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拍案惊奇》“把”字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搜集《拍案惊奇》“把”字句用例的基础上,从种类、主要动词及其附加成分、否定式三个方面对《拍案惊奇》的“把”字句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明代,“把”字句除表行为方式和处置以外,还产生了不表处置的“把”字句,此外,还出现了无主要动词呼应的“把”字句;2.在《拍案惊奇》中出现了动词带动态动词“过”的“把”字句;3.“把”字句否定式以否定词出现在“把”字结构之前为常例.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把”字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悔》为基础,同时参阅了明、清的十几部白话小说,对《金瓶梅》的“把”字句作了多角度的观察和分忻。得出以下结论:1、“把”字句动词语义不指向“把”字宾语的反向结构在明代已发展成熟;2,“把”字句动词的发展变化促进了“把”字在意义与功能上的虚化;3、“把”字句否定式以否定词出现在“把”之后为常例;4、“把”字宾语已发展成熟,在动作未发生时,其所指并不存在的表确指的宾语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
双重否定是在同一个句子中(可以指单句也可以指复句和紧缩句)用两个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义的一种句式。按照结构形式.双重否定可以分为单句中的双重否定、复句或紧缩句中的双重否定和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3种形式。双重否定的否定焦点的确定应该从句中第一个否定形式的否定焦点出发,主要存在4种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后带有“是”字的情况;两个否定词否定焦点为其后成分。且不为同一事物的情况;两个否定词连用的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否定整个第二个否定形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西宁话“把”字句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方言中的"把"字句除了由动作动词充当述语核心成分外,还允许自主动词、形容词充当"把"字句的述语,在否定词的位置、述语是否复杂等方面,"把"字句呈现出不同于普通话语法的特点,这和"把"所具有的控制义以及"把"字句的结构框架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比"句多义性动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比"句从形式上看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但在意义上是不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不比"句不仅从形式上看是"比"字句的否定式,同时从意义上看也是"比"字句的否定式。"差比"本身包含"胜过"和"不及"两个意义空间,"不比"句在否定"胜过"义时必然留下两个意义空间:"等同"和"不及";在否定"不及"义时也必然留下两个意义空间:"等同"和"胜过"。这是造成"不比"句多义性的根本动因。"没有"句的功能是表示"不及"义,是从"不及"的角度去说X、Y之间的差比关系,因此,严格地说它不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不具有否定功能。  相似文献   

6.
有关“把”字句里表示处所的“从L”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把字句里,表示处所的"从L"可以在"把"字短语的前后出现,"从L"以出现在"把"字短语的后面为常见形式.其语义指向有三种指向主语、"把"的宾语和动词."从L"可次范畴化为动作的起点、途径和原点."从L"制约"把"字句主语的语义类别、动词的类、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嵌入"从L"的"把"字句是"把"字句的典型形式."从L"在"把"字短语前后出现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从L"的语义指向、介词短语与前接成分的照应情况和凸显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形式,进行归纳,并按偏误性质把它们分为成分遗漏、当用而不用、不当用而用、语序错误四类.并以这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把"字句偏误现象从正反两方面例证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8.
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就汉语处置句而言,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否定处置句可分为两种类型:否定前置处置句,否定后置处置句。这两种否定处置句的产生与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否定词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和语用因素是两种否定处置句一直广泛存在于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同时阿尔泰语否定词紧靠动词的语序对新疆、甘肃等地汉语方言处置句否定词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语否定词后置处置式是自唐宋以来沿用至今的一种语法现象。从形式上看,有动前否定与动后否定、可变与不可变等类型;从语义上看,则有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和致使义处置式等类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把”已语法化为功能投射的中心语,“致使性”是“把”字句句式义,它附着在“把”字上。使用句法替换标准或语义指向标准易于把两类汉语“把”字句即致使义“把”字句和处置义“把”字句区分开来。“把”字句的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错综复杂,也因此产生了歧义性“把”字句。设计“分解型”词条指派方法,借助广义斯科伦项理论,在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MMCCG中不仅可以将各种“把”后VR区分开来,还可以精确地刻画“把”字句的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特别是能成功地处理两种歧义性“把”字句,弥补了句法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陕北方言的反复问句最常用的形式为“v neg” :其中动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之间一般要附加一个语助词 ,即“v prt neg” ;有处所宾语时 ,往往把宾语提前到动词之前 ;在语义和语用上 ,它和普通话的相应形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AB/BA式异序词。考察《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全部异序词,发现每组中的A1和A2、B1和B2的读音有相同和不同两种情况,意义方面有相同、相近、相关、无关等几种类型,不同的意义类型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且与词性、结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句法能力的突破、组合能力的限制和语序的突破与限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形容词重叠式语法功能 ,认为其句法能力的突破主要表现为能够自由作多种句法成分并可以独立作分句 ;其组合能力的限制具体表现在形容词重叠式不能带后缀“着、了、过” ,不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 ;语序上的突破与限制表现为形容词重叠式可以位于数量短语之前 ,也可以位于数量短语之后。  相似文献   

14.
"把"字句像一个由动词支配的介词短语,且此动词位于"把"字句之后。这种句子结构是一个介词短语而非动词短语。在构建语法、明确阐述"把"字句结构的时候,应强调"把"字句显现出来的句法和语义。基于动词类型和动词后面的介词语义,可以确定两种"把"字句类型。可以通过限制"把"字句正式句型的变化形式来构建一个更好的机器翻译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词序,是指词按照某一语言的规则在序列中所处的位置.由于汉语和日语在语法结构上的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词的排列次序也很不相同.其首要的一点是在句子结构中,汉语以谓语为中心,日语以谓语为归结.还有动宾结构、介宾结构以及否定结构中两者呈现不同的词序,等等.在教学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特点,了解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词序规则,并阶段性地归纳、分析日本学生在汉语词序习得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使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双语学习对儿童词汇意识的影响,学界观点不一,解释机制多样.综述分析目前的研究发现:双语学习对儿童词汇意识的负面影响是不存在的,且仅是理论上的;尽管双语学习可能会导致双语者的词汇量减少,但是词汇意识测试中的双语劣势不是源于双语学习本身.双语学习对儿童认知的影响是正面的,尤其是有利于加工控制能力和选择注意能力等发展,从而促进了儿童词汇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梳理了自东晋至隋唐时期佛教诸家对于源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重玄"一词各取所 需的借用,并且指出:被佛教最早发明的"重玄"义中的"双非双遣"义在佛教中观的语义背景之下为道家重 玄学所接受和完成,并最终成为其最为重要的标识性概念,而这一现象无疑正是佛道互相交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弗"与"不"在古汉语中是两个极为常用的否定副词,考察二者在战国楚简中的区别和联系,语法功能上相近,只是在语用上有一定差异。从"不"和"弗"后接的语气词、前加修饰语及所处语句的句式与语境来看,二者在语用上有一定的差异:"弗"的语气较"不"强烈,"不"或与其他词组合成固定短语,或前加修饰语表达强调语气,还常用于并列、排比复句表达强烈的主观色彩。这说明"不"主要还是具有表达一般否定的功能,所以在表达强调语气时更需要其他修饰语相配合,它并不能完全代替"弗",这也正是"弗"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晚期仍能与"不"并存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认,"不"在使用频率和适用范围上远远大于"弗",这是承自甲骨文、金文以来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以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为例证,分析汉语对学习英语所产生的影响,而重点论述以汉语为母语的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向迁移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排除母语干扰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