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人格(精神质、内外倾、神经质以及掩饰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格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神经质在体育锻炼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体育锻炼量与神经质具有显著性相关;大学生体育锻炼对神经质的影响具有显著性,且小锻炼量对内外倾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艾森克简易人格问卷分别对贵州山区的汉族、瑶族、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粤西山区的汉族等不同群体共542人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验证群体人格的民族、地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查研究的结果为:(1)在精神质、外倾性和掩饰维度上,存在极显著的民族差异,而在神经质维度上,民族差异不显著;(2)粤西山区和贵州山区两地的汉族群体在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维度上差异极显著,但在外倾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当地人均年纯收入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收入同比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格特征问卷和人际关系量表对3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精神质维度在性别、学科性质、学制及是否独生上有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水平在学科性质与学制上有显著差异;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与人际关系有显著负相关;外倾性与人际关系有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人格特征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人格特征.方法:部分国家一级及以上男子运动员66名(优秀组)、武术散打专项国家二级男子运动员56人(一般组)分别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Adult)测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等,与"常模"、一般组、其它项目组比较分析.结果:(1)与普通男性相比较,在内外倾性和倔强性纬度得分均数上与普通男性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表现出较一般人性格外向、顺从等特征;(2)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相比较,人格特征差异不明显,人格结构稳定性强;(3)与优秀男子马术运动员相比,在内外倾性和精神质上无差异,而在情绪稳定性和掩饰倾向性纬度上达到非常显著差异的程度(p〈0.01),表现出焦虑和诚实的人格特征.结论: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人格具有特殊性,较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人格结构稳定性强,表现为低神经质、偏外向和高焦虑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笔者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等,调查南京市三所高校236名大学生,考察其内外倾、神经质(情绪性)、精神质这人格三维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人格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1)内外倾人格特质受生源地(成长环境)的影响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多偏外向;(2)学习压力与神经质维度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学习压力越大,情绪越不易稳定;(3)不同层次大学生神经质(N)维度间差异显著;(4)健康状况自评不同者在内外倾、神经质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5)大学生的经济状况等未对人格各维度产生显著影响;(6)大学生的外倾性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神经质(N)得分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得分之间呈中等程度明显负相关。可见,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人格现状,并探究社会干预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一:选取50名留守儿童和52名非留守儿童,实施艾森克人格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神经质维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它三个维度精神质、内外倾、掩饰性差异均不显著。根据结果,编制了"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人格前测,第一组52名参加社会干预;第二组67名不参加。12个月后,对实验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43名非留守儿童施测。结果显示,实验留守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维度显著改善,显著低于对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显著提升了留守儿童的人格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学生的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对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24.9%的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高三学生的睡眠质量显著差于高一、高二学生。不同睡眠质量组别的学生在EPQ中的N(神经质)因子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相关分析表明,N(神经质)和P(精神质)在睡眠质量各因子中均现正相关,并大多数达到显著或十分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研究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神经质作为中介变量.方法: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和工作满意度量表(WSQ)对345名医护人员进行施测,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同的关系.结果:(1)医护人员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11,P<0.05; r=0.15,P<0.01);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掩饰性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20; r=-0.17,P<0.01);主观支持分别与神经质和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r=-0.20; r=-0.17,P<0.01);(2)医护人员的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及神经质对工作满意度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医护人员的神经质在主观支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是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与其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和人格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较少的大学生对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持消极态度,反之,则持积极态度。大学生人格维度中的神经质与外显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与外显态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内外倾与外显态度相关不显著,与内隐态度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抽取35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尊量表,害怕负面评价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与Levenson的内控/他控/机控量表,探讨控制源与人格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自尊有正相关,与害怕负面评价、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有负相关;情境控制和他人控制与自尊有负相关,与害怕负面评价、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有正相关。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内控高的人有较高的自尊和外向,而在害怕负面评价,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上得分较低;外控的人自尊较低,较内向,相对于内控的人,他们更害怕别人负面评价,在神经质和神经质量表上得分也更高。  相似文献   

11.
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运用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家庭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人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养育方式、人格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影响显著。在家庭养育方式中,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在人格因素中,精神质、神经质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内外倾、掩饰性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2.人格在家庭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可从塑造高质量家庭氛围、加强学校针对性心理辅导与教育、提高个人情绪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式的问卷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海南省7所高校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差异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四种人格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抑郁质最低;且社会支持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趋于一致。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性、内外向性和家庭外源性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更强的影响力;神经质性对主观幸福感只有直接的影响,而内外向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可以通过家庭外源性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太原一监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及其相关,从不同来源、职业、犯罪类型、文化程度出发进行比较研究,为太原一监的管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和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90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表现出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性,在来源、狱前职业这两个因素上表现出差异。2.人际信任水平较低,犯罪类型、文化程度是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因素。3.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存在明显的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自尊、自我效能的现状以及相互关系。方法:以西安石油大学的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人格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用对比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状态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其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而内外向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自尊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而自我效能与非贫困大学无显著差异;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尊对其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以及自尊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四个变量可以较好地预测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其预测程度大小顺序为内外向、神经质、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397名北京大学的本科学生为对象,试图探讨他们的人格、自我取向成就动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以及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年龄与"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开放性、愉悦性两个维度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外向性有比较显著的正相关;(2)年龄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有很显著的正相关;(3)公正严谨性、外向性、开放性三个维度与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有较高的正相关,神经质则与之有较高的负相关;(4)神经质、外向性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有比较高的正相关,开放性、愉悦性则与之有显著的负相关;(5)在人格因素对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中,公正严谨性、开放性、外向性可以为自我取向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公正严谨性则能够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青少年上网成瘾量表对青少年上网成瘾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上网成瘾者在神经质和宜人性上得分显著高于非上网成瘾者,在责任心和外倾性上显著低于非上网成瘾者,在开放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人格特质各因子对上网成瘾行为的贡献大小依次是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且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上网成瘾成显著正相关,外倾性和责任心与上网成瘾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跨时间稳定性以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量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以及中国大五人格问卷对4所高校大二学生间隔半年进行两次调查,共追踪到179名被试。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反社会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7.055,P〈0.01),其余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以及自恋型人格偏常维度上性别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682、16.641、7.060、21.420,P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极其显著正相关(t=6.092,P〈0.01),而宜人性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显著负相关(t=-2.169,P〈0.05)。结论: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具有稳定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人格偏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研究了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3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自尊、人格特征、成就动机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显示,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自尊、人格特征、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自尊、神经质、外倾性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指标;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调查了人格特质如何影响成就动机,以及怎样影响成就动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以及成就动机量表(简称hMS)对绍兴文理学院的15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论是:(1)在N维度的研究上,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相反的,在规避失败时,其成就动机与P、N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E维度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Ms、Mf均与L维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大学生人格特征相对于其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中,神经质维度(N)与内外向维度(E)能够为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而精神质维度(P)和神经质维度(N)能够为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中庸思维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运用中庸思维问卷和大五人格问卷对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中庸思维与人格中严谨性的相关均为最高;(2)在中庸思维中男生的多方思考水平高于女生;(3)独生子女在中庸思维的和谐性维度分上边缘显著于非独生子女;(4)在人格因素中男生的神经质与随和性均显著低于女生;(5)独生子女的随和性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