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笔下的自然主题进行研究,比较他们在理解自然、体验自然和描写自然的方式上的相似和差异,着重于分析惠特曼对爱默生、梭罗的继承和超越,展现三者笔下自然主题的演进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梭罗的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意义自然观的形成,得益于他将世界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兼容并蓄。从古希腊与罗马田园文学、中国儒家哲学、欧洲浪漫主义思想和美国建国初期农业共和国理想中,他吸取了自然具有审美情趣和道德力量的观点;从德国唯心主义先验论、爱默生超验主义哲学、印度教义和印第安人万物有灵论中,梭罗接受了自然具有精神价值、人与自然应合二为一的观念。此外,以自然史为代表的美国早期自然文学,赋予他认识自然的生态意识和研究自然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爱默生《论自助》中的超验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在《论自助》中的体现。肯定了在美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下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体系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毕竟超验主义思想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其核心仍然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4.
《我自己之歌》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叶集》的精华篇《我自己之歌》表述了华尔特.惠特曼的诗歌理念和诗人毕生创作的基本主题。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力求解答“我自己是什么?”这一富含哲思的问题。在对此问题阐述的过程中,诗人表露了自己对“灵魂与肉体”、“上帝与自我”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超验主义思想。本文从哲性诗学的几个侧面论证惠特曼与爱默生,黑格尔,尤其是与康德等哲学家在思想上的联系,并通过解析《我自己之歌》中对“自我、上帝、灵与肉”等认识客体所做的真诚表述,阐述诗人思想深处超验主义的泛神观念。  相似文献   

5.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也是美国环保事业先驱。在美国自然观的演变过程中,梭罗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从巴特姆、科尔到爱默生、梭罗以及缪尔、利奥波德,美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由既欣赏又畏惧逐渐转化为重视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梭罗与爱默生均以"自然书写"为世人所熟知,但在长期共同的超验主义理论话语规制下,两者"自然"观的差异混泯不清,因而在生态美学研究日盛的当下,关于两者"自然书写"的生态价值的品量也显得模糊不清。其实,以生态美学的"参与审美"为切入视角,可以看到梭罗的"自然书写"超越于爱默生之处,梭罗的自然观与爱默生自然观念的巨大差异也彰显无遗。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超越与差异,对当下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的解决有着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超验主义在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反驳传统宗教和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化因子的过程。它的代表人物爱默生、梭罗为超验主义的发展和最终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自然的观点上,无论是他的“超灵”学说,还是他对于“个人主义”的强调都是以自然为载体。他的这些主要观点在他的《论自然》、《论自立》和《美国学者》等几部代表作品中得以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来看,梭罗及其超验主义同仁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中国,是18世纪欧洲掀起的"中国热"辐射到美国的结果.但就单独的个体而言,梭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与他自身的学术背景有着必然的关联.两个重要因素奠定了梭罗的思想,一是求学哈佛;二是和爱默生的交往.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梭罗开始接触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论述了十九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在其“我曾所住与我曾所顾”一文中所反映出的思想观点;肯定了“回归自然、唾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打破陈规陋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指出了梭罗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其核心仍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庄子和梭罗所处的时代和国度不同,继承的文化传统不同,其散文的思想内涵在颇为相似的三个方面均有很大差异:二者都崇尚自然,但其崇尚自然的含义却不全相同;二者都强调个人的价值和自由,但庄子的“为我”立场和梭罗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态度和追求的目标均不相同;二者都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但庄子的道和得道与梭罗的超验真理和“融于超验真理”均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2.
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梭罗对于现代环境运动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他是一位细心的自然观察者,发现并表述了自然界各个部分协调统一的生态学思想,因而被人称为“生态学之前的生态学家”。其次,梭罗有着深邃的自然思想,他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立场出发,强调自然有不领带于人的独立价值,强调自然的审美和精神意义,析力反对把自然的价值约减为经济和实用的价值,不同时代盛行的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社会流俗进行了深化的批判,表达了在文明和荒野之间应保持平衡的思想。梭罗这些生态中论的思想要素如今得到了当代环境运动,尤其是生态伦理学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早期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名作《瓦尔登湖》体现了其对中国儒家作品思想的接受。梭罗在日记和作品中不仅表达了对儒家作品思想的亲近,更摘录其中的语段用以佐证自己的思考。我们从考察梭罗对中国《四书》的认识入手,分析他喜爱和接受中国儒家作品的动机和途径,探讨他对《四书》的择取和运用,明朗梭罗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寻求精神契合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梭罗深受美国个人主义的影响,质疑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反对所有侵害个人平等自由的制度,寻求其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他坚持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消极抵抗》和《瓦尔登湖》两部作品中。梭罗及作品外在矛盾的表象皆是内在统一思想的反映。他积极参与取消政府的活动与疏离社会以期完善自我的矛盾行为,实质上皆统一于对个人主义理想家园的追求中。他探索出两条现实主义路径:一条是推翻资产阶级政体,建立以道德良知为标准的个人主义自由王国;另一条是倡导人们提高道德水准,实现个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朱熹在建立宇宙本体论体系过程中,由于其天理的客观外在性与超验性,导致了道德他律与知性主义倾向,偏离了孔、孟以来的德性主义传统.针对朱熹哲学的不足,王阳明以内在于主体的良知代替了朱熹的天理,否定了天理的客观性与超验性,把理收摄于一心,建立起彻底的儒家心性论,既消解了朱熹哲学的内在理论矛盾,又重建了儒家德性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6.
康科德镇是梭罗的出生地,正是这片土地使他与自然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在这里,梭罗受到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把这一思想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他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多,在此期间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的自然意识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超验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学中超验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所熟悉的个人主义不同,超验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超验性、人格性和能动性.它赋予个人主义这一传统概念以积极、进步的意义,促使美国民族主义思想在各个领域中迅速发展.然而,多年来许多文学评论家却认为超验个人主义理论的思想构架模糊不清.事实上,如果我们从多个视角来审视这一理论,就会发现其思想理论的牢固构架.  相似文献   

18.
爱默生在吸取道家智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个人主义 ,道家思想跟个人主义有相似之处 ,却并非个人主义 ,也不可能造就出个人主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老子和爱默生的思想主张 ,揭示爱默生对老子思想的扬弃 ,并进一步论证爱默生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传统和美国历史、社会现实相互影响的结果 ,从而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美国超验主义杰出代表梭罗的著述中流露出来的明显的中国古典思想文化色彩,说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对梭罗的超验主义产生过一定影响,并成为其超验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超验主义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使它不仅对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文化创造者爱默生的散文《经验》是爱默生思想从早期的超验主义向中后期实用主义过渡的一个转折点。爱默生提倡以接受生活现象参悟生活意义代替线性追问结论。散文中出现的“始末”、“生死”和“恍惚”意味着经验中的分分秒秒都有特定的意义,体现着意义在过程中展开的道家思想,即把时间、新奇、变化、人类诸种关系内在的建构性本质纳入哲学基础和阐释语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