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险投资中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以及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的个人利益.本文通过简单的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合同中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认为控制权尤其是剩余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并且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可分离的,且不必完全对应.这些结论基本符合融资控制理论的预测并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逻辑占统治地位,人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是资本增殖的工具。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一维视角下整体的人,包括资本家和工人,因劳动异化和资本异化而沦为资本的奴隶;在价值流通领域,二维视角下资本家和工人成为买者与卖者,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使得资本家(买者)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卖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增殖;在价值分配领域,三维视角下,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者之间的价值分配是按资分配和按土地分配,缺乏正义性和合理性;在价值生产领域,多维视角下分工体系中的人成了分工体系的一个个器官,通过协作和分工加速了资本增殖。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推翻资本的统治,实现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和生命逻辑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风险资本投资的基本过程和项目初始评估 ,从管理队伍、经营记录与商业计划、发展前景、退出安排以及企业价值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项目详细评估问题。指出运用风险资本投资过程中的项目评估方法 ,风险资本家可以较好地进行企业价值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企业融资风险的期权控制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与其股东、债权人的经济关系具有期权的特性。股东权益是基于企业价值的看涨期权。当企业资产的收益率大于负债的融资成本时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负债的规模来增加看涨期权的价值 ;而当企业资产的收益率小于负债的融资成本时 ,企业则应通过扩大股权的规模来增加看涨期权的价值。股东的投资报酬率由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资本结构和负债资金成本三个因素所决定 ,因此在投资收益率确定的情况下 ,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负债资金成本。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通过基于企业价值的看涨期权的弹性来合理确定 ,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可以通过期权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监督工资是企业利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量上也只是企业利润中的一小部分。资本主义企业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资本家不仅脱离体力劳动,也脱离管理劳动。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没有区分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劳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劳动,没有区分资本家的剥削劳动和雇佣工人的被剥削劳动,没有区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分配。认清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剥削性质,有利于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其股东,债权人的经济关系具有期权的特性,股东权益是基于企业价值的看涨期权。当企业资产的收益率大于负债的融资成本时,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负债的规模来增加看涨期权的价值。而当企业资产的收益率小于负债的融资成本时,企业则应通过扩大股权的规模来增加看涨期权的价值,股东的投资报酬率由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资本结构和负债资金成本三个因素所决定,因此在投资收益率确定的情况下,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负债资金成本,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通过基于企业价值的看涨期权的弹性来合理确定,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可以通过期权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对活劳动的剥削主要通过监督和指挥劳动表现出来。对这种行为的考察应从制度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分配方式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这种分析对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内部剥削问题的定性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十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创造价值的劳动有具体的分析 ,有些应加以深化 ,有些应继续发展。在研究中应区分价值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的联系和区别。不能笼统地说资本家和资本创造价值或不创造价值 ,要具体分析。劳动价值论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承认劳动价值论必须承认剩余价值。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与剥削没有必然联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发展 ,但不能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9.
风险资本投资策略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资本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效率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在投资过程中,风险资本家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如垄断投资、混合投资、辛迪加投资和联合投资,并提供重要的增值服务。由于财富约束、风险分担和增值服务的需要,风险资本家经常共同对创业企业投资,因此,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已不能解释风险投资行为,共同投入和分享产出的团队生产分析对此提供了更好的解释,而且多重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重复博弈也成为风险资本投资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治理是综合治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两重委托代理治理的总和,还应当产生风险投资两重委托代理关系之间的“传导效应”,最终实现风险资本的初始委托人(初始投资者)对风险资本最终代理人(风险企业家)间接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之间传导效应的产生在于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订立契约时考虑了风险资本家侵占初始投资者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风险资本家侵占初始投资者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又取决初始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签订的契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