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丰公开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创刊后就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介绍共产党的知识,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广泛报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编译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情况,在建党过程中作了广泛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20年创刊的《共产党》月刊是我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着紧密的联系。《共产党》立足于世界情势,与非马克思主义展开论战,有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党》还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理论筹备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之一,而复刊后的《晨报》,特别是改良以后的《晨报副刊》则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李大钊在《晨报》所担当的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正是通过他的杰出工作,《晨报》从1918年12月1日复刊第一天开始,特别是从次年2月7日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传播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其作用与《新青年》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复刊以后的《晨报》紧密配合《新青年》,在《晨报副刊》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正是在《新青年》和《晨报副刊》的带动下,《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和稍后的《京报》等迅速跟进,先后辟出专栏专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日本学者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提出的"五四时期指导《晨报副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的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是中国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虽然期刊存在的时间只有半年多,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09,(1):53-53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成立于1958提,是我国最早的采供血机构之一。1686年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发无偿献血工作,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贯彻落实《献血法》,通过积极宣传无偿献血制度,  相似文献   

6.
巩梅 《中华魂》2021,(4):F0004-F0004
北京大学红楼1918年落成,曾是文科、校部和图书馆所在地。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写下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宣传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并陆续开设《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正式列入大学课程。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时开始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迅速转变。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秘密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建立共产主义图书藏书室"亢慕义斋"即"共产主义小室"。10月,李大钊等在红楼成立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7.
陈望道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年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教育革新和社会改革。作为马克思主义第一批传播者之一,他广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他支持工人运动,关注妇女解放运动等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南京》力求让西方人了解历史真相,诚然,历史应该被"看见",但仅仅被"看见"是远远不够的纪录片《南京》并不是西方人第一次用电影的方式讲述中日战争的苦难,但它是第一次站在西方的视角上讲述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是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奠基性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搞好《原理》课教学工作,对于向广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帮助他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谈民族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民族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教育张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中,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这一段话...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湖南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兴办报刊,将其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爱国和革命成为当时湖南报刊宣传的主题。湖南进步报刊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要大众媒介,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进步报刊主要有《湘江评论》《新湖南》和《湖南通俗报》。湖南进步报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新思想,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和进步书社联结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使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革命运动和湖南早期党团组织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汉俊不仅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也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宣传家、编辑家。李汉俊通过自己大量的编辑出版活动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着力改造《星期评论》,正视不同信仰者,积极筹备建党;努力翻译、校对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面向社会大众宣传唯物史观;创办《劳动界》周刊,联系工人的生产生活实际,通俗平实地宣传革命道理;主持《新青年》编辑部工作,面向进步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李汉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从中得出若干启示,有益于新形势下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编辑出版事业,从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魂》2017,(10):74-74
《中华魂》杂志由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1994年由彭真同志提议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462/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9725。《中华魂》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是一批资深的专家、学者,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中华魂》以"传播优良传统、讴歌中华文明、弘扬延安精神、锤炼四有新人"为办刊宗旨,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文化性。《中华魂》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宣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问世,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哲学的贫困》在批判普鲁东主义的同时,为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石,为世界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贫困》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已有170年,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哲学的贫困》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时代,又属于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当代价值。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道路自信,坚定理论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华魂》2017,(12):74-74
《中华魂》杂志由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1994年由彭真同志提议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462/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9725。《中华魂》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是一批资深的专家、学者,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中华魂》以"传播优良传统、讴歌中华文明、弘扬延安精神、锤炼四有新人"为办刊宗旨,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文化性。《中华魂》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宣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6.
从意识形态宣传的视域来看,相较于1919年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1919—1922年这一期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属于真正的宣传阶段,而1922-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则侧重于解决“如何结舍中国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为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淀。  相似文献   

17.
《中华魂》2017,(9):74-74
"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刊物中華魂《中华魂》杂志由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1994年由彭真同志提议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462/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9725。《中华魂》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是一批资深的专家、学者,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中华魂》以"传播优良传统、讴歌中华文明、弘扬延安精神、锤炼四有新人"为办刊宗旨,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文化性。《中华魂》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宣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图书情报世界》在南京创刊由国家教委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办,华夏教育图书馆承办的双月刊《中小学生图书情报世界》日前在南京面世。该刊不仅宣传国家教委有关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方针政策,反映中小学生图书情报工作的现状和动态,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也普及...  相似文献   

19.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时事政治性机关报,是大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它以贯彻反帝反封纲领为宗旨,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及时介绍党的方针政策,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动员、宣传、组织作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是《向导》周报的第一任主编。1922年9月  相似文献   

20.
作为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提纲》第一条作为全文的总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第二条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革命性变革的成果,同时具有重要的历史观意义;第三条探讨了人与环境、教育的相互关系;第四至十条可以看做是对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和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彻底批判;第十一条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马克思人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