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发展奉行的是政府选择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借助政府的力量自上而下地培育民间组织,有利于实现传统民间组织的现代性转换,符合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内在逻辑。但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政府主体与民间主体之间相矛盾;政府主观预设与客观需求之间相脱节;政府自身不合理的价值偏好与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要求相背离;政府选择所形成的行政依附与民间组织的独立自主相违背。因此,在民间组织生成方式上逐步实现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的路径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民间组织自主性、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优化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形成良性社会结构、化解社会风险的需要;是提高社会自主能力,实现权力回归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职业选择理论,构建了个人层面变量与环境层面变量相结合,即个人机会与需求因子、供给因子、政策因子相结合的创业活动成因模型,并利用中国不同地区2001年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4类变量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有显著差异。其中,需求因子是创业活动最基本的拉动因素,是创业活动产生的源动力;个人机会和政策因子受制于需求水平,仅分别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对创业活动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供给因子对创业活动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有的放矢地出台政策、推动创业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毛泽东的个人特质(主观条件)与中国革命的固有特点(客观需要)具有一一对应、相互契合的关系:一、毛泽东出身农家、深入了解农民的个人特质与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的特点相契合;二、毛泽东极早投身武装斗争、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个人特质,与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的特点相契合;三、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个人特质与反对教条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任务的特点相契合;四、毛泽东学识渊博、善于理论创造的个人特质与中国革命理论准备不足的特点相契合。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诸多现象说明必须高度重视偏好显示制度缺位的问题。在现有社会保障体制下,政府对经济主体的偏好进行人为抑制(或者压制)是完全可能的,这种抑制会导致经济主体偏好显示的障碍。社会保障公共选择机制包含初级政治市场、政策供给市场、政策执行市场。社会保障公共选择机制是指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广义公共选择主体(包括居民、企业、中介组织、政府等)的权责分配结构和围绕社会保障政策的提出(投票规则)、审议、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等所涉及的程序、规则的总和。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听证制度建设,使社会保障听证制度法规化和规范化,使社会保障听证制度成为沟通政府与居民、企业的偏好信息、沟通中央政府①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的偏好信息的有效路径,将极大地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公共选择制度建设,提高中国社会保障公共选择机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选择是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选择是教育场域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争斗过程,与教育场域中存在的三种主要力量(国家、社会阶层和个人)相对应,教育选择也存在三种基本的方式,即制度选择、社会选择和技术选择,这三种选择方式导致不同的教育选择后果。目前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中关于教育与社会阶层再生产的理论存在偏颇,实际上,优势社会阶层可能不断地为劣势阶层子弟所替代,从而实现一个社会的精英流动。  相似文献   

6.
信念、权威与制度选择——基于中国人民公社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其选择机理的分析,以往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技术结构、资源禀赋和文化方面,这种解释的最大缺陷是对人的作用重视不足。该文借助于中国“人民公社制度”选择的逻辑分析,构造了一个内生信念与权威的模型,系统论述了制度选择的机理。文章的观点是,任何一项制度的选择都是为了其特定的功能,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个人信念和权威;个人信念经过主导集团的认可、加工与宣传,最终成为社会信念,以社会信念为基础的制度选择过程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是我国社会总体改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有序地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行政体制改革的持久深入,离不开明确的目标选择,在当前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当代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应设定为:民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有效政府、廉洁政府、专业政府、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8.
价值选择的实质是对人的本质之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与动物不同,人有自己的价值及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问题。价值本质上是一个目的性问题和超越性问题。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自己,是人自身本质的实现,也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而价值追求本质上是人对人的本质的追求,“价值之谜”实际上是“人之谜”。价值选择的奥秘,还在于人对人的本质的追求和选择。对人的本质的追求、选择、创造和实现,是人的价值的追求和选择的终极关怀和最高目标。社会转型中的价值选择实质是社会价值的选择。社会价值选择要从社会主体、人类主体的目的需求出发。从人的“类生活”、“类特性”和“类本质”出发来考虑问题,应当通过社会价值的选择和追求,去升华和提升个人的价值追求境界和价值选择层次。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政府改革的模式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应该加强分析和谐社会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辨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信息是政府进行公共决策的基础和生命线,从中选择与公共决策相关且恰为其所需的信息则更为重要。然而在信息选择这一行为过程中,决策者的个人价值偏好、信息选择能力、个体权力高低等主观因素和备择信息情况、信息选择渠道及决策集体构成等客观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决策者的信息选择产生不利的影响,引发信息选择偏差,导致公共决策的欠科学化和低效率。因此,本文提出通过注重决策者的伦理价值观建设、提高决策者的信息选择能力、健全信息选择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增强信息选择的科学技术支持、构建常态化的异质性决策集体以及实现信息选择过程的知识化管理等途径,来消弭公共决策中不利因素对信息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道德冲突与道德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置身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经常会涉及到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问题.在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关系着职业工作的社会意义,也是对自身能力的重大考验.面对道德冲突,走出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必须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加强制度保障,并通过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选择能力、确立明确的道德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卓越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翻译选材在当时的翻译界也很具独特性.文章从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生存心态"概念入手,从三个方面探讨鲁迅生存心态对其翻译选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万安县库区的客家移民在安置点被说赣方言的当地居民分隔成若干个方言孤岛。研究发现,移民掌握赣方言的语言技能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态势,移民对客家话的情感认同值高于赣方言,对客家话的地位评价与功能评价却低于赣方言,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和经济状况等变量因子会影响移民的语言态度。语言障碍与搬迁返贫使移民出现言语焦虑,他们渴望掌握赣方言,在家庭域、社交域和经济域有不同的语言选择和语言使用,少数家庭出现语言转用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来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经进入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大学发展的质量应当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是结构、规模、水平、效益协调发展的质量.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应围绕提高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学校发展整体部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校治理等方面做出明确的战略选择,使各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促进办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新格局,凸显在区域高等教育中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具有正相关性规律。高等教育与强国具有的正相关性规律体现在高等教育强国中高等教育系统是由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一个国家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超活力、超能量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途径的逻辑选择应是基于二者具有正相关性规律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强盛和完善,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大学的应有所为。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作家创作要愉悦读者,大学生英语作文也要愉悦“读者”,这是英语作文取得高分的前提条件。写作语篇的句式、修辞审美分析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语境下的文化选择——鲁迅与宋玉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五四反传统战斗中的主将,鲁迅曾激烈地抨击过一大批传统文人。他对宋玉评价的背景和原因,他们文体特征背后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他们的文本中对秋的描写所蕴含的浓重的悲感和苍凉,表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的思想相当驳杂,“道学”是最值得重视的因素。“道学”形而上的内在精神超越,赋予了汤氏独特的“思想者”气质,并进而影响他的文体选择。其古文理想和曲体价值观,均显示出重道德理性的传统“杂文学”观念在晚明时期的回潮。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农业是2 1世纪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剖析、以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应选择集约、高效的现代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三种具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中国式生态农业模式、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模式和高技术农业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电影为自身创造了多种选择的空间,它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的能力越来越强。但电影政治、文化与商业在成为中国当代电影主要支撑维度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危机,面临着新的选择与发展问题。传记影片创作与英模人物表现联系到了一起,艺术向政治呈现出一种无原则的妥协。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电影承担了市场实践、创造时尚、情感宣泄等众多功能。但是,电影不能一味扮演商业先知、娱乐时尚等众多角色,也不能在商业主义、主流主义和作者主义之间自以为是地走钢丝。中式商业大片,受好莱坞“高概念”商业大片影响,类型丰富,强调视听奇观,具有电影想像力,而且叙述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制作精良,有着比较强的影像张力。发展大片是基于国际市场竞争与华语电影快速发展的需要,是与电视剧市场、音像市场、网络市场等多媒体市场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