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丽 《理论界》2011,(11):103-106
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中国大规模地传播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不平等条约中传教条款的设定、拜上帝会的创立、教案的发生、文化活动的兴办以及三自爱国运动的开展等方面。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就是其与中国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眼中的云南少数民族法文化O田成有李朝开王鑫对法文化的研究,人们热衷于从宏观方面进行中西法文化的比较,而对本国范围内存在的多元、多领域的法文化差异或冲突却熟视无睹,少有贡献。在多民族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法文化的实际,考虑各...  相似文献   

3.
明清间输入之西学,除了基督教教义以外,其主体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这对于中国古老的科学技术走出传统向近代过渡,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王准 《学术探索》2023,(1):121-129
滇人赵鹤清于民国四年(1915)撰《滇南名胜图》一书,择取云南有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编次,图文并茂展示云南各地山川景色、文物古迹,云南名胜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底蕴在书中得以完美融合。作为乡土志,《滇南名胜图》集文学、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之优长,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云南近代有识之士在充分总结、提炼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主动吸取外来先进文明成果,为实现地方文化现代化所作的实践。既体现出清末民初云南地方志编纂的现代化转型,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新旧文化交替,堪称中国西南地区近代乡土志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只有加速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实现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三个方面即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区别、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近代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的结合,来概括探究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的调适。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时,中国各地教案迭起,民教纠纷不断发生,引发强烈的政治冲突;西方传教士热衷在中国办学,传播宗教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四书五经大相径庭,引发文化教育上的冲突;民间涌现反洋教宣传,抨击基督教为"异端邪说",表现出中国传统儒学与基督教两种异质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冲突.这些冲突之所以出现,与19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有直接关系,更与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天然差异、基督教的侵略性、中国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等有深刻关系.这些冲突的客观结果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改变了民众的传统观念,也促进了基督教内部爱国自立运动的兴起乃至中国基督教自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从近代到现代 ,对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始终颇有争议。本文结合霍伊卡的思想 ,考察了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在肯定基督教会遏制科学发展的同时 ,着重讨论了基督教与现代科学兴起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以及科学与基督教冲突的复杂性及其历史演变过程与当代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欧社会转型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及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16 世纪西欧社会转型时期重要特征之一,是人文主义教育崛起及其变向发展。西欧人文主义教育演进,充满着浓郁的基督教神学观念和人文主义观念的冲突与融合的时代气息,基督教人文主义特征是其价值取向的表现形态。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历史价值,在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原则所寓含的相当开明的现代进步意义,那些典型人物扮演着调节社会发展和时代走向的重要角色,那些价值观念成为推动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动力。  相似文献   

10.
西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发展罗检秋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近年来,人们较多地研究了封建儒学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而对儒家之外“诸子”与西学的关系很少论及。但是,就近代学术史而言,甚至是在近代文化史上,“诸子”与西学的关系都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贵州威宁石门坎苗族社会的历史、自然政治地理、社会环境、文化状况等状况及其造成的边缘性;石门坎苗族社会的物质短缺和心理短缺形成他们自强的动因,从而激发了已久的民族、文化振兴潜力正是基督教在近代西南少数民族中迅速兴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追求,实质上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此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看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更应该在深层认真对待作为其根基和背景的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与近代发端于西方的现代化运动,亦即以科学和民主为代表的世俗化运动,并不构成简单的冲突和不相容关系,作为价值形态的基督教,与作为工具形态的科学和民主,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并且,从根本上,基督教信仰恰恰构成了现代化进程的深层背景与基本动力和根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两条线索,论述了近代科学兴起的渊源,表明近代科学之所以产生在 16、 17世界的西欧,正是由于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改造而促成的。基督教虽然与科学在本质上对立,但其教义中某些观点,有助于消除希腊思想的某些障碍,对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当代探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家庭和家族与基督教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的教案,是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有些论者对于造成近代教案的原因,只归结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忽视甚至否认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因素,因而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帝国主义侵略,无疑是造成近代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早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以前的明清初时期,中国官绅反对基督教的教案就已经多次发生了,虽然那时的反教者也怀疑外国教士有侵略中国的意图,但终究是怀疑而不是事实。然而,明末清初反教者的衣钵,却被近代的反教者继承了下来。因此,研究教案要能够“自圆其说”,不能忽略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张晓 《社会科学论坛》2007,13(19):15-28
明清间输入之西学,除了基督教教义以外,其主体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这对于中国古老的科学技术走出传统向近代过渡,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的习惯法规范与国家《婚姻法》的规定存在冲突,忽视这些冲突不利于国家法律的实施和少数民族特殊性的保护。利用法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视角,对少数民族多样性婚姻与《婚姻法》在原则层面、实质要件层面、形式要件层面产生的冲突以及调适的可能和办法进行探讨,将为现实中少数民族婚姻法制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同时_也必将为和谐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提供法理支持。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国新时期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维度。在这一维度中,新时期文学的基督教文化言说有其特定的发生背景,新时期文学中呈现出对基督教文化的独特言说方式,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是一种"罪感"文化,更是一种"爱感"文化,其"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利于博爱现实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基督教文化是一种"普世"文化,有利于消解中西文化对峙,促进文化融合,构建世界文学;基督教文化亦非"审判"文化,而是"赦罪"文化,其"宽恕"、"宽容"精神有利于善意、平和文学批评原则的倡行,从而有利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团体、宗教组织和省市社会科学院联合组成的“近代基督教在中国、东亚的传播与教案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委会发出通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将于1994年11月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共同研讨近代基督教(新教)各教派在中国和东亚的传播、活动特点与影响,传教过程中所引发的民教矛盾、冲突斗争与教案发展演变规律,深入探索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近代中国向世界开放曲折历程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会议及会议提出的中心议题,在中外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引起了广泛注意。有关人士指出,这是中国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极其重要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是建国  相似文献   

19.
邓杰 《社会科学研究》2006,7(6):147-152
1940至1945年,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利用成都基督教学校暑假空隙,组成大学生边疆服务团,前往川西和西康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民众开展教育、生计、公共卫生服务,并进行基督教福音传播。学生边疆暑期服务是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潮的具体实践,使边民得到了许多实际的帮助,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广大民众从传统走向近代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认识理解教会大学在近代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文化是欧美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为核心,并融入了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是惯常所说的“西方文化”中的本质部分。伴随着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兴起和殖民扩张,基督教实现了世界性传播,基督教文化也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涌动,文化全球化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作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导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这一潮流中居于明显的强势地位,并显现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和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