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德"、"得"伦理倚联关系的现实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得”内含伦理关系,是传统文化价值体现的重要层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德”、“得”伦理倚联关系的现实性存在以及二者关系的相互影响机制,对经济利益最大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德转移”政治学说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沙炎陵”说正是它在汉晋时代的产物。宋朝“以火德王” ,炎帝被纳入了“火运”系统 ,成为国家的命运之神而受到顶礼膜拜。长沙炎陵说之被认定的轨迹清晰可寻。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体现了北传佛教的一般性特征,即以大乘佛教教义与经典的弘传为主,注重对佛法大义的领悟与发挥.但由于所面临的文化际遇及所处文化势位的差异,二者选择了不同的演进路向,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形态与组织结构特征.就整体思维特征而言,汉、藏两系佛教分别对印度佛教采取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及继承发展模式.简言之,汉传佛教重佛之“心”,由“心”而立“法”;藏传佛教重佛之“法”,由“法”而明“心”.由此,汉传佛教形成了重圆顿、重简捷、重灵活性的修持理念与教化风格,而藏传佛教则形成了重传承、重次第、重体系的教法特色.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理论精髓对于中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伦理性、“德主刑辅”与“礼法结合”、“重义轻利”、“息讼”与“人本主义”等法律文化特性。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成分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法律文化为例,阐述了其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长期将“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中的“德”解释为“德行”、“德性”,夸大了殷周之变的文化意义。考释甲骨文、金文中的“德”,可知殷周时期的“德”乃“祖先祭祀”之意。周革殷命以后,在“天命靡常”的忧患下,周公的宗教改革并没有“疑天”,而只是将“德”从单纯的“(牛羊)献祭”改良为“(心行)献祭”。本文以雅斯贝斯的轴心突破理论为观照,将殷周之际“德”观念的变化以及西周之“德”与此后孔子儒家之“德”之间的关联性和突破性作为考察对象,得出殷周之变作为前轴心突破的起点,其文化变迁的方式依然是整合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哲学寓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之中,且与伦理哲学、政治哲学交相渗透,紧密结合,既历史悠久,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发展变化,基本上可分为四个时期。1、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和半神权法哲学。这一时期的法哲学作为中国法哲学发展的初始阶段,与当时流行的天命、神权思想相融汇,主张君权神授,对违抗王命、蔑视君权者应当由奴隶主国家的统治者来代“天”行罚,并倡行“亲亲”、“尊尊”的宗法思想。继后周公提出并实行“明德慎罚”、德刑并用、“以德配天”的思想,修正了殷商的神权法思想,由独重神权走向兼重…  相似文献   

7.
传统儒家“德教”思想提出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于西汉时期。它以“人性本善”作为理论依据,强调“德教”的重要性与社会作用,提出了“德教”的基本要求与道德规范,“德教”的宗旨与目标,德教的体系与方法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所包含的很多合理的、积极的成分,仍然值得当代社会的人们去继承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苏明 《中文信息》2013,(8):155-156
“亲民”思想是儒家经典《大勃中的“三纲”之一,它所蕴涵着的以德为本表现出来的善民、重民、爱民、利民等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织部分和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天,依然闪耀着进步的光芒。为此,本文以唯物历史的辩证视角,探讨它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当下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燕 《晋阳学刊》2007,(2):65-69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人的社会性、自然性和心智性等各种属性和本质,只有在文化本体的基础上,方能综合成为一个人有机的整体系统。因此第一,“以人为本”必须基于合理的“文化本体”,第二“以人为本”与“文化本体”相互作用,文化认同与人的同一性,“人本”即是人之“文本”,第三,中国人必须对中华文化本体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世界”的提出,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孔子"和"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麟 《学术论坛》2002,(2):111-1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范畴。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孔子 ,其最高思想境界就是“和”。孔子“和”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 ,继承和弘扬孔子“和”的思想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祁志祥 《阴山学刊》2007,20(1):12-18
在中国古代“内重外轻”的文化模式和表情达意的文学倾向中,文学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心灵素质一直受到关注。中明以后启蒙思潮的勃兴和个性意识的伸张,孕育、催生了一系列完整意义的创作主体说。综合而言,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论讨论得最多的是作家的“德”、“学”、“才”、“识”及其相互关系。它恰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本体强烈的表意特征对创作主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三教互补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古代,儒佛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三维一体的基本框架,支撑着整个传统文化的大厦。这不是说儒佛道比其他诸子百家有着更强的实力,而是指涵蕴于这一事实中的三教互补的精神实质和伦理精神。 一、天人合德的不同途径 如所周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对社会生活根本秩序的设计是“天人合德”。所谓“天”即伦理化了的宇宙秩序,是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本根,也是一切道德原则的高度概括。因此,天人合德之天并非苍苍空间,也非纯粹自然界,而是指事物的本然,即伦理——本体的实质。中国传统伦理的所谓天人合德,也就是道德主体向伦理本体…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两座对立的高峰,儒家思想蕴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学说构成两千多年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它们共同建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滋养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儒家重实践,重人事,重论理,重教育,注重美和善的统一,把审美情趣和社会功能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道家思想追求自然无为,摆脱外物的奴役,追求个人精神上的绝对,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审美情趣则力图摆脱功利性,对审美与艺术特征有着比儒家更深刻的理解。毛泽东本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推进中国的新文  相似文献   

15.
注重道德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孔子便是这一特色的首倡者。他发扬西周文化中“明心哲德”的思想,致力于造就道德上的“君子”,建构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设计了获取道德知识、成就道德“君子”的认识路线。  相似文献   

16.
有着悠久制瓷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景德镇,却在2003年和2004年“瓷都”评选活动中落选,这反映的是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碰撞。本文在对景德镇近年来陶瓷工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意欲从文化视角分析“落选”事件的成因,进而提出弘扬陶瓷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内敛"与"外张"——中西绘画审美心理辨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智勇 《云梦学刊》2002,23(4):70-72
中国传统绘画在语言上选“线”,在媒材上用“墨”,在技法上重“积”,在心态上近“融”,分别与西方传统绘画的“面”、“色”、“刷”、“析”形成审美特征上的差异。这是由中西方绘画一重“内敛”、一重“外张”的不同的审美心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汉代"春秋决狱"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志晔 《中州学刊》2003,(5):117-119
“春秋决狱”是古代法律史上以礼入法的有益尝试 ,礼法之间的融合与冲突开创了法制文明的先河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传统否定论对“春秋决狱”的观点是片面的。重新解读“春秋决狱” ,对当代中国“以德治国 ,以法治国”的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讲究“和谐”、追求完美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形神兼备的演剧要求,由“意象”这一传统的艺术美学观生发而来,它成为古代戏曲导演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古代戏曲导演理论谨守“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美学理想,重传神,贵虚拟;讲究神似,追求意境。通过“离形得似”、“不似之似”,追求超越生活表面形态的本质真实,创造形神统一的艺术形象,实现戏曲艺术整体美的至佳境界,从而让观众获得审美满足。  相似文献   

20.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是杨义先生近年提出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 ,围绕这一命题 ,杨义先生从自己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的形成谈起 ,具体形象地论述了“重绘”说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容、理论方法 ,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话题不仅涉及有关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基本认识的一些问题 ,而且也涉及了古今诗学、叙事学、图志学、文学史观、文明史、民族文化等问题的许多方面 ,内容丰富 ,新意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