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结合不同的社会实际,它们形成了各自的理论特色,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形成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最终成为我党立党治国的纲领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五侨之窗     
《华人时刊》2012,(4):82-83
南京市海协10人荣获南京市委市政府表彰南京市委、市政府最近对66名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进行表彰。南京市海外交流协会祝义材、郭金东、陈弈熙、任晋生、季昌群、高仕军、沙敏、杨宗义、沙勇、袁亚非10人获此殊荣。南京市海外交流协会是南京侨务工作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归侨侨眷的重要平台。根据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需要,南京市海外交流协会将把引资引智和协助本地归侨侨眷创办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作为重点工作,更好地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最。(张海澜)  相似文献   

3.
正6月20日"江苏南京"侨梦苑"欧洲专场推介会"在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举行。侨商代表、产业基金代表、创投公司代表等160余人到现场聆听了此次推介。本次推介会由江苏省侨办、南京麒麟科创园主办,江苏南京"侨梦苑"中德科技创新中心承办,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江苏南京"侨梦苑"的海内外影响力,打造江苏南京"侨梦苑"品牌效应,更好地为海内外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新创业服务。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表示,侨办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娘家。江苏侨办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佳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梦"与"欧洲梦"都曾引起过不同程度的热议,这两者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特色,其中也不乏对中国梦的启迪。笔者在分析"美国梦"与"欧洲梦"各自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它们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脸谱     
正潘成松、吴尧辉: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日前公示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结果,我市潘成松、吴尧辉两位大师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作品脱颖而出,成功上榜。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1人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荣誉称号,每五年评选一次,堪称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潘成松1974年1月出生于泰顺,现为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石雕研究所副所长、泰顺  相似文献   

6.
广州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形成了广州悠久的宗教历史,成就了广州宗教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史上的“四地”地位,同时,也铸造了广州宗教文化鲜明的滨海特色.广州宗教文化无论过去、抑或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引领岭南,沟通中国与世界,以及辐射海内外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五月初夏,姹紫嫣红,灿若霓裳。江苏,迎来了一群热情的"小伙伴"。5月19日至23日,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29家海外主流华文媒体的社长、总编和采编负责人抵达南京。他们风尘  相似文献   

8.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六十余年的历史进程客观存在前后两个时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虽然各自特色鲜明,但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战略部署都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富强梦"这一历史进程之中,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重在资源积累的经济发展为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而改革开放前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都属于国家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二者之间的演进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过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上具有一致性,又占有各自特殊的地位、体现各自特殊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至关重要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程经过了八个重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与国家安全相互交叉竞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立法难题。在联合国层面,联合国大会、美国以外的西方、发展中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美国自身都各自形成网络安全政策立场的"五大流派"。中国基于自身国内外的需要,制定了统筹领导、统筹规划、统筹协调、部门主管、非政府网络参与者合计27类人的"五层逻辑"《网络安全法(草案二审稿)》,创立了层次清晰的中国特色网络安全法治轮廓。本文提出优化完善网络主体、客体、平台、活动、治理机制"五点改进"建议,凸显网络空间国家大数据的主权保护、推进该法迅速出台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2.
清江流域的工艺美术分为青铜、建筑、雕塑、编扎、服饰工艺五大类,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代表类型。由于不同的文化基因的影响,清江流域工艺美术各个历史时期各自呈现不同的面貌,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在保持朴素大方、庄重实用的前提下,具有适度装饰的倾向。通过对清江流域各个时期工艺美术的研究,探讨清江流域工艺美术类型与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基于此的对华政策,奠定了整个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和政策的基调.这种认识和政策并非从一开始就固定不变的,也并非自始至终都呈现为单轴的状态.各个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试图从各自的中国经验和中国观察以及各自的思想背景出发,对近代中国做出各自不同的阐释.就国际关系的社会思潮而言,在明治中期大致形成的既彼此乖离而又相互交错叠合的亚洲主义和"脱亚论"是最主要的两种主流意识或社会倾向.亚洲主义代表人物荒尾精的言行体现了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4.
正滚滚长江水,养育一方人。南京这座古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十朝古都给人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印记。在众多的历史积累中,白局这一古老的曲艺应运而生并流传至今。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最有特色的南京地方剧种"、"南京话活标本"。白局形同  相似文献   

15.
沙健孙 《中华魂》2008,(10):12-15
(一)党的十七大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什么理论基础上开创出来的呢?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相似文献   

16.
《金陵瞭望》2009,(24):58-59
南京云锦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在望。 南京云锦研究所于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也是中国惟一一家集研究、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云锦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17.
东大学人     
张道一教授(1932-),山东省齐东县县城九户镇(今邹平县) 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研究所所 长,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所长,《美学与艺术学研 究》主编。 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在华东艺专任教。1953年随 陈之佛先生进修图案与工艺美术史论,由此步入艺术研究之路。 1956年赴京,在庞薰先生指导下研修工艺美术理论,主编、编辑 了《工艺美术参考资料》和《工艺美术通讯》。1958年任教于南京艺 术学院。1994年于东南大学创建艺术学系,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艺术学研究与教学的科研教学机构,填补了我国…  相似文献   

18.
福州脱胎漆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其色彩瑰丽、轻薄、精巧的特点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品种,脱胎漆器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海外贸易等方面均反映出福州特有的地域民俗特点。它深刻地融合了福州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先人智慧和地域特点的集中体现,是多种文化积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共三代领导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中共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作了重要的论述,并形成了各自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赴台的五四一代作家中,台静农和苏雪林有着许多共性的方面。他们都是"五四的产儿",也走过了大体相同的人生道路,集作家、教授、学者于一身。他们的散文创作都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在具体的创作路径、创作领域和创作方法上,二者散文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在台湾当代文坛上,台静农和苏雪林成为五四文学薪火的传播者。在他们的影响和启示下,台湾散文界形成了学者散文和"闺秀派"散文两个创作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