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沈从文“人生教育”是中国做人教育思想链条上富有特色的一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关系。本文从认识论视角探析了二者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充分肯定;从认识要求看,“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是逻辑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目的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深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自由主义作家,沈从文艺术创作既表现出与其他自由主义作家共通的一面,又体现出其作为“乡下人”的鲜明特色。对文学作为艺术本体的坚持实与其强调“偶然”、“情感”、“原料”的思想认知系统与信仰世界相关联的,同时也是其作为“乡下人”自由主义立场在创作上自然而然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关于“孝”,孔子曾对学生解释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孔子的“孝”思想是以“礼”为形式的。孔子的“礼孝”思想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内涵丰富的“孝”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5.
当代“平民大学”的办学观传承并超越了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那场极具影响的“平民教育”思想运动,二者在价值宗旨诉求、理论的实践展开与折射的示范效应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办人民满意的“平民大学”需要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创新。  相似文献   

6.
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限定政权生存和延续的可能空间。为了追求政权的稳定和延续,处于有效性困厄中的袁世凯,企图恢复其熟知的作为传统权威基础及其象征符号的帝制来自动生成其在近代社会的有效性。在辛亥革命的“宪政化”成果下,袁世凯借用“民主”程序来粉饰“民国”到“帝国”的连续性:通过垂询民意,论证变更国体的“合法性”;运用请愿、投票、“公选”等“民意”方式,推进变更国体的实践活动;利用“立法”这一现代路径,重构政治形态的传统取向。在这种结构形式与价值内容存在冲突的“现代”逻辑中,袁世凯欲求的有效性难以实现,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张力成为制约袁世凯政权的“政治瓶颈”并使其终结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不是“多线论”,而是世界史观图景中的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世界史观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顺序性思想,应该从时代精神的高度、人类历史的长度和世界历史的广度予以理解。我们也可以用马克思“跨越论”来解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一直以来就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他对君主专制的反思与抨击,让后世不少学者因此而认定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属于西方式的民主思想。这遭到了另一些持“民本论”观点的学者质疑。“本”“主”之争由此贯穿黄宗羲政治思想研究始终。这样的争论之所以难有结果,关键在于学者们把关注的重点仅仅放在其政治思想上,而没有去挖掘其思想背后的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9.
人性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德鲁克认为人性无善恶之分,只有在实践中人性得到不断提升和塑造,即“实践人”,并阐述“实践人”存在的三个纬度和几个特性。由于德鲁克的阶级局限性,“实践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德鲁克的 “实践人”为人性研究的当代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革”的反传统众所周知,何以如此学界却众说纷芸。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选取大同理想、内圣外王、圣人崇拜、《大学》之道、《春秋》立法与“文革”的革命旨向、思想话语、个人崇拜、新人模式、以史代法作相应的比较分析,可显明地看出传统儒家与十年“文革”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表面上是反传统,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现代最大规模的外王实践。  相似文献   

1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世界是时代的呼唤,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交互主体性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有机统一.然而,20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世界主体性的消泯与张扬和积极内容的弃落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进入21世纪,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回归生活世界,从观念上悟解"交互主体论",在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向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金林南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一书,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依托“范式”理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立场;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历史演变与现实存在、学科范式与实践范式等进行深层剖析,并阐明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空间.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一般哲学指导、基本理论体系以及主要规范和方法的整体性变革。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各有利弊,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应该是一种辩证的转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出发,实现由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向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同时并重的转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出发,实现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出发,实现由政治目的向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目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质是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充分挖掘其深刻内涵;如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制、内容、方法、手段、目标的现代性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意识、向世界开放的德育体系,世界现代性发展前沿的扬弃;着眼于建设四个统一的生力军,着眼于防范西化侵蚀的长期引导.应努力寻找与实践观念、体制、内容、形式、方法、队伍建设诸方面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伯格曼受库恩"范式"思想的启发,把"范式"的思想应用于技术,认为技术凝结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技术的"范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技术的"范式"结构是"装置范式"。"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超越了海德格尔"座架"的思想,实现了从对技术抽象的形而上学层面的研究到以技术经验层面的研究,认为我们可以对现代技术有所作为,从而为发展聚焦的技术提供一种可能选择。解析"装置范式"技术本质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合理性,可以为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技术范式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意识领域一系列新的课题不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需要作出调整以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与纷繁复杂的时空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范式,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其社会功能或政治功能,而应更强调对人的基本的教育和素质培养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7.
:2 1世纪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化”、“分化” ,网络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等五大挑战。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 ,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其有效载体可以归纳为八种 :“两课”载体、专业教育载体、实践载体、集体载体、校园生态环境载体、网络载体、管理载体、咨询载体  相似文献   

1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网络社会,网络赋能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完全依附甚至嵌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有助于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未来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向主要包括:教学关系转向主体对主体,教育载体从板块转向共通,话语体系从逻辑映照转向人际关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研究范式转向,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为指导,结合网络亚文化样态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立足于交叉学科支撑,始终扎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方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落实重点任务,探索新途径;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时代”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网络平台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逐步占据了当 代大学生的课堂和生活时空,大学生榜样教育面临着微领域不可控带来的新挑战。榜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 要的作用,它引领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靠拢。“微时代”,学会更好地发挥榜样教育 的作用,灵活运用榜样教育,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对培养大学生榜样意识、先锋作用、模范带头 的时代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