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湖南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策调研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课题组对湖南省十个县、市的调研表明各地方政府在应急机构建设、预案编制、灾前预警预报、灾害信息公开、灾后救助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应急机制、信息管理、救济体系、灾害评估、监督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建构灾害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目标,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以改善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深化社会保障与政府救济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健全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共危机预警所需要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公开性特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应体现为对危机信息的及时搜集和发现以及发布两个方面。建立危机预警的关键是建立包括危机预警综合信息系统、气象、地震、海洋灾害预警系统和经济危机预警系统在内的高效信息系统。此外,还应建立社会心理预警机制,以及完备的信息搜集、信息管理和信息发布制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应急体系具有参与者多元化特征,信息管理关系到每个参与者的职能,成为应急救援阶段的关键。政府主导的城市应急体系,决定了政府信息化体系是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城市应急体系信息管理中心的作用;推动层次分明、分工协作的网络组织构建。政府信息化改变了政府危机管理的程序流程,促使政府向信息服务型、有限职能型转变,提高了危机管理组织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进入公共危机事件高发期,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政府做好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剖析了公共危机信息预警体系的内涵,指出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危机信息预警支持保障系统是其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并从公共危机信息预警管理的视角出发,从政府和社会公众两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三个层次、16个三级指标的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灾害治理共同体不仅是对灾害应对中的社会动员机制的反思,也是在践行公共危机治理理论中的共同体战略。法治作为建设灾害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确保协同治灾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而且能够助推国家灾害治理体系和灾害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在灾害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法治保障中存在着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在立法中确立共同体理念,厘清主体型构及责任界分,明确非政府主体的治理主体身份。其次,拓展法律激励标的的类型,优化法律激励标的的实现机制。最后,设置协同治灾的组织机构,推进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合演练的常态化,创新灾害治理的国家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规划面临的九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2003年春夏的"非典"已给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上了一次生动的城市危机课,但大中城市频发的事故与灾害仍难以应对。要有效推进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事业,必须关注九大问题的研究,在确立城市公共安全的特殊地位、非传统灾害预防、综合减灾建设、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走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种种误区,建构起中国城市减灾管理的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云南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区,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发生灾害或许不可避免。灾前及时撤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关键在于灾前科学预测,准确及时预报。为此,地方政府必须认识危机缓解在危机管理循环中的特有地位,重视危机缓解在公共危机中的可行性,重视研究制定具体的危机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瞬间万变的现今社会,重大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世界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灾害危机管理模式在现代减灾防灾救灾过程中的有效性,促进了灾害危机管理从被动应对的、缺少社区和民众参与的管理模式转向主动应对的、重视社区民众参与的、以多科学途径为基础的整合的灾害危机管理。笔者试图以日、美等国家为例分析灾害危机管理的转变趋势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从四个方面试述其对我国灾害心理救助体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企业危机信息特点以及危机信息管理过程的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煜明 《国际公关》2023,(15):107-109
国外灾害的应急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综合且易操作的体系,其中美国的灾后救援模式为常规的由政府发起的救援与由个人及企业发起的自下而上的“自助式”救援申请并行。这一独特的灾后救援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有利于提高我国救灾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本文在介绍美国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灾后“自助式”救援模式进行浅析,总结其自下而上的救援模式的先进经验,探讨其可行性,提炼出该模式对我国灾后救援的启示,并从灾后救援沟通机制、救援信息收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多目标动态应急决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夺走了数以亿计的生命,对全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研究,不断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是关系公众安危及国家安全的大事。主要从复杂数据类型的存储、分析、集成研究,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多目标动态应急决策研究三方面介绍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研究的状况,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中常见的危机应急事件有火灾、校园踩踏事故、食物中毒、地震等自然灾害等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问责不到位;大学生对于危机的防范意识缺乏;高校教育理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督管制和宣传手段等造成的。因此,必须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规范制度体系;重视安全教育,普及安全意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演习和设施检修;设立独立的检查部门并利用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借鉴国外高校危机处置合理做法。  相似文献   

13.
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是最主要的治理主体。政府应履行一些紧急时期的特别职能,包括平等保护,维持秩序,治理危机,紧急救助,传播信息,整合社会等。为了使政府能有效地履行职责,要建立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危机管理和救助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紧急救援队伍,完善社会救灾救助的体制,重视灾后重建、减少贫困和环境保护,强化公民的危机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加强多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国际国内造成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完善紧急救治应急硬件和软件支撑系统,正确把握危机管理紧急救治的原则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治机制,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特别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日益严重,而应急通信工作直接影响到国家重要灾害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此,结合我国国情,探讨特大自然灾害下高效的应急通信管理机制,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和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增多。面对各种天灾、人祸,如何抵御灾难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危机管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由于信息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机传播和危机报道的重要性亦随之凸显了出来。文章以2008 年网络媒体对汶川地震报道为背景,结合当前媒介环境的变化,在已有的一些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探讨网络媒体在当前危机传播中发挥的优势作用及其发展和规制。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从而引发各种危机。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把灾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偶然的,但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应该是常态的,这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大责任。因此,弄清突发公共事件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在运行上存在的缺陷和运行的原则,构建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是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危机传播中信息对称的媒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世界是一个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的时代,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组织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危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转机。在危机突发期,媒体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在激发公众情绪中实现危机传播的基调统一;在设置舆论焦点中塑造组织危机管理的良好形象;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因此,危机传播中的信息的对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韩国是东北亚地区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除自然灾害外,韩国的公共安全还面临着政治型、经济-技术型及社会型突发事件的挑战。近年来,韩国的应急管理进行了明显的转型,即从单纯应对自然灾害转向多灾种协同应对。此外,韩国应急管理全风险、全阶段、全参与的趋势日益明朗,正在朝着综合性应急管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应急管理中危机沟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机沟通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危机沟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保障公众知情权,增强政府应急管理的透明度,是应急管理部门进行正确应急决策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施应急管理。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危机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应急管理中进行有效危机沟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