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建国前后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形成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物质文明发展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逐渐转变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逐步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一步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从而形成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一样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性。加强对精神文明功能发挥的过程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辨证运动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以社会制度为中介律、精神文明发展的渐进与连续律、精神文明发展的开放律等辨证运动内在联系的认识与探索 ,有利于遵循精神文明发展规律 ,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构成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纲领的,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统一。虽然,社会的发展和更新,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化和改造,但是,除了以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前景的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其它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都  相似文献   

4.
制度文明论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者的有机统一。制度文明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它具有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位一体的文明结构理论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文明概念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整体性把握。物质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经济基础内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就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而言,其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强调,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于个体性的形成,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于经济摆脱国家政治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与独立精神的形成,对于建设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是意义重大的问题。作者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现状、途径等角度阐述了观点。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和重要战略目标,又是确保西部地区现代化社会环境和谐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过程中,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方面,图书馆也有自己的职业责任。一、图书馆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图书馆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以社会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同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离开两个文明提供的客观基础条件,图书馆事业是无法存在的。因此,图书馆是和文化的发展紧紧联系的,并且必须发挥它为社会所需要和承认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进行社会教育,传递情报资料,促进文明的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今天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分析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发展,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促经济建设,到拨乱反正,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再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后到科学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行的人类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确立和完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规范政治行为的社会现象.与其他事物一样,政治文明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因而政治文明既具有依附性,又具有独立性.不同的政治文明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有普适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突破性文明为特征的西方文明体系,注重技术、贸易程序,且政权始终处于分散和相互竞争的状态,无法形成超强干预,追逐利益自然成为制度变迁的基点。与之相应,构建有效的激励结构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社会开放度、人口增长、宗教改革、权力结构等因素影响着制度变迁进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体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高度一统,权力是文明体系的核心和制度变迁的基点,政权理性化程度相应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国家意愿、国家能力、文化惯性与惰性、强有力的外部挑战及生存压力等因素制约着制度变迁的进程。对后一种制度变迁而言,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机制三者间必须合理配置,协同演进,才能充分实现制度创设的初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从内在构成看,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文明发展的视阈进行考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文明交流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和谐精神为基点,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协调;以创新为基础,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协调与健康发展的状况和进程,离开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就会失去规范和保障,物质文明也会失去方向和支持。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治文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妇女作为社会"半边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提升妇女的主体意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探索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妇女作用的途径,对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论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不同文明时期人们的世界观是不同的。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在不同的文明时期世界观是变化的。文中具体阐述了各个文明时期人们世界观的特点,并较深入地分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文明的发展与世界观的变化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生态文明时期,人们的世界观将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其手法和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成为人们生活中对艺术最直接的参照和感观因素.城市公共艺术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公共性、文化性、艺术性、历史性及地域性的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社会文明程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伦理道德缺失,产生出种种社会问题。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速度傲视全球的当今,中国社会却陷入了深深的诚信危机。尽管我们的社会仍不乏闪耀人性光辉的事例,但社会中屡屡发生的道德诚信缺失现象却在不断侵蚀着我们社会的文明根基,令人忧心。一个诚信缺乏、道德缺失的社会,无论其经济多么发达,都不可能为他人所景仰。对于中国人来说,当今最重要的乃是如何弘扬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重建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建设一个法治、民主、诚信、包容和充满爱心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用文字搭建了一个艺术人间,那里的人们自然也会受到社会、时代的影响,只是还保留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时与正统文化水乳交融,有时又是对立的.这种"民间的文明"不能简单地用对错评判:"礼失而求诸野"是意味深长的,但其中也常杂些尘滓,有的干脆粗糙得反动.对此,作家是是非分明的.  相似文献   

19.
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由于它对资源、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破坏,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 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 生态文明将在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文明高度.我国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本国的国情,建设好生态文明,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是一个由多维实体要素所构成的结构系统,这种结构系统主要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四维进程。与此相适应,现代文明也就展现出四种文明形态的发展演进。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出,到政治文明的建立,再到生态文明的热烈探讨,使文明结构逐渐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理论体系,并在其与时俱进的实践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