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王是闽西客家最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而"民主公王"则是众多公王信仰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闽西连城、永定两县。伴随着闽西客家人移民台湾,民主公王信仰也传播到台湾。有关闽台客家地区的民主公王信仰,前人有过一些零星的报道,但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和学理探索,以及闽台两地比较的视野。现尝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就民主公王在闽台客家地区信仰的基本情况和在台湾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家传统社会中 ,民间信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能有效地调控祖先崇拜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影响 ,从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与安宁。因此 ,客家传统社会离不开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也总是以传统社会为依存 ;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 ,就必须理解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3.
清初以来,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跋山涉水迁居成都,择成都东郊龙泉山脉而居(东山地区)。客家人的到来不仅把原乡的生产技术带到蜀地,更是把原乡地的传统文化信仰带到四川,极大地融汇和丰富了四川地区的民间信仰内涵。成都东山地区由此呈现出独特的客家民间信仰习俗。  相似文献   

4.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风水观念与风水信仰已成为赣南客家人的集体无意识,对赣南客家文学产生独特的影响。赣南客家民间诗歌中的风水意象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即是风水原型。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的华人信仰,其源头就是历史上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地区早期华人社会组织机构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民间信仰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也广泛根植于新马早期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已有一部分客家民间信仰入选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信丰古陂"蓆狮舞"有着相当高的观赏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化交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客家民间信仰民俗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信丰古陂"蓆狮舞"是客家文化与中原艺术共同浇灌的一株花,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龙"、"狮"民俗文化上,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传承人和青年观众、缺失新意等不利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是客家传统意识的深厚积淀,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及表达形式。本文就成都东山地区的客家村落——青龙乡狮子村作一相关个案考察,通过对都市近郊客家村落传统民间信仰的研究,揭示蕴藏其中的向善弃恶、严谨自律、精神安慰、传统孝道等民间习俗与精神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弹拨乐器,有着两三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东南部的闽西南、粤东三角地区,民间历史上就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三个风格古朴优美的古筝流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和福建筝派.  相似文献   

9.
论客家民间多神信仰及其文化源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民间信仰中,神佛仙鬼,“山门”林立,路数不一,颇具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历经岁月沧桑,世代传承。它们在民众的生活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影响,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客家人的信仰习俗,有其区别于他民系的信仰内容与信仰形式,在中国众多的信仰习俗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文章试图对客家的民间信仰略作整理、说明,并由此论及客家文化的直接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民间文学去了解地方的民间信仰是常用的研究方法。桐城歌是安徽桐城地区的地方民歌,歌词中保留有大量的关于民间信仰的信息,是我们了解桐城民间信仰的重要资料。桐城民间信仰在形式上虽和各地大致相通,在内容上却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本文拟通过对桐城歌的梳理,以此对桐城的民间信仰作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台湾客家族群之文化意识逐渐苏醒。在21世纪全球化浪潮和台湾施行多元文化发展政策之下,台湾的客家文化,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局面。政府推动多元文化发展政策,逐渐重视客家文化之发展,改善过去客家文化式微的境况。台湾客家族群,正可顺应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政策发展潮流,在台湾本土建构一套完整的客家文化发展政策,使客家文化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项重要内涵,进而建构台湾成为全球客家文化的重镇。  相似文献   

12.
湖南炎陵客家民歌包括客家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以及风俗歌曲,是炎陵客家人在山野间的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全面反映了历史上炎陵客家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内容。炎陵客家民歌在客家人近现代的革命活动、曲艺、戏曲和民间器乐以及建国后新民歌的创作中,其表现内容、音乐旋律、音乐结构和表演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地处南岭走廊中段的贺州,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居住地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使贺州客家成为最具客家特征的广西客家人。贺州客家非常重视宗祠的建设,数量众多是贺州客家宗祠的突出特点。作为在重大节庆时举办祭祀活动专用场所的客家宗祠,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认同意识,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代福建汀州所在的汀江流域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是福建客家聚居的主要区域和文化中心区域,在客家民系发展中起着人口聚落、繁衍和族群认同作用,也成为当今世界客家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最重要的区域。客家只有在通过血缘与文化寻根达到客家族群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全球化背景下的客家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15.
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体现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从哲学视野来看,它是客家人的精神空间的缩影;从建筑形式来看,它是客家人建筑艺术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文化对客家人格塑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客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客家人的人格特质;崇文重教和浓厚的家教氛围锻造了客家人的人格模型和范式;富有特色的人居环境对人格形成也有熏陶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文化积淀是把"双刃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客家文化对人格影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客家文化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客家文化的自觉,正是迎接挑战的最好的姿态,有可能藉此得到兴盛,再度繁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客家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根基和生存、发展的顽强生命力,同时面临严峻而特别的文化生态问题。客家在印尼的人口比例偏少,地理环境分散,长期受全面同化政策压制,文化生态环境恶劣。苏哈托时代之后印尼客家文化迅速复兴,在这一历史机遇中,要把多元文化适应和中华文化凝集作为印尼客家文化发展的总体策略,并根据印尼客家实际和民主化、现代化进程进行文化生态环境创新,在客家族群发展壮大提升社会地位,享有更多的民主、平等权利的同时,为印尼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客家人与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品格上的原因,他们能优势互补:客家人有经济头脑,会挣钱,为家庭经济增加收入,这对于经济落后、生活十分困难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加之客家人的宽容善待,他们自然心甘情愿地为客家人当好贤内助而无怨无悔;另一方面,客家人有了勤劳善良的少数民族做贤内助,免去了许多后顾之忧。这就是客家人与少数民族能组成家庭和谐共处、白头偕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客家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挖掘其文化特质是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文化"是客家人的民系性格、生存方式和精神信念,"和文化"符号在客家社会里从器物形式到精神文化都有丰富和生动的表现。对客家"和文化"进行文化符号学解读,从表现形式看,客家族谱、客家方言、民俗活动、土楼建筑等文化符号无不闪耀着客家"和文化"的光芒;从功能看,客家"和文化"具有认同、协调、教化、调解等功能。解读客家"和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