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民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空运输规模已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位。民航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民航法》为核心的民航法律体系,但民航法律体系仍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民航市场监管制度与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民航法律规制的整体性出发,分析了我国民航法律规制的不足,借鉴美国和欧盟等国外民航法律规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民航法律规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航气象对飞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对民航业的营运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在世界民航气象迅速发展、中国建设民航强国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航气象面临着气象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气象服务性质日益商业化、气象服务产品日益多样化、气象服务方式更加主动化等挑战。民航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约束和保障。中国民航气象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民航气象工作已进入法治化轨道。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的法律部门,中国民航气象立法还存在立法层次过低、价值目标局限、调整范围狭窄、体系结构失衡等不足。应通过修改《气象法》和《民用航空法》,以及制定《民航气象法》或《民航气象服务管理条例》,健全民航气象准入机制,引入合理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民航气象业务质量管理体系,改革民航气象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建立民航气象产品和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实施以来对中国民航安保立法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确立了民航反恐工作的架构,为民航安保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立法支持。当前,中国民航安保立法体系的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正在进行修订,应当根据反恐工作对民航的影响以及新法的要求,调整和完善民航安保立法,做好立法的衔接。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在民航推行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民航反恐职责分工仍需明确、职责落实有待细化,民航反恐措施与已有安保措施应有效结合等解决思路和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航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速拓展。应利用民航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契机,使中国民航制造业不断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中,吸收外溢技术,促进自主技术创新,改善产业布局,形成民航制造产业集群,逐步占据民航制造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提升中国民航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民航是一个具有密集监管属性的行业,民航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监管。目前,中国民航监管体系正处于改革密集期。在有限的机构和编制下,为适应新时代民航发展的需求,民航监管体系必须持续创新。创新监管的总原则是在持续简政放权的基础上,结合民航监管的特点与现实需求,对传统民航监管的理念、手段和方式等进行创新,以提升民航治理水平,解决民航现实问题。在民航创新监管改革的具体路径上,则需要提升监管效能,推进民航精细化、集约化监管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及创新民航监管手段等。  相似文献   

6.
航班延误的政策和立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中国民航法、合同法、民航规章中关于航班延误的法律规定,联系现有有关航班 延误处理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参照国际公约以及美国和欧洲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了 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并结合中国国情对航班延误处理的政策立法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大众化和民航运输服务贸易全球化,中国民航客舱服务对象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应对各种文化差异及由此所引发的文化冲击和沟通障碍、冲突和误解,已成为中国民航客舱服务职业培养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着力探讨文化差异对民航客舱服务影响,探寻文化差异背景条件下的跨文化客舱服务对策,以利于推动中国民航客舱服务职业队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11,(7):24-25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是中国民航系统唯一的中专学校,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创办,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领导,成立于1980年,前身为民航上海管理局技工学校,1985年成立中国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2002年作为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学校开办高职民航专业。学校现有中、高职在校生四千余名,历年毕业生一万两千余人,毕业生深受全国各大机场、航空公司等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各专业均设有专家指导委员会。2011年招生专业有民航运输、航空服务、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飞机机电维修、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属中高职贯通)等,各专业介绍和招生要求等情况详见学校网站的招生信息。  相似文献   

9.
去冬今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一个话题就是关於机票打折。民航总局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民航总局将适度放开对航空运价的管制,乘坐中国民航班机的旅客将可以从各航空公司得到5%到40%不等的优惠。《经济日报》的“产业经济透视”曾以一个整版的内容对民航行话称为“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的新票价体系进行了深入机理的报这。不少媒体评论说:这是1997年7月1日中外旅客实行同价政策之後,民航为留住旅客所采取的必然手段。也有媒体评论说,中国民航把市场做活了。在民航各大售票处,前来咨询有关机票打折事宜的客人络绎不绝。一…  相似文献   

10.
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一中关于民航的部分,表明常识战胜了民族自尊和民族抱负,后者曾使中国民航管理总局进行会外的游说疏通活动,从而导致中英谈判耽搁了一些时间。如今联合声明业已草签,民航问题大部分有赖于中国的诚意了。最后结果是,以香港为基地的、主要为英资拥有的国泰航空公司有了前途:它将保持目前的地位直至并跨越1997年;尤其难得的是中国民航  相似文献   

11.
袅袅秋风袭,菊香满苑溢。十一月十七日下午,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礼堂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民航上海中专优秀学生表彰暨首届民航工会‘育英'助学奖学金颁奖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民航工会副主席解连卯、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  相似文献   

12.
民用航空器物权体系是民用航空法律制度的重要部分。建构民用航空器物权体系具有诸多价值,而我国民航法律中仍有一些不足和疏漏。我们应在民航法律中确立"建造中民用航空器"概念及其准用民用航空器权利制度,为《物权法》确立的"建造中民用航空器"抵押权制度提供依据;确立民用航空器留置权制度,完善民用航空器他物权体系;确立和完善民用航空器优先权制度,实现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航企业按照国务院《民航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改革 ,最终形成了全国民航三大企业集团。中国民航企业要发挥重组整合效应 ,得到长足发展 ,就必须建立合理、高效、完善的激励机制 ,彻底摆脱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束缚。具体而言 ,应该解决好优化宏观环境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 ,合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航领域引入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能力测试(PEPEC),无疑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从学生对该测试的了解程度、学生对测试标准的反响、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学生对备考课程的评价4个维度探讨该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能力测试对学生的民航英语学习产生了较强的积极反拨效应。  相似文献   

15.
1980年2月 邓小平提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民航改革迈第一步。 1987年 民航开始进行管理局、航空公司和机场分设的改革。 1991年 民航总局在直属企业里全面推行承包挂钩工作。 1993年 国航、东航和南航组建企业集团,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56家大型试点企业中的3家。 1994年 中国民航總局中交管局成立,标志着民航空管系统的重  相似文献   

16.
民用航空运输安全飞行是民航永恒不变的主题。自1974年以来世界商用喷气运输机的事故率基本保持常数。世界范围飞行事故80%与人的失误有关,其中70%与飞行员关系密切。自2004年"11.21"空难以来,中国民航安全飞行记录一直在延续,按照事故的周期性规律,中国民航运输飞行危机潜伏。针对危机管理理论的介绍和飞行中危机诱因和危机应对及决策的分析,以期为机长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斌 《人力资源管理》2014,(10):217-217
从2013年开始,中国民航企业经营绩效下滑,人员扩张速度明显放慢已成为业内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应聘者良好的责任心,而现在民航类高校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培养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成才与就业》2012,(7):24-25
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招生信息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是中国民航系统唯一的中专学校,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创办,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领导,成立于1980年,2002年作为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学校开办高职民航专业。学校现有中、高职在校生三千八百余名,历年毕业生一万三千四百余人,毕业生深受全国各大机场、航空公司等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各专业均设有专家指导委员会。2012年招生专业有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航空服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属中高职贯通)、民航运输、飞机机电维修等,各专业介绍和招生计划及要求等情况详见我校网站的招生信息。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中华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理念,对东亚一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产生过深远影响。当代和谐法律理念是东亚法律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内生动力,是对西方传统法治进行反思与超越的结晶,具有对东亚法治甚至人类法治产生一定效用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航运输业在网络经济效应的作用下,与市场容量扩张、需求增长等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从而引致该产业由垄断性到竞争性的动态演变,并由此引发了政府管制的变迁。基于这一理论,中国民航运输业进行了管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