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这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遇到的一件事情。 一天,我在班里巡查时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偷偷摸摸地做小动作。好像在传阅什么东西,还不停地嘀嘀咕咕着。我走到他们背后,他们还没发觉我的到来。我仔细一看,原来他们在看漫画,上面画的都是一些太过暴露的性爱场面.  相似文献   

2.
我有个三年级的学生,爱看漫画,也爱画漫画……“这有啥了不起,谁不喜欢漫画呀!”我听到你在心里嘀咕这样的话了。但是,你要耐心听我讲:他看漫画可不是光看热闹,他画漫画也不是画“一个老头儿,欠我俩球儿,他说三天还,四天还没还……”而是画真正的漫画。“什么是真正的漫画呀?”那就请跟我一起到这几幅漫画中寻找“法宝”吧!  相似文献   

3.
李雪笛 《社区》2013,(17):38-39
50年前,他们结婚了,那时,他还只是个不知名的漫画作者。他告诉她,他的梦想就是画出让孩子们读完能记住一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我从小就喜欢绘画,也喜欢看漫画,希望有朝一目能成为一名漫画家。于是,我就请妈妈给我买了一些教画漫画的书和工具,进行学习画画。开始创作时,发现绘制的厕不好看,创意也不好,从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画好一幅漫画,创作好一个漫画故事,并非那么简单,一定要经过刻苦学习,掌握漫画绘制技巧和文化基础知识才行。  相似文献   

5.
爱你的仇人     
到京东看画,看朋友的画。其中有一幅,是卓别林风格的漫画——这是我的杜撰,作品由十多个独立的画面组成,乍一看,宛如卓别林的电影海报。仔细看,不对了,人物的打扮、姿势像卓别林,面孔却是东方的,而且,而且……那五官,隐约有点像他的一个同行,也是我们共同的熟人。  相似文献   

6.
儿子中午放学,把书包一扔,进房间去了。我说:“儿子,去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晾了。”等了好一会没见人出来,再叫,磨磨蹭蹭地走出来。趁他晾衣服的空隙,想弄清楚他刚才搞什么鬼,一看,书桌上的一个课文本上又画了漫画,心里又有点恼火了,忍不住对着正晾衣服的儿子说:“你怎么又画这破漫画了?中午时间多宝贵,还不快点去晾好衣服过来吃饭,还要不要睡午觉了?”儿子看着我说:“老妈,我正式通知你,我已经进入青春期了,我有我的秘密了,以后不要随随便便进我的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胡同里有一大帮爱好画画的小伙伴。那时,无论哪家都有那么几抽屉的小人书,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相互借阅小人书看,看得手痒痒,便在地上照着小人书上的人物画画。我爱好画画的兴趣就是打那会儿给煽起来的。记得第一次学会画五角星,我特别地兴奋,用滑石把整条胡同的水泥路面画得  相似文献   

8.
江海 《新天地》2013,(1):30-31
不久前,年轻艺术家宋洋的个人漫画展终于开幕了。在人山人海的观众中,宋洋找到自己的妈妈表示感激之情,母亲李俊珍则说:"有人肯欣赏我儿子的画,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漫画"抢走"儿子的心1999年的一天,李俊珍正给儿子宋洋整理床铺,一掀开褥子,几本漫画书哗啦啦地掉在了地上,李俊珍一看就来气了,前几天她刚跟儿子下了不许再看漫画的禁令。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Jatral,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也是一名普通宝妈。从小我喜欢自己画些小漫画,虽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培训,但是因为喜欢,倒也坚持了这么多年。其实画小轩的漫画故事,就是一种记录他成长的方式,就像一些妈妈记日记、写文章、拍照片、拍视频或者其他的记录方式一样。一开始,就着小轩的照片,画些小水彩而已。譬如下图。小轩到了三周岁的时候,调皮、好动、懵懂……是个非常好玩的时期。突发奇想,何不用漫画的方式记录一些小事  相似文献   

10.
你看这里,试用期工资600元,可 我听说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 是635元T,~ 老板,我这个合同 好像有点问题! 画赢 你看这里,试用期工资600元,可 我听说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 蔫’…琢 卜甩恻一‘,州 那合同上怎么才写600元? 对,护,“,、厂今· 窥滑 裘直,这你就不懂了!最低 工资标准是对正式员工而言 的,你现在在试用期,当然还 不能享受这个政策唆! 一浦唱吕 ,履澎系列漫画:求职一家门 试用期工资@刘闻亮 @马方路  相似文献   

11.
方成 《社区》2014,(20):28-28
看上去像60岁,听说话像50岁,身体硬朗,童心不泯,这是外人眼中的我。有人问:“方老,您都90岁高龄了,还成天一副乐呵呵的样子,难道您就没有烦心事吗?”我笑答:“烦心事来了,你何不幽它一默?”早年,我的理想是当悬壶济世的医生,却因一门功课亮起红灯,被认为“智商不够”,只好放弃。至于后来把自己的一生嫁给漫画,还颇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抗战时期,大家知道我平时喜欢画画,不由分说地让我画漫画。  相似文献   

12.
陈慰 《社区》2011,(31):43-43
我们社区有个爱画漫画的老人杨大伯,大家都叫他“社区漫画家”。别看他已经60多岁了,画起漫画来可是个高手,寥寥几笔,一会儿工夫就把别人画得活灵活现的。他经常用漫画的形式来调解社区居民的矛盾,这种与众不同的方法远比别人用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来得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3.
好像是在工人日报上吧,看到一幅构思非常精巧的漫画,把祖国的版图,画成了一只慈祥、丰满的大母鸡,而我们的“东方明珠”香港则被画成了紧跟母亲的小鸡雏,标题是一曲流传极广的电影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幅漫画,我反复玩味后,不由得拍案叫绝:画得好,其标题更是画龙点睛!它深刻地表达了祖国和香港这种不能分离的母子亲情。  相似文献   

14.
我走上艺术这条道路其实是很偶然的。我身边父母家人朋友都与艺术行业不关,唯一与艺术搭边的也就父亲的书法写的还可以,所以家人对我的影响并不大。真正带领我走入这条路的反而是日本漫画,我的初中课余生活几乎是被它完全占据的。从最初的喜欢看到买工具来自己瞎画再到最后发表自己的短篇漫画故事。这期间我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也走...  相似文献   

15.
正艺术家必须要关心这个世界、不是从前那种,躲进小楼自成一统。我们的(艺术)大篷车,已经下去了38年了。我看到那些老乡们,跟咱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唱、同哭。为什么我敢说要坚持下去,为什么我画一生,再画一辈子,都不会画重样的,因为我的脚就踏在这个土地上,我跟这样的人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哭。那时我走到陕北横山县,横山是个老革命根据地。我直接坐在土窝里看秦腔《霸王别  相似文献   

16.
周末去老姐家吃晚饭,八岁的小侄女一看到我,甭提多高兴了!还没等我换好鞋,她就一把拉着我到她的房间,给我看她最近画的画。  相似文献   

17.
SHMJ:我们都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至今一晃30年过去了,虽说当时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也许我们学画的经历很相象。记得那时我们都很年轻,学习条件也没有现在的学生好,但却很用功。时卫平:是的,我是1978年初春离开工厂去南京读书的。我开始学画是在厂里干活时,那是"文革"后期,我用学画的方式来打发时间,跟着文化馆郑书道老师学习国画,郑老师是1950年杭州国立艺专毕业的,我常常看他画月季花和水鸟,也学着写些书法。去南京读书后,我学的是油画专业,很快我发现中国人画油画有点拧巴。首先我们比较习惯毛笔传统的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8.
风干的荸荠     
张梅 《社区》2014,(35):64-64
看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新年》,画得饶有趣味。两个小儿正给年长的阿婆磕头拜年,题有知堂老人的两句诗“小辫朝天红线扎,分明一只小荸荠”,画中伏在地上的小孩,一根朝天辫竖着,像极了荸荠。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还记得这幅漫画吗?还记得画中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吗?这是我们第十期刊登的漫画,你把感想写进作文了吗?如果你还没动笔,那就先欣赏一下你的伙伴的“大作”吧!  相似文献   

20.
漫话的行者     
见到钟铃,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 杂志社不是那么需要我做编辑的话,我想我会 马上专注到自己的漫画创作中去。 一句话,便完全体现了他对漫画的挚爱。 钟铃现在是《漫动作·顶尖少年》的责任编 辑。这是一本十分注重原创漫画的杂志,而漫画 对于很多人来说,眼前并不是报酬丰厚的事 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