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社区通常被视为一种宗教场域,国家通过直接参与宗教活动或展现象征符号的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在场,体现国家在宗教活动的属性、内容、仪式和关系等方面的存在.本文以贵州青岩为个案,阐释国家在场对民族社区宗教活动具有的重要影响,即国家通过自我规定和制度安排,以及与地方社会的互动等方式来实现民族社区宗教活动正功能的生成与建构,从而形成一种稳定、有序、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宗教和谐是社会主义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新理念、新目标,是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科学把握宗教基本国情,发挥执政党高超政治智慧的必然结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达到新境界,提升到新高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社会主义宗教问题的新途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社会之中,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成就了宗教,宗宗教一旦形成就不可避免地反作用于社会,它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这也是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无法替代的。盘点2012年国内的宗教热点问题,深入剖析各宗教热点的发生缘由、外部表现和内在本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宗教的发展规律、社会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解,对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无疑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社会之中,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成就了宗教,宗宗教一旦形成就不可避免地反作用于社会,它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这也是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无法替代的。盘点2012年国内的宗教热点问题,深入剖析各宗教热点的发生缘由、外部表现和内在本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宗教的发展规律、社会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解,对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无疑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存在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经过"3·14"事件可以看出,该县藏传佛教与地方神"婆婆"的和平相处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方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应该继续加强该地区的宗教交流,消除不利影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现存女真文语料基本上可以视作一个封闭的集合,对女真人有史可据的宗教信仰都有反映,基于此进行的宗教语汇准确考订和穷尽性搜集,可以从语料共时表现的横向比较和语料历时表现的纵向比较两个方面作出一批统计数据.从数据反映可以看出:作为女真人信仰基础和核心的萨满教,尽管在外来多种宗教的冲击下略有退却,但是仍然保持了在女真人群中的强势社会影响,即使在晚期女真人已经深度汉化后萨满教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而在外来的宗教中,佛教较之儒教而言对于女真人意识形态的总体影响更为显著,儒教只是随着女真人的不断汉化而发挥着愈来愈显著的影响力,在整个社会生活层面,毋宁说是儒家范式在对女真人的生活起着强势的作用;在女真人有据可稽的几百年历史中,道教几乎没有进入女真人的信仰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7.
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角度,从国家、地方政府、乡村基层组织和"洞经会"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圣谕坛"产生的原因,展示了权力控制过程中,各方利益与策略的交汇,探讨了民间宗教组织确立自身合法性,寻求、构建生存空间,与国家维持平衡关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说明党和政府对宗教的总体认识又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宗教能否促进社会和谐?怎样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笔者拟从宗教功能的正面引导方面,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张晨怡 《世界民族》2020,(2):117-12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文化的交互作用下,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兴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儒教复兴运动。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虽明显受中国本土的孔教运动影响,但与康有为试图借助政治的力量将孔教定为国教不同,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走的是民间化的道路。基于新华社会多元的语言状况,儒教复兴运动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运用中英双语来推广儒学。受新加坡地区浓郁的宗教氛围影响,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以构建儒教为要旨,力图整合佛教、道教以及民间宗教信仰,并通过与基督教的论争来完善理论体系的建构。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的兴起,是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由自发走向自觉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儒学在宋明理学之后第二次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人权普遍性问题是伊斯兰人权理论缘起的原因之一,安纳伊姆认为人权普遍性的真正获得需要内部话语的转化和跨文化对话。内部话语的转化意味着伊斯兰教法的现代变革,以期获得人权发展所需的伦理基础。在重新解释教法和改变旧的习惯法方面,国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其中,穆斯林人权的实现需要世俗主义的支撑。在任何社会发展中,宗教与世俗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安纳伊姆主张的世俗主义,并非是推动整个伊斯兰社会的世俗化,而是强调国家的世俗性。只有实现宗教、世俗主义和人权的相同协同和相互依赖,才能促进和保障穆斯林人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