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海关地方史志里的一组史料表明,山海关当地士绅在甲申山海关之变中起了极为恶劣的作用他们鼓动吴三桂"降清灭闯",勾结清兵入关,阻挠李自成进军山海关.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山海关之变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对于明时期出使北京的朝鲜人来说,山海关是他们从"小中华"进入"大中华"的大门。即使到了明后期,行使途中遭遇到的胡虏骚乱也没有能够动摇他们对于山海关的敬意和信心。可是到了清时期,在朝鲜使者眼里,山海关不再是捍卫华夏的永恒堤防。清朝中后期,朝鲜使者笔下的山海关意象因为它的日渐繁荣而再度变化,其中北学派主张接受并学习满清这个新帝国,而更多的人受华夷思想的影响,依然想恢复山海关作为"华夷大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充分实验、调研的基础上修订。通过对新旧两个版本内容指向差异的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的三个方面特点:突出语言文字运用、明确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目标设定内容化、标准执行的具体化,实施建议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解读2011版标准的内涵,会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元修《南丰郡志》成书于大德四年(1300),其主要纂修者为元初人李彝和刘壎。它是现知最早且出版信息最为完备的南丰志书。该志书在明清两代虽然传本稀少,但其流传仍不绝如缕,可惜今日已经亡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爬梳和整理,我们基本掌握了该书的成书情况和版本流传线索,并针对该书的再辑佚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承上启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以收集整理周子作品、传、表、族谱、世系、祠堂、书院及后儒论断、吟咏之作为主要内容的濂溪志,是研究周子的宝贵材料。目前国内现存的濂溪志版本共有八种,即:明代胥从化版《濂溪志》十卷、明代李桢版《濂溪志》九卷、明代周沈珂、周之翰版《周元公世系遗芳集》五卷、明代李嵊慈版《濂溪志》十三卷、清代吴大镕版《周公濂溪周夫子志》十六卷、清代周诰版《濂溪志》七卷、清代周诰版《濂溪遗芳集》二卷和清代彭玉麟版《希贤录》二卷。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山海关古城开发中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建议及早的建立沟通渠道和利益分配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窦秀艳 《东方论坛》2012,(3):97-101
《埤雅》是北宋著名学者陆佃的一部仿《尔雅》著作,明清以来的《埤雅》版本较多。追本溯源,这些版本基本上都源于明建文时期江西赣州府所刻《埤雅》。通过对古籍的搜集、整理,可以了解明代赣州府三次刊刻《埤雅》的大致情况以及与赣州府刻本渊源较深的其他地区刻本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清代神木地区先后纂修了两部方志,即为清雍正《神木县志》与清道光《神木县志》。因现存清雍正《神木县志》的版本内容部分残缺,目前学界对该志的真伪及成书年代尚存争议,莫衷一是。清道光《神木县志》的成书年代较晚,内容保存完整,是神木旧志的代表之作。经考证,现存版本的清雍正《神木县志》并非为清道光《神木县志》中纂修者所提及的四本抄志,清道光《神木县志》也并非是在现存雍正《神木县志》的基础上纂修的,两部志书在体例及内容书写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所载内容相互抵牾,纂修方式并无明显地顺承关系。雍正《神木县志》的体例较道光《神木县志》为优,但内容远不及道光《神木县志》丰富详实,二者互有优劣,各有千秋。两部县志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军事史、文学史、民族史、社会风俗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地方志的方式,整理周敦颐著述及其相关作品的《濂溪志》,目前国内所见有8种:胥从化版、李桢版、李嵊慈版、周沈珂与周之翰版、吴大镕版、周诰版2种和彭玉麟版。此外笔者辗转又得到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的2部《濂溪志》: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林学闵编修刊刻的《濂溪志》4卷4册;明万历甲寅四十二年(1614)周与爵编修刊刻的《周元公世系遗芳集》5卷1册。林学闵版前承胥从化版和李桢版,后启李嵊慈版、吴大镕版,而从实际内容上看,只是李桢版的"挖改本"。周与爵版与众《濂溪志》和周敦颐集不同,以周敦颐后裔为核心展开,在体例和内容上都另辟蹊径,自成体系,其版本被清康熙初年吴县人周沈珂、周之翰父子重辑,而从实际内容上看,周沈珂父子版只是周与爵版的"挖改本"。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言志人小说的典范之作。本文认为,该书的志入特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人物必须真实;二是时间(年代)必须真实;三是记事(情节)必须大体真实,即大体符合人物塑造的需要。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小说文体的确立,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长篇小说创作特色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明显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庆云寺创立于明万历年间德清中兴曹溪道场之后,是明清之后岭南的一支重要法系。清初成鹫编纂的《鼎湖山志》详细地记载了庆云寺创建和演化过程,从中也可以看出明清之际岭南禅宗发展的鲜明特点和轨迹:明朝遗民逃禅成风,致使佛门内儒风盛行,儒释加速融合;由宗派分张而走向禅净兼修,师承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门派之别淡化;禅净合流亦使禅宗失去了原有的奋迅直截、激扬踔厉的精神,法场衰败,高僧和俗僧各行其道,致使岭南佛门重新走上严明戒律之路。  相似文献   

12.
《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是庐山太平兴国宫在宋元最繁盛时期由叶义问编纂、众道士不断增补的一部道教宫观志。该志在明清时期有两种版本流传,且明、清、民国四部山志中频繁引用的所谓《太平宫志》正是该志"周洪宪增补八卷明刻本"。考察该志书的编纂、流传与使用情况,还原其历史,将有利于对太平宫作整体的、本质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永乐《交阯总志》三卷,为明代永乐五年(1407)新设立的交趾布政使习所修的地方志(其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共和国的北方)。不载于明史《艺文志》。在国内亡佚已五百多年。法国人1932年在越南河内出版时,误题为《安南志原》。北京图书馆因其法  相似文献   

14.
对八种《濂溪志》的版本进行整理校注的《濂溪志(八种汇编)》,内容丰富,比较全面的记载了宋元明清四代人对周敦颐思想的诠释和歌咏,在继承先哲思想、宣传地方名人,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意义,也具有地方志修撰的一般意义。更重要的是,该书是弘扬濂溪精神的重要载体,启发当代人安道养心以寡欲、安贫廉洁以自律、深怀感恩以爱人,治修礼法、尚学好贤,对丰富和矫正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开凿大庾岭路序》是唐代张九龄写的一篇记叙文,在留传已久的各种版本的《曲江集》中都可以找到。但是,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清同治戊辰年重刻本铅  相似文献   

16.
《字说》又称《熙宁字说》,是北宋神宗年间当朝宰相王安石推行其新法中"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后世亡佚.站在语言学的角度,从辑本、笔记与二度引用《字说》的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王安石的语言文字观是比较超前的,对汉字形音义的辨析有很多精到之处.《字说》保留了汉字发展演变中的一些珍贵语料,也启发了后世辞书的编纂,在我国语言文字研究历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茌邑三先生合刻》是明代王阳明再传弟子张后觉及后觉弟子孟秋、赵维新的著作合集。该集流传不广,但从中可看出阳明心学在北方的流传与影响,故该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明史》与《四库全书总目》对张后觉的《弘山集》著录以及《明史·赵维新传》都存在问题,通过对《茌邑三先生合刻》版本源流情况的梳理,可以纠正《明史》与《总目》之错误。  相似文献   

18.
《琵琶记》对明清戏曲的理论、创作和舞台表演等方面影响深远,有"曲祖"之誉。从脚色体制和音乐结构两方面分析明清传奇对《琵琶记》结构范式的接受途径,可以看出《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统治二百六十七年之久的明朝灭亡了。可是明朝统治阶级的残余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时刻伺机反扑。其中较有势力的一支是驻在山海关原宁远总兵官吴三桂所率领的军队。李自成为稳定局势,解除吴三桂对北京的威胁,于五月十八日亲率大军二十万奔赴山海关,开始了山海关之战。山海关之战主要分两个战场。一是一片石战场。李自成率大军到山海关西后,  相似文献   

20.
鲁迅著作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经典。1981年版《鲁迅全集》是诸种版本中的权威版本。但随着近二十年来鲁迅研究的长足进展和新资料的整理,重新修订1981年版《鲁迅全集》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 校勘、注释和内容增补等三个方面谈了对修订工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