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选士制度,具有分科取士、考试为主与定期举行、自由报考、文衡与择优录用的重要特征,它们是科举制度创立的重要标志,唐代选士制度已具备上述特征,科举制度始于唐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科举学”研究开始兴盛,研究者们对科举制度不再一味地批判,为科举正名者不在少数.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时,应该看到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某些促进作用,保证了中国文官体制的完整性、连续性,让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转;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皆出身科举.但科举制度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选官制度,促使中国形成了影响至今的、普遍的“官本位”心态.中国目前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又有反复传统“官本位”思想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科举法与科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举法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出发,认为科举法设计了一套考官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具有重视程序建设、相关规定严密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重视礼在科举制度中的价值,道统与法统相统一、公平性等特点。科举法与科举制度关系十分复杂,它是科举制度的护航者,但在一定情形下也与科举制度的目标相冲突。  相似文献   

4.
科举是从隋唐到清代朝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始创于隋炀帝,"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隋炀帝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始创考试选官的科举制度的呢?  相似文献   

5.
明代儒家类丛书的编纂大体经历了明初汇纂注疏、 正嘉自抒议论、 隆万浅说评点、 启祯儒经新 说四个阶段。 明代科举制度、 科举的主试文体、 举业文风等都影响着儒家类丛书的编纂, 使其形成了重视群 经总义、 注重指导举业文章、 遵从规定注本等特点。 儒经思想学术与科举制度之间的制衡和取舍, 决定了明 代儒家类丛书编纂的复杂性———阐说儒理又要兼顾功利, 秉承程朱也不回避阳明, 兼有经学和文学的性质、 学术与治道的功用。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本文从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入手,客观地分析了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越南科举制度持续了八百多年。李、陈两朝是越南科举的开创与试探阶段,直到黎朝才将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从不规范走向规范。黎朝科举的规范性可归结为三方面:其一制度的规范,表现在黎朝科举的固定化;其二进士阶级象征的规范,表现在黎朝进士题名碑的刊刻;其三使者的规范,表现在黎朝进士多以出使北国为任。各方面的规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黎朝科举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论科举制度的社会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缘于"科举制度"的兴起.科举制度实质上是以"考选"代替"选举"的选官制度变革.这种变革不仅突显出人才选拔在传统中国政治上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考试社会",并在民间塑造了"读书做官"的观念基础,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由此从"学做圣贤"转变为"学而做官".科举制度成了影响传统中国人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化变量,因科举制而累积的心理现象、文化现象、教育现象与社会化效应,也是导致近代以来东西方在知识、思想与信仰等方面产生差异的一个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书院与科举考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保定莲池书院是官立书院,书院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保定莲池书院的课程设计和考课制度进行了调整,书院主持者也对科举制度进行批判,由此既推动了书院教育的近代转型,也促进了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诗是唐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其中得到了反映,包括科举制度.从唐诗中可以折射出唐代科举制在选官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取士人数少,受私人荐举的影响很大,科举及第不等于入仕,在选官制度中不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科举发展对选官世袭制的遏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中的世袭制是维系贵族特权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社会长期动乱和腐败蔓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世袭制受到遏制,但是唐宋在发展科举制的同时还保留了凭借父祖官职入仕的门荫和恩荫制度,这实际上是选官世袭制在新形势下的遗存和变种。明代科举制发展到鼎盛,选官必由科举,非科举者毋得授官和扩大科举取士数量等措施的推行,有效地遏制了长达数千年的选官世袭制,确立了远比唐宋更为完备的名实相符的以文官考试为基础的科举政治,对社会的稳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将诗赋取士改成经义取士,这一改革举措,在元祐更化时引起了争议。以程颐为首的洛党支持经义取士,而以苏轼为首的蜀党支持诗赋取士,双方由此产生政治分歧。产生这种政治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双方都希望通过控制科举取士制度巩固和扩大己方的政治影响力。洛蜀党争的导火索,是司马光的去世,使得科举制度之争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改变。随着党争的日益深入,科举取士的制度天平也随之发生倾斜。南宋以后,经义取士制度也随着程朱理学的崛起而日益稳固,并逐渐发展成八股文取士制度。  相似文献   

14.
清代广西临桂横山陈氏家族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官宦学术家族。陈宏谋为雍乾时著名大学士和理学名家,其玄孙陈继昌为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著名士子和清官。文章分析陈继昌的乡试、殿试文章,认为察贤任能、天人和谐、守创结合、君臣尽职、借古鉴今、盛极必衰、无为而治、立教为先是陈继昌的主要政治思想。陈继昌的思想和生平,反映了嘉道年间清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和这位爱国学者对治国安邦的关切,对当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宋代科举时文的程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宋代主要科举时文诗赋、策论、经义,都有一个程式化的过程。科举时文的程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揭示了诗文自身的结构特征和写作规律,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也不无积极意义。但将程式凝定为固定模式,而且又用以取士,不止扼杀了文体自身的活跃因素,更扼杀了无数学子的思想和青春。  相似文献   

16.
清代科举家族是指那些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其中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在全国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的家族。清代河西地区科举家族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共致的结果,诸如政局稳定、教育机构创建、科举政策调适以及科举家族内部教育环境等。科举家族一般是地方社会的望族,在地方社会的公共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自西周以来,在分封制中就有大夫和士的等级,当时的士、大夫和士大夫,既习文,又不摒弃武事,所以并无严格的文武之分。魏晋以后到唐代,随着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盛行,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而入仕的士人大增,士大夫逐渐成为文臣的专称。赵宋政权建立后,通过改革科举制度,造就了大批以科举入仕的士大夫。进入南宋,浙东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近京畿的有利条件,更多的士人通过科举进入士大夫行列。宋元易代之际,士大夫中主要形成了三种政治态度:坚持抗元,直至殉国;隐居山林,拒绝征召;归降元朝,成为貮臣。其成因有三:一是“华夷之辨”的认识和儒家思想的教育;二是力图通过文化优势,消极反抗元政权;三是南宋尚武精神的缺失,一些人在元朝的威逼利诱下,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屈辱投降的道路。其中,持第二种政治态度的士大夫占了绝大多数,以王应麟、黄震、胡三省为代表浙东士大夫,可以作为他们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进行描述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科举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在不同朝代体现出的文化特征。选拔官员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必要手段,选拔官员的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在不同阶段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科举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起源于隋朝,经历130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为不同朝代选拔除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统治所需的人才。科举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不同统治者利用科举选拔官员的不同需求,科举制度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举科目从繁到简,科举规则从宽到严,科举内容由多样到统一,体现了科举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优化,也逐渐地使科举演化成了封建社会荼毒读书人的一种腐朽社会制度。从客观的历史角度,科举的出现确实为不同朝代的统治者选拔出诸多的优秀人才,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统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现代社会人才选拔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者寻求自强的一种努力,科举考试在这时也得以复兴,并迫于时局而进行了变革的尝试。但由于这时期的科举被赋予了化解社会危机的政治重任,晚清统治者企图以功能之需去强化科举,不仅没有因时救弊,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清朝科举固有的弊端,直接导致了清末科举被废除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唐代宗广德元年的科举变革是对于安史之乱的深刻反思。强调科举取士重视人才品德要求恢复乡举里选的主张是对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科举变革的否定,是对于唐太宗以来科举取士本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归。变革的失败实质上是科举日益蜕化的结果。作为单纯学问名誉制度的科举的日益胜利蕴涵着大唐王朝既由科举而兴又由科举而亡的深刻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