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在对陕西省户县渭丰乡纸箱产业集群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简单量化分析,认为西部产业集群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组织与运行模式,它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三个方面.尽管类似于户县纸箱产业集群的众多西部产业集群对地方工业经济发展有着显著性贡献,然而其功能的发挥仍然存在许多的局限,为此,可通过相关政策调整如加强企业内部联系,鼓励企业协同升级,改善集群发展环境来促进它们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我国家具产业集群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已成为我国家具产业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现象。运用产业集中度指数与空间聚集指数,全面测算了我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得出了我国家具产业集群程度较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相关性的结论。在分析我国家具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可以为上下游企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较低的交易费用、生产专业化和知识外溢等好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辽宁省产业集群带动了辽宁经济发展。本文阐述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对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根据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路径也不同原则,提出辽宁发展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济效应和发展机理,指出了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依据及存在的制度性、结构性的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视角下促进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关系的日益密切,产业集群转移这一新趋势是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将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产业集群转移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可靠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动向。基于此,对产业集群转移的内涵、动因、路径以及区域效应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它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采用典型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绩效指标年度总产值与城市国民经济的度衡指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三者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由外部经济性、联合行动与制度效应所构成的集群效应,能够在经济竞争中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是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式。以青岛、烟台、威海为龙头的胶东半岛已经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行相关的扶持政策,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可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本地区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沉淀,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西部“三农问题”的缓解,关键在于减少农民。经验表明,农村小企业集群发展是缓解“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但其绩效如何,与小企业集群的产业选择相关。选择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且对其素质要求不高、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产业链延伸相对容易的产业,对小企业集群缓解“三农问题”的绩效高低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基于产业链延伸的特色资源产业、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西部地区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合理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都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因此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研究极其重要。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建立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通过Vensim软件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动力关系,为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及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集群的西部开发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集群理论的分析方法,结合西部经济的具体特点,证明产业集群是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具;最后在借鉴西方成功产业集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相关理论分析,首先探讨了旅游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然后把低碳经济纳入旅游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框架下,得出旅游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三者之间内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三者之间的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以中国省域数据为样本,并分别对全国及东、中、西部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全国和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它们对低碳经济也有促进作用;中部地区部分回归没有通过检验,旅游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互动关系不明显,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对低碳经济的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有部分回归没有通过检验,但旅游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显著,且都对低碳经济有促进作用.实证结果也印证了文章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的回归结果,说明中国在发展上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的特点.因此,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既要保持全局意识又要注重地区差异,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分析产业集群的特征入手,提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集群的行为业绩、集群的潜在能力、集群战略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来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基于县域特色经济的县际区域合作入手,首先系统阐述了“苎麻之乡”四川省大竹县和“夏布之乡”重庆市荣昌县的行业发展概况。然后从区位优势、政府重视、物流基础、现有产量、产品特色、成本优势等因素以及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和风险传导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两地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分析了规模不大,政府和行会缺位等阻碍合作的因素。最后以产业集群理论、非合作博弈理论等为指导,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发挥企业、中间商、农户、政府、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作用,以规模化为努力方向,组建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实行集群式供应链管理,做大做强“苎麻——夏布”产业,以特色经济促县际合作,以县际合作带动特色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县际互动、共赢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但县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却十分显著。在分析了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及发展速度差异后,选取11项指标对20个沿海县市进行聚类分析,从资源禀赋、交通和区位因素,经济政策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因素三方面,分析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从县域合作、政府作用及产业发展角度提出了缩小差异,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贯穿贯穿其产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和关键动力,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投入,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和产业集群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该文以风险投资为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动力机制,以期有利于集群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利用2000-2008年山东省27个百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县域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并探究县域产业集群的一般性。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要素集聚对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贡献巨大,地方化经济成为显著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经济有利于县域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但企业规模经济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共识.文章以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对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然后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得出新经济地理因素、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三者之间内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区位熵指数,建立三者之间的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并分别对全国省域和东中西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因素也有利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但分地区而言,东中西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县域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联立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 523个县(市)2005-2010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的推进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过来也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两者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提高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第三产业比重是兼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吸纳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发挥县域中心城镇的扩散效应以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有助于兼顾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发展西部县域特色产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发展周期、发展机制、发展趋势,针对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其资源优势,提出了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产业集群的制度成因、产业集群发展和成熟的制度绩效、产业集群的制度风险和产业集群升级的制度创新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结论:要使产业集群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构建集群制度创新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