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的一种批评方法。女性主义学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建文学史的大厦,阐发对女性文本隐喻与象征理解上的共性与亲密关系,标志着女性学者性别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她们颇具特色的思维习惯与不同的责任关注,显示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学术创新活力与理论先锋激情。探讨西方文论对女性主义批评兴起的影响,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促进当代文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英美儿童文学批评在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 ,它受到了诸多文学批评方法的影响 ,其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深刻地影响了英美儿童文学的阅读与创作。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影响 :对西方女性主义作品的重读以发现新的解读方法与含义 ;对传统文学史的修正以发现被埋没的作家作品并改写对女性歧视 ;给儿童文学批评新的定向 ,审视西方文化传统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我国"性别诗学"的兴起原因在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重心从"女性"向"性别"的转移和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理论的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性别诗学也必须注意处理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性别理论"之间的关系、"诗学体系"与"女性立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承载了生态主义的自然伦理观及女性主义身份话语的批评意识,对西方社会的父权制文化根基展开批判,认为女性和自然均受到来自于人类一元中心主义父权文化意识的压迫和剥削.在批评实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批评流派: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精神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绿色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这些流派的观点,又被杂糅着应用到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促成了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创作,进而又引起各派批评的关注,形成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下热点.虽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乏矛盾之处,但是其以批评为行动目标,针对现实社会人类生存危机的实践品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论胡适古典小说考证的西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文学批评所呈现的现代意识更多的是因为吸收西方文化思想而形成的。这些西方文化思想既包括科学主义思潮、实证主义哲学、西方校勘学方法等,也包括文学批评中的实证主义批评模式。胡适的文学批评成绩主要表现在传统小说的考证当中,其最高成就体现在"新红学"的开创。其小说考证的"知人论世"的风格既是对传统的承继和提升,也是对西方实证主义批评的有效吸纳,它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是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喧嚣之地。在本土女性意识与西方女性主义先锋意识的交杂中,西方解构主义理论的滥用,造成了当代女性主义学者对待性别差异与性别写作多元化的激进和浮躁,也使得其无法避免性别主义批判与学术研究价值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女性主义批评中的利益与价值、批判与学术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从根本上摆脱性别对立的意识,实现性别研究的中国文化语境转向。在研究公共性别经验的基础上,将当代女性主义带回到性别研究的学术殿堂。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各种文化学说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西方解构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的文化渊源。同时指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在借鉴学习西方各种文化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具体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成果,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多元文化身份”批评。在文化多元的当今时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在尊重差异与个性的基础上走向融合,不断完善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丰富文学批评的视域。  相似文献   

9.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已经开始出现,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有了新的成果。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历经包括"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及"多元文化身份"批评在内的四个发展阶段。而今的文化趋向于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尊重特殊与求同存异的前提下,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融合发展,其独特的理论得以完善,同时也为文学批评领域注入新元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方文论对女性主义批评兴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的原因,国内的相关研究论述大多集中于讨论两位女性主义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与西蒙.德.波伏娃的思想启蒙与女权主义运动的直接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特点对女性主义批评兴起也具有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与传统的文学理论相比,无论是作为理论出发点的哲学思想还是指导具体批评实践的批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新兴的三大理论趋势——对非理性力量的认同、对读者的授权以及政治批评的介入——成为女性主义批评兴起的重要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来,“封建”名实问题因冯天瑜先生《“封建”考论》问世而成学界热门论题。为“封建”正名是必要的,不能因繁难而漠然置之;对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学术探究任重道远,不能简单武断,是己非人;“地主宗法专制社会”一名与中国民主革命三大任务恰合,意味深远。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中性化是应用英语的一个趋势,探究其演变历史和现状是很有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纵观英语“性”的演变史,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由以男性为主导到朝向男女平等的变化,英语的“性”发展也有一个趋势,即由原来的以阳性词为主导逐步朝向中性化方向演变。该拟以名词“Man”和代词“he”用法的演变为例,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直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但它的形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党的七大对形成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作了全面阐述。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沿着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不断地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成果的系统总结,又是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庄严宣言。  相似文献   

14.
时空整体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现代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对时间的连续性与空间的广延性的科学概括与反映。时空整体观念是把物的存在与时间、空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把握。树立时空整体观念,培养立体思维习惯,对于正确认识事物与科学处理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有两种对立的荣辱观,一种是社会主义的或正确的荣辱观,一种是非社会主义的或错误的荣辱观。要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的或正确的荣辱观,一是要对非社会主义的或错误的荣辱观进行坚决地抵制和批判,深刻揭露非社会主义的或错误的荣辱观滋生、泛滥的原因,分析其思想认识上的错误;二是要做到三个统一: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的统一,遵守法律与遵守道德的统一、他律与自律的统一,现代思想道德与传统思想道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阐述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视角探讨了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安徽农业大学召开的"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会议主题,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观念培育,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误区与经验教训,在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和重点,农业和农民教育、乡村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坦诚交流,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的科学发展是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学生是高等学校最大规模的人民群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从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及其成因入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持知行合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实践机制、示范机制和评价机制,不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乎语言的哲学思想异彩纷呈,独树一帜。王弼具有鲜明工具主义倾向的言不尽意论,不仅是魏晋玄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逐渐渗透到谈坐论辩、文学艺术、经籍训诂、文字研究、佛经翻译等广泛领域,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范式和方法论原则,影响极为深远。它与僧肇对语言的空观思想,较为重视文字音、形背后之意义的文字训诂思想,以及强调诗言志传统的文学语言观念等一道,成就了一种言无言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