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危机.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走出困境,应该变革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使之真正回归文学,生产快乐.  相似文献   

2.
陈卓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3):114-116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日益“边缘化”,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课程长期以来教学视角多样化,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较统一的视角。本文提出用文学的视角来教授大学语文课,利用大学语文得天独厚的文学优势,突出其文学性和审美性,对大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质。文章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教育功能,并谈文学教育特殊重要的意义,旨在探索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大学语文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它的学习和实践与生活紧密相联。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个性的褒扬和提倡,同时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些特点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最佳"田地"。根据生命化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大学语文生命化教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在近十年来在国内母语教育危机和国外汉语热的背景下,逐渐从危机中迎来转机。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教育界的重视,各项支持、保护大学语文的政策纷纷出台。大学语文工作者抓住时代机遇,在横向交流的平台上、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5]36号"文批准郑州轻工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项目。2008年4月,大学语文系列课程被郑州轻工业学院确定为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同年,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小组和新教材编写小组成立,并在前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启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工程,大学语文教改项目被列入2009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随着十余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及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责任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引领社会方向,提升社会品质。从1990年代末开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校普遍受到忽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很多高校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一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用技能教育取代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是文化教育,也是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影响学生品格的主要课程,忽视大学语文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短视行为。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春  杨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1):131-134
作为高校基础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正日益被边缘化,面临尴尬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独立的价值体系与标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终极意义,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与实验的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实验情况等。  相似文献   

8.
能力本位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兴理念,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差异。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引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提升语文素养为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即体验"的课程观,贯彻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从而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摆脱现有困境,为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的改革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大学语文最根本的教育目的,这是由文学的特点、功能和美育的目的、任务决定的。文学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大学语文在大学生审美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语文应该改变目前课程性质和课程设置目的“多中心”的状况,教材选择面应更广泛,教学方法应该增加理论力度,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和多方面的审美趣味、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学科定位、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为重点,分析了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总体目标,提出对策,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夏中义、王步高、温儒敏、陈洪、张介明等人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或以人文主题为特色,或对文学史编排体例进行新探索,或以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结构内容,或引入数字化资源构筑教材新形态,或导入比较文学视野更新知识构成,大力变革传统编排方式,有力推动了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母语学习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终身义务,大学语文是母语教育的高级阶段,应该有高于中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大学语文教材不是要在篇目上和中学语文见高下,而是要能够整合和升华中学语文,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母语素养。这就需要在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研究两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指出理工科院校应基于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界定,在课程设置上与师资力量上进行调整与完善,将重点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期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基础教育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学科基础与课程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大学语文》的现状出发,探讨《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认为应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创新,即"单篇欣赏与专题教学相结合"、"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贯通"、"平面化到立体化的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将有助于改变《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处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模式陈旧、方法单一、内容刻板、理念落后等问题,造成开课时间长、耗费师资大,却收效甚微的尴尬状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继承我国长期外语教学所形成的优秀传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修正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新的发展和要求,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已成共识。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教材的支持 ,而教材的改革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文章比较了三套新的大学英语教材 :《新编大学英语》 ,《2 1世纪大学英语》 ,和《大学英语 (全新版 )》 ,讨论了采用新教材后开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及其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功能与价值,同时具备求真、审美、向善的人文性功能与价值.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功能与价值的延伸和升华,同时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语文,是以人格美为核心内容的性情语文.同时,应该实施有利于文化信息承载和审美趣味培养的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因此,与时俱进,根据校情,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对照《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主要包括营造英语学习有效环境、合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手段、健全课程教学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