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应摆脱以往的旧观念.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是密切联系的,二者相互兼容,都是介于个人和政治国家之间的纽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民社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和市民社会也有某种天然自洽性,从而使我们可以积极地去建构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市民社会,并使之完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培养市民社会内部成员的契约精神,注重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等全面发展,培养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2.
摘要:市民社会理论虽源于西方,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等因素的出现,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我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排斥市民社会的发展,因而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就要破除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发展经济和稳定的政治条件下,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要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的市民社会意识以及文化系统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现当代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揭示了西方学者对市民社会的不同理解。通过比较各家学说,总结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民法与市民社会之间的深刻渊源和紧密联系,并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作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的契约伦理文化.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契约伦理在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生活领域中的调节功能,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市民社会构建的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我国市民社会是在国际背景和国内现实的双重作用下所做出的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选择,根据我国历史的背景和当下的现实,实现这一目标的模式选择是:基础层面要培育发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宏观层面要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共生共强”;微观层面则要推进和优化社区建设,使市民社会得以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然结果,市场经济的内在本性要求市民社会应该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市场经济为市民社会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市场经济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建制,是其根本性动力.同时新社会阶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市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现实性动力.在当代研究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并非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现代社会形式,市场经济是其形成的现实前提.它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在生产和交往中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市场经济的启动和发展,正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对我国社会结构变迁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市民社会的催生和崛起,则是这一影响的集中体现.同时,市民社会也会以其区别于政治国家的特质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市民社会概念有不同阐述,“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是市民社会的实质,“交往形式”是市民社会的表现,“社会组织”是市民社会的载体,“资产阶级社会”是市民社会的典型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二者经历了从同一到分化,再到融合走向新的统一的历史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超越国家与市民社会之日,也是无产阶级和人类彻底解放之时。社会主义政治国家的长期存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使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兴起成为可能,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也为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给予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已为全国人民所选择和接受,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的英文对应词都是civil society,但实际上"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意指不同的组织和领域。在当今中国,公民社会指的是享有公民权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指向政治领域;市民社会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组织,指向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设和谐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辨证吸收的共生共荣构成了祖国悠久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统领作用,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疆创造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相互关系着眼,指出二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内容上是一致的。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提出的场合不同,含义不同,所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从相互作用上分析,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现实任务,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内涵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其根本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其中根本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要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文化与经济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社会系统 ,二者在互动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转机过程中文化与经济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文化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正是人们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文化建设始终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以人为本思想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理论前提和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出。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是参与各方对制度的思想基础达成共识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国多党合作制历经制度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个阶段,是制度创新成功的典范,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能否保持稳定的政治共识,是能否持续"各守其位,各负其责,求同存异,亲密合作"政治局面的关键。然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认识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并未有机结合,从而有必要在执政党的推动下,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思想基础,以继续创新我国多党合作制。这个共同思想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功能,在社会公平、正义基础上使人民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和自由,以实现和谐社会的现实理想。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时期的重要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基础,在法治的推动和保障下进行;和谐社会的建构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标志,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的质量。两者互促互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具有崭新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家园,理所当然要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责与使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高校只有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才能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出成效。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基本适应、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适应,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经济、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解决自身矛盾的本质力量,是和谐社会能有生机活力的源泉。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还有不适应、不和谐的相互矛盾的方面,总体来看,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动态结合点,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驱动作用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朝着共产主义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