的规律”,但“美的规律”是什么,马克思没有直接明确作出回答。研究者们对“美的规律”持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美的规律就是典型的规律,美的法则就是典型的法则”;有的认为美的规律是“左右物质朝向一定目的的组合而运动的规律”,有的认为美的规律是“现实的感性具体的对象所具有的必然性同人的自由两者的统一”。可以说,对“美的规律”的见解,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因此,对“美的规律”还需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谈谈自己对“美的规律”的一点粗浅的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著名论断:“人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这个科学性的总结说明了,在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领域里,都有美的存在,都有美的规律。美是什么?由于美的多义性,所以这是个国内外学者在多种探索之下既无法肯定又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想用这个完美的结论把它固定化是很困难的。但据我看来,关于美,起码有这样一些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①中第一次谈到了“美的规律”。至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这一问题始终是苏联美学界一直在讨论的课题。不论是“自然派”还是“社会派”对这一问题都无系统的看法,他们的论述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观念体系:前者只是把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有一个“真正的人”的概念。这个“真正的人”指的是理想的人、应该如此的人,亦指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获得彻底解放的真正自由的人。把握马克思的这一概念,对于我们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我们从理论上搞清(《手稿》和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在(《手稿》中确有一个“真正的人”。何以见得?第一,在《手稿》中我们经常见到两个“人”字连用的情况,如“人作为人”、“把人当作人”、“只要人是人”、“假定人就是人”等等。这就清楚地表明,前后两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前一个“人”指的是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1.
艺术产品,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规律”是马克思在《一八四八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论题。书中写道:“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①这是对人类创造美的实践的科学总结。它简明地阐述了构成一切美的事物的根本原理。这条美学的根本原理,不仅指导着人类进行物质生产,而且也指导着人类精神生产。凡是按照“美的规律”生产出的产品(物质的、精神的)一定是美的,反之,一定是不美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人的劳动实践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为中心 ,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美学的多方面的问题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系统建构已经开始 ,是新的美学理论历史的宏伟开篇。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是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基础的关键所在。从《手稿》的综合理论体系中抽取出艺术生产、人化的自然界、美的规律等七个直接关系美学的问题 ,加以简约分析 ,作为全面研究《手稿》美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他26岁时写成的,当时没有发表,直到1932年才出版。1844年,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由费帝巴哈的人本主义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在《手稿》中,马克思曾论及美的规律问题,论述了通过劳动使自然界人化、变为人化自然的问题,并论述了人们在通过实践对自然界加工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对象世界等问题。本文是对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美的规律及相关的问题进行初步学习后的心得。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人的劳动实践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为中心 ,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美学的多方面的问题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系统建构已经开始 ,是新的美学理论历史的宏伟开篇。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是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基础的关键所在。从《手稿》的综合理论体系中抽取出艺术生产、人化的自然界、美的规律等七个直接关系美学的问题 ,加以简约分析 ,作为全面研究《手稿》美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掀起的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至今仍在继续,持论者历来存在“美在客观”和“美在主观”、即“客体论”和“主体论”两种观点。周宗岱的《美辨》持“主体论”,该书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基本原理为立论根本,以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素养、艺术门类的审美实践和人的生理、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指出:“论美离不开人”,把握住“美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美是一个形容词”这一本质,便可理清复杂的审美现象,把握审美规律。该书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艺术实践、深厚的理论根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他创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部美学体系的专门著作。但是,在马克思的一生中却在许多著作中论述过许多美学问题。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是一部论述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然而,马克思却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美的规律,为我们在理论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完整体系,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开辟了胜利的航道。目前,我国美学界正在掀起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17.
美根源于实践.美的本质应该在人类实践中去寻求,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根本思想.这一思想最早形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然而如何理解美的本质与实践的内在联系,多年来,我国美学界其说不一.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释马克思《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的人化”或“人化自然”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命题。旨在批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形而上学性,用以揭示人的本质,展示人特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从而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原理。对此,笔者已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作了简要的评析。本文,仍以《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为理论背景,对近年来学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生产特点,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体现为美的规律。作为美的规律,既是美的创造的基本法则,同时也是美的内容的规定性。因此,对美的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对美的创造和发展的认识,也便于进一步对美的内容和本质的探讨。本文仅对美的规律和美的创造谈一些看法。一、美的规律的理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类的生产特点总结为人类的本质特征,并指出这个特征也是美的创造规律。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的美学讨论中的许多争论问题,都涉及到对于马克思的《手稿》的有关论述的理解,随着美学研究的复甦,近年来国内对于《手稿》中美学思想的讨论,可说是盛况空前。刘丕坤、朱光潜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三种《手稿》新译文的出现,为研究《手稿》提供了新的条件;过去知名的美学家近几年几乎都写过诠释《手稿》的文章,一支新的美学生力军也已崭露头角,提出了不少新的论点;特别是1982年先后多次召开全国性及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