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行哲学教科书中,说不可知论宣传世界无法认识是荒谬的。笔者查考原著认为:休谟提出,一般人顺从自然本能误认为自己对某物的感觉即是某物,实际上感知本身并非某物;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是说离开认识主体,客体不可知。认识主体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近代哲学不可知论首先发现研究的。它与可知论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谈到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时,哲学界总是将其归之于唯心主义行列。以前出版的哲学书上如此,近年出版的一些哲学辞典上仍然毫无例外地称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理论。”我们认为,简单地把不可知论等同于唯心主义是不妥当的,有必要提出来商榷。 众所周知,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世界可知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可能性的一种哲学理论,它割裂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否认思维与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列宁说:“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他不超出感觉,他停留在现象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关于这些物本身(就是自在之物、‘自在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于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以及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哲学界一直缺乏具体的分析,一般都毫无区别地把它归结为唯心主义,把哲学史上的那些不可知论者也一概斥之为唯心主义哲学家。苏联出版的哲学书上称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理论,”我国近年来出版的哲学书上也称不可知论属于“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笔者认为,把不可知论轻易地同唯心主义划等号是不妥当的,有必要对其作出具体分析和较为客观的评价。本文谨从这方面作一点粗浅探讨,期望得到哲学同行们的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4.
不可知主义的一个“基因”这里,我们所以借用遗传学的“基因”概念来阐明雅斯贝尔斯生活经历中的原经验(Ur-erfahrung)以及与哲学不可知论的联系,不仅因为这种联系鲜为人知,还因为雅斯贝尔斯本人也认为,哲学作为精神的活动,与哲学探索者(den Philosophierenden)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我的哲学是通过我在生活本身之中发现自己而产生的。”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是一种注重个人情感、直觉的非理性的存在主  相似文献   

5.
在认识论领域,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表示世界是可知的。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可知论观点深信不疑;同时,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原理也深信不疑。可是,细心追问可知论和辩证法的具体内涵,却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多处相矛盾的地方,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庄子与惠子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濠梁之辩,古今论者多数认为庄子辩胜了。实际上庄子是诡辩。用进化生物经济学反击不可知论,不但给濠梁之辩的胜负作出了与历来多数学者不同的判断,或胜负判断同样而依据不同,而且超越了中西方学界在可知与不可知论之间的僵持。通过证明所有具有机动性的物种都是具有意识的和所有具有意识的物种都是有苦乐感受的等命题,可以帮助评价濠梁之辩。  相似文献   

7.
不可知论限制人的认识能力,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其荒谬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常常有一些学识渊博、富于创造力的思想家信奉这种哲学.是思想家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吗?确实,不可知论的产生有其社会阶级根源.但把哲学史上源远流长的不可知论归结为纯粹出于反动阶级的杜撰,那只能是一种极端浅薄的童稚之见.应该说,不可知论的产生也有自己的认识论根源,同唯心主义一样,不可知论也是—朵生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探讨导致不可知论的途径,研究不可知论在认识过程中是如何“失足”和“迷途”的,这对于我们总结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暴露不可知论哲学本质上的虚弱,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在,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的教材和专著,通常都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等同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並把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视为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其实,二者並非一码事。恩格斯之所以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其深意在于: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虽然主要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它们毕竟不是全等的关系,存在的概念要宽于物质的概念;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除从谁是本源的角度,还从认识本质方面,更全面地揭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讲过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志,也从来没用过“可知论”这样的术语。它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庄子认识论是不可知论的说法相沿日久,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定论。所谓不可知论,是指“主张除感觉或现象而外,什么也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或本体无法知道的哲学学说”(《辞海》哲学分册57页)。以此界说去衡量庄子认识论,我们看到,庄子并未主张事物的本质或本体不可知,因此,庄子认识论不是不可知论。但问题又不这样简单,庄子认识论包含相对主义、神秘主义因素,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可知论,而是比较特殊的可知论。从表面上看,庄子认识论的最大特点是否定知识,鼓吹无知无欲,绝圣弃智,其实不然,庄子是承认并肯定人的认识的。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主观接触客观的实际活动,认识的对象是主体之外的客观自然界,认识的完整过程包括主体对客观对象的身体接触和心智思考。他说:“知者接也,知者谟也。”(《庚桑楚》)“接”指接触、作用,“谟”指谋划、思考,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实际接触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怎样从康德哲学主流的先验唯心论和不可知论中,正确理解其哲学革命的意义和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康德开创了西方哲学的新时代,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重要位置,以人的本体论取代神的本体论。以先验唯心论形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不可知论形式发挥反神学的人本主义,体现了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所具有的特征。他既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来源,又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先驱,预示了它的演变趋向和某些特征。研究康德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怎样从康德哲学主流的先验唯心论和不可知论中,正确理解其哲学革命的意义和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康德开创了西方哲学的新时代,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重要位置,以人的本体论取代神的本体论。以先验唯心论形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不可知论形式发挥反神学的人本主义,体现了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所具有的特征。他既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来源,又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先驱,预示了它的演变趋向和某些特征。研究康德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可知论是否定和排斥不可知论的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只有对立没有统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了人类的认识误差基础上 ,认为 :由于人类的认识总误差是永恒的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以统一在认识论的总框架下 ,也能够统一在认识总误差的“度”之上  相似文献   

13.
"不可知论"是休谟哲学的一个经典形象,"不可知的实在论"是"新休谟"学者提供的这一形象的当代版本。然而,这一版本蕴含了两个并不适合阐发休谟哲学的形而上学前提——心物二元与表象主义实在论。究其缘由,学者们往往夸大休谟认识论与笛卡尔、洛克认识论的连续性,而未意识到这两种认识论的根本不同。一个适合刻画休谟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前提是"知觉一元论"哲学,这一哲学取消了心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只从知觉世界内部提出认知的规范或真理问题。由此休谟给出了独特的信念及其辩护理论,该理论扭转了近代认识论的运思方向,展露出当代西方知识论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代哲学对科学知识确定性的辩护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哲学是在接受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这一前提下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的。经验论以感觉经验为原则并坚决地贯彻这一原则 ,不但没有达到辩护的目的 ,反而导致休谟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 ;唯理论从理性的“自明”性和推理即理性自身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 ,也遇到无法克服的困境 ;二者的发展 ,越到后来越对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持更多的怀疑 ,更多地接受经验知识的偶然性。康德哲学的主题也是为科学知识的确实可靠性辩护 ,但他的辩护是牵强的并导致“物自体”的不可知和“二律背反”。黑格尔在批判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阐述了认识是主客体的双向互动的观点 ,为后来知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意义,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把哲学家及其哲学分别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从而试图完成对全部哲学的说明,但怀疑论独立存在的事实表明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意义错误理解了怀疑论本身,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把怀疑论看成不可知论,从而并不能图示哲学的全部图景,这就要求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必须进行新认识,这种新认识以对怀疑论独立存在事实的认真分析为基础而成为怀疑论之存在合理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不可知论是贯穿于哲学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派别。对于这一种哲学思潮,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总体来加以认识。不可知论的基本特征是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由此进而否认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在历史的总体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不可知论的基本特征出发,对其不同思潮作  相似文献   

17.
休谟的认识论一般被称为怀疑主义、不可知论。但与庄子的不可知论相比较,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休谟自称是温和的怀疑主义者(也被称为"健康的怀疑主义者"),一方面他揭示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又并不对其进行彻底否定,而是要求人们"小心翼翼"地使用。休谟始终站在经验主义立场上,即在"不确定性的海洋上",积极地寻找能够漂浮在上面的"智慧的压舱物"。庄子哲学虽然也是怀疑主义、不可知论,然而庄子哲学的理论归宿不是"以物观之",而是"以道观之"。不过我们可以发现休谟和庄子思想之间确有很多相通之处。把庄子和休谟放在一起比较,找到他们的相通之处,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休谟的认识论将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休谟是十八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欧洲近代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的创始人。对于这样一个在哲学的发展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怀疑论哲学派别,在过去的研究中是当作精致的主观唯心主义加以摈弃的。这种全盘否定的作法是不公正的。笔者认为,应该对休谟怀疑论哲学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恰当地肯定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格非的小说中一个最有价值但却没有得到明确阐释的意蕴,在于其富于启示意义的历史哲学意识.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是影响他的历史观念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格非的历史哲学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由个体处境与个体无意识所支配的历史偶然论与不可知论;二是由文化结构与集体无意识所决定的历史宿命论;三是由个体意识结构与记忆方式、语言以及叙事文本的"诗学"特性所决定的历史(叙事)虚拟论.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全部唯物主义者都天然的是可知论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非如此认为.其次,在哲学史上存在着既是唯物主义者又是不可知论者的哲学家.再次,列宁说全部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是有历史原因的.本文的结论是,除了辩证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以外,其他唯物主义者是否是可知论者,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