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各种语言现象如隐喻、转喻等炙手可热。歇后语作为一种自然语言现象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在"内涵外延传承"这一新兴认知理论框架指导下,将汉语歇后语分为隐喻式歇后语和转喻式歇后语,通过分析这两种不同种类的歇后语,对汉语歇后语的内在机制和认知过程进行研究,试图为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歇后语是汉语中较常见也很独特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对话和文学作品中,这种表达方式屡见不鲜。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些年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此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歇后语的表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歇后语的文字这一输入空间和人类认知常识的认知空间相结合和相互作用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认知。而且这种分析可以清楚地再现人类的认知机构是如何理解语言现象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对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歇后语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层面对汉语歇后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的合成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从而也为汉语歇后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中使用歇后语反映了讲话人根据语境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思想活动,动态地加工、组合概念结构的认知能力和语用技巧。文章运用参照点结构对歇后语的构成和理解进行认知分析,并得出歇后语可以给听话人提供认知参照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对熟语的认知过程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熟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差异,二是理解熟语与隐喻的关系,三是理解熟语的语用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语歇后语的框架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汉语歇后语置于框架理论之下对其生成与识解进行阐释,认为汉语歇后语的前段为其后段的生成及识解提供了框架背景。  相似文献   

7.
熟语这一概念在中外有关研究中术语使用上略有不同,汉语四字成语是熟语的一类,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功能,可以从隐喻这一角度来理解它。将隐喻理论引入汉语四字成语理解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会拓宽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为汉语研究提供认知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有一种类似汉语歇后语、能表达双关和幽默的语言形式:Tom Swifties。它的语义建构机制与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采用谐音法、语义双关法、拆字法以及典故法等基本语义建构模式。由于它和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可以将其翻译为"英式歇后语"。对Tom Swifties语义建构机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这种幽默手法。  相似文献   

9.
“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下汉语歇后语认知机理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虽有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歇后语进行分析,但对这种语言形式的认知过程阐述得还不够清晰。故以“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为基础,对汉语歇后语的认知机理进行再探析。  相似文献   

10.
川方言歇后语的隐喻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而其中各方言区的歇后语尤为引人注目。长期以来,对方言歇后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语言修辞层面,而文中拟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川方言歇后语进行解读并着重指出其认知功能和语言学功能。  相似文献   

11.
汉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息。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顺应论对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带来了重要启示: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实际上是译者不断进行译语选择的过程,译者应根据歇后语的不同类别灵活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其译文顺应源语和目的语语境的各个方面,以保证交际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体,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对译者构成了极大的挑战。该文借助接受美学中提出的“期待视野”、“水平接受”和“垂直接受”等概念,对歇后语翻译中存在的种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歇后语的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面结构和语底结构两方面介绍了歇后语的结构,并从语义功能的角度,在概念、表达、指示、酬应、美学五个方面对歇后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认为概念功能是用经验或逻辑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表达功能是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指示功能是把语言和某些语境构成要素联系起来的功能,酬应功能是一种交际功能,而美学功能更多地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4.
熟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语言活动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因此,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化观念。军事熟语是涉及军事文化内容的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总称,它是我国几千年军事战争经验的总结。军事熟语的来源可分为源自古代文化典籍和源自民间口语两类。  相似文献   

15.
歇后语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框架可应用于汉语歇后语的翻译中。考察关联理论框架中翻译的直接法和问接法,关联理论对问接法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问接翻译歇后语方法多种,取决于目的读者觉得原文的哪些意义方面是相关的。目的语中并非总能找到相匹配的隐喻,因此,应该使用替代隐喻的策略来使语境效果最大化,解读努力最小化,以取得最佳关联性。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最大关联性的取得,译者须考虑读者所期待的阐释相似性的程度和类型,即应考虑目的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最合适方法,引导读者获取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交流文化与思想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但要将原语文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则是翻译中的困难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引用将维吾尔语翻译为汉语的实例来说明有必要适当引入歇后语这种表达形式,并从歇后语的类别、歇后语引入翻译的实践及其反思等方面加以研究,提出歇后语——一种值得引入的翻译形式,以期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歇后语词典的立目存在标准不清、体例混乱等问题。我们在对近年来出版的11部歇后语词典考查的基础上,提出歇后语立目应该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和描写性原则,并结合立目实践,对词目的分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相关联的歇后语形式,从合时主张应该严格区分主条和副条,从分时主张只要结构和语义有较大差异就要单独立目。  相似文献   

18.
歇后语韩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歇后语是汉语熟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完整地传达歇后语承载的文化信息,要尽可能体现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以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使中韩两国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游戏和狂欢——赵本山小品语言的独特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本山的戏剧小品是基于东北地方性和地方戏语言的游戏性和狂欢化的语言。故意夸大语言的游戏性,赵本山小品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正是这种语言的游戏性表现出的赵本山小品的独特风格.构成了与其他小品的鲜明区别:这种游戏性语言以一种极大的魔力,牢牢地抓住了他的观众。故意夸大地方性语言的俚俗;故意夸大地方戏语言“套”和“篇”的特点,故意突出东北农民歇后语、包袱和俏皮嗑等语言表现方式.这种独特的游戏性语言使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宣泄的格外的酣畅;而这种游戏性语言又生发出另外戏剧所绝对没有的狂欢化艺术效果——使观看他的观众产生出欢笑、大笑和颠狂的笑。  相似文献   

20.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特的一种语言结构,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习俗文化。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而是具有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的积极的读者,因此,歇后语英译时应尽可能地采取直译,保留歇后语中的汉民族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