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当代作家诺曼.梅勒的成名作《裸者与死者》,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题材,却表现了比战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梅勒通过危及自身的异己力量、没有目标和追求的虚无主义以及充满绝望和恐惧的悲观主义三个方面,践行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思想。小说的存在主义表现,不仅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也对战后美国人民的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探寻。  相似文献   

2.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是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小说《裸者与死者》而闻名于世。最近,他以80高龄出版了一部极富挑战性的书《神圣的战争:美国的十字军东征》,叙说了“9·11”事件后美国的反恐斗争。近日,梅勒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编辑格哈德·斯潘尔的采访,谈了他对美国舆论氛围和布什总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笔下的娜拉表现了妇女对自身生存处境的觉醒,20世纪美国作家路丝的娜拉则表现了日趋成熟的女性意识.她不但反省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的统治,而且揭示了它对男性自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伤痕-反思"小说的文本特征凸显了作家与民众封建、愚昧的奴性意识.在现代性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要对历史作出客观公正的反思,就必须重构批判性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刽子手之歌》中,诺曼.梅勒对写作技巧的不确定、写作内容的不确定和隐含的创作意向的表征,表明了他与沃尔夫冈.伊瑟尔在其读者批评理论中所提出的"空白"、"否定"和"否定性"这三个不确定性范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否定性的探索,读者可以揭示出梅勒在对待盲从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以及犯罪和法律系统的对立方面的不确定性立场。一方面,梅勒清楚地知道死刑的公正性和重要性,并意图歌颂那些为加里宣判并执行死刑的刽子手们;另一方面,梅勒对加里作为一个智力超群的嬉皮士深表同情,对他的个人主义反抗精神深表赞赏,并意图为加里这个刽子手而放声歌唱。  相似文献   

6.
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交结——谈丁玲创作中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作品中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五四时代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先锋色彩。在其后的创作中,政治意识开始凸显并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意识弱化,形成了以女性意识为基点,以政治意识为客观表现形式的双重性特点。这与作家理论素养及创作思维的局限性有关。但政治意识的强化并没有完全湮没作家的女性意识,仍不时以探讨民族、阶级解放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变革中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40年代的文坛上,张爱玲与梅娘并称"南玲北梅".她们的创作都侧重于关注大千世界中女性生活的纷繁世相,剖析女性的内心体验和所受的压迫,从而表现出突出的女性意识.然而由于两人的人生经验不同、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不同,她们的女性意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张爱玲以冷峻的笔调写出了"苍凉的"人生经历,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男性的压迫和女性的奴性给予了冷静的观照;梅娘则怀着对女性的同情和关爱,在对女性的出路进行思索的同时,给予男性近乎绝望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草地绿荫》等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在非洲的传奇经历.如果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作家诗化的语言吟唱出对回归原始大自然的深情向往,也表现出对女性高贵精神的执着追求.她揭露了西方现代畸形文明对非洲美丽自然的侵蚀,表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关系,同时也关注男权文化下女性的生存状态,表达了维护和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在西方催生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给东方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家纷纷在其文本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其中最典型的是以"娜拉"的出走与叛离为代表的"娜拉现象".中国女作家丁玲和朝鲜女作家姜敬爱自觉地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个体的身世、经历体现了自主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庐隐小说有着强烈的现代意识,具体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表现了现代人性意识的觉醒;二是融入了作家极为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三是洋溢着哀伤凄苦的悲剧意味.这种现代意识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庐隐创作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在<色·戒>中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感切入所生活时代的女性生活的内核,表现了非常态下女人的常态,呈现出其独特的女性意识;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展示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觉醒的状态,从女性话语权的取得、女性爱情观对价值观的解构、女性生活方式对女性心理的暗示三个层面继承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又从女性与男性的性爱观、传统道德观对女性的束缚、男性人性与女性人性的区别实现了男性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文本中对于女人有不同的诠释.女性是被男性文学想象和价值取向所造就出来的.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多是在男权话语遮蔽下的空洞、无意识地附属品,而女性作家逐渐尝试着推翻父权制的压迫,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主和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本文试图从男女作家对于女性的不同写作角度,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来寻求女性的自主地位,最终消解男女霸权的中心意识,使文学表现更为丰富和谐.  相似文献   

13.
1959年,纽约格罗夫出版社出版了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查太 莱夫人的情人》。此前美国人只能 私下里买到此书,或者在从巴黎回 国时大胆地把此书夹带在行李 内。邮寄也是行不通的,美国邮政 当局会毫不犹豫地予以没收。格罗 夫出版社寻求解除对此书的禁令, 于是找到了查尔斯·伦巴(Charles Rembar)。 伦巴先生是偶然成为有争议 作品的法律权威的。二次大战时他 在空军服役,战后成了律师。美国 小说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 是伦巴的表弟,写了两部令出版商 感到头痛的小说,要求伦巴出个主 意。伦巴建议用一种新的拼法,代 替其中一部小说《裸者与死者》中 最令人不安的那个词汇。在另一部  相似文献   

14.
分析诺曼·梅勒的小说<一场美国梦>的主人公罗杰克身上所具有的梅勒在他的存在主义宣言<白色黑人>中提到的"希泼斯特"的特征,认为在"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对复归自我的追求"两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客家文学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台湾作家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横跨台湾被日本占领的五十多年历史。文章从历史主题进入作品,分析了客家人在面对历史所表现出来的担当勇气与责任感,同时也指出作家对日据时期知识青年的深切悲悯情怀,从而概括出作品所表现的客家人品性:隐忍与坚韧。历史意识与人性意识是解读客家文学的一种可能的理解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赵玫"盛唐女性系列"的人物关系的书写走向中表现出独特的女性意识,在文化层面上意味着某种突破某种超越.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天香》叙事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小说中显示出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表现了作家对于女性独立、自尊、自强精神的表达;小说对民间视角的关注和倚重,显示了作家对宏大历史的别样书写和对于民间文化、世俗精神的彰显;文本所蕴含的理性节制的审美方式,体现了典雅、精致的叙事风格和厚重、博大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为表现主人公的个性和形象,梅勒运用了现实主义和以回忆、幻想等表现主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精心刻画了战争中普通的士兵、反复无常的法西斯主义者卡明斯、恶魔化身的克罗夫特以及饱受自由主义煎熬的矛盾体侯恩等形象,展现了战争中主人公不同寻常的个人经历和各自的心态,表现出作家对传统历史叙事的反思和人类历史进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梅勒的存在主义宗教观体现了他对存在主义的独特思考。梅勒将宗教思想视作自己的存在主义与法国存在主义的基本区别。梅勒的宗教观受到犹太文化的影响,高扬人的精神价值。梅勒的宗教观认为,世界呈现为由上帝—人—魔鬼三者构成的宇宙模式,其中人作为上帝的盟友与上帝一同对抗魔鬼。这种宗教观肯定了恶的绝对存在,对上帝的万能属性进行质疑,并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梅勒的文学创作是对此种存在主义宗教观的形象化表现,呈现出神秘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丁玲和萧红作为同时代女性作家的代表 ,都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并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 ,对造成女性不幸命运的男权社会进行了声讨和控诉。但她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丁玲关注的是知识女性的命运 ,侧重表现她们鲜明的女性自我意识和叛逆性 ;萧红则更关注农村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 ,侧重表现她们的卑弱、顺从和麻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