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年采收的荠菜新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时间大约为3个月。采用几种药剂对荠菜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400mgL~(-1)的GA_3浸种24 h,对解除荠菜种子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效果其次的是用30%的H_2O_2处理20 min和1molL~(-1)的NaOH处理25 min,而用丙酮和pva(聚乙烯醇)处理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将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传代次数的病毒用PBS稀释后,感染健康草鱼(5~15 cm),取感染后具有典型症状的草鱼肾脏组织液,对健康草鱼进行重复感染,对其致病和致死率进行统计,并用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克隆抗体5F11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长期培养(>8 d)的病毒外衣壳脱落,其对草鱼的致病及致死率与完整衣壳感染无显著差异;传代不同次数(1~50代)的病毒对草鱼的致病及致死率无显著差异;复染的草鱼其致病及致死率与初染无显著性差异,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复染的草鱼肾脏冷冻切片能观察到明亮的点状黄绿色荧光.即体外长期培养能导致外衣壳脱落,但这对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毒力无影响,且体外传代(1~50代)也不影响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毒力.  相似文献   

3.
汤璐  薛永萍 《中南论坛》2009,4(2):115-118
本文通过焙烧后云母粉的白度测试对云母粉的净化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排列组合和正交手段进行实验,得其较佳工艺为:70℃时10%的磷酸,以固液比1-10、洗涤时间30min对云母原矿粉进行第一次净化处理;80℃时7.5%的盐酸,以固液比1:10、洗涤时间70min对一次精制云母粉进行第二次净化处理;80℃时40%的乙醇,以固液比1-20、洗涤时间70min对二次精制云母粉进行第三次净化处理。经过上述三次净化后,云母原矿粉的焙烧白度由32.9提高到48.8。三次精制云母粉的焙烧白度比一次精制云母粉的焙烧白度仅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试验方法L9(34)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AA、GA3、NAA)以及3种浓度(50、100、200 mg/L)和3种处理时间(浸沾1 s、浸泡1 min、10 min)对银杏高位嫁接成活率与枝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IAA和NAA能够提高银杏嫁接成活率,最好组合是A3C2D1,成活率达99.3%,枝梢生长达128.3 cm,而GA3则对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银杏嫁接时,IAA对银杏嫁接成活率和枝梢生长影响较大;不同时间的处理,激素对嫁接的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蚕蛹为供试样品,设置五个处理(0、30、60、90、120min),考察蛋白质测定中消化液澄清后尚应继续消化的适宜时间。消化液澄清时,氮素回收率显著低于继续消化30、60、90和12Omin的氮素回收率(P<0.05),后四者之间氮素回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表明为提高测定准确度,消化液澄清后以继续消化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澳大利亚T株、M_(41)株、K_(9301)株、K_(9302)株、K_(9401)株、H_(52)株,经不同浓度的胰酶和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对其血凝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IBV供试毒株经1. 5%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不同毒株对鸡红细胞的血凝价有差异,但均能被其特异性的抗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抗新城疫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的阳性血清所抑制。处理后的IBV抗原对鸡红细胞的血凝以37℃、0. 1M pH5.9一8.4 PBS液(含1—2%NaCl)为宜,对稀释液种类无严格要求。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抗原与胰酶处理抗原比较,结果其血凝滴度较胰酶处理抗原明显偏低。浓缩抗原与未浓缩抗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蓝靛果总黄酮.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提取次数对蓝靛果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蓝靛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15 (g/mL)、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5%、超声波功率100W、提取次数1,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5.14mg/g.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较优的陶瓷型制备工艺,耐火材料组成(质量分数)为石英砂40~50目30%、100~140目10%、270~320目60%,粉液比是2.4∶1,Ca(OH)2加入0.7%(质量,与水解液体积比),起模时间10min,起模后立即喷烧,焙烧至500℃、保温2h.采用上述工艺制备的陶瓷型,其表面质量达到1级,抗弯强度为0.331MPa,透气性为6.965cm4/g·min,高温变形试样变形率为5.1%,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水为介质,对沙棘叶进行微波处理提取黄酮,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表明,微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微波水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60 W,提取时间3 min,沙棘叶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0,提取率为1.21%.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环氧氯丙烷、己二胺对可溶性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制各了功能阳离子淀粉(CFS)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以及紫外-可见光谱(UV)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在0.1g/L的直接耐晒大红4BS模拟染料废水中,考察了功能阳离子淀粉的用量、沉降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rpm的搅拌速度下,功能阳离子淀粉的投入量为5g/L,搅拌50min,静置20 min,其脱色率可达94.4%.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助跨期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在跨期消费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通过探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对人们预期未来消费分布和份额变化的影响来确定储蓄率及利率的变动方向.同时,使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及利率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其中,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并且出生率对储蓄率的作用力要大于死亡率;相反,出生率、死亡率对利率分别存在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且出生率对利率的作用力要小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庄周梦蝶”提供了一种沟通生死的方法——“梦”。对“死”的未知,带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与对生命的极度热爱以及二者之间的深重矛盾;通过“忘”生进入“死”的状态——“梦”死,则沟通了生死,由此解除了对死亡的未知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生死相互为梦,不辨梦里梦外,不知是梦是醒,最后等同了生死,达到了“齐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海泉文本中散发着浓重的“死亡叙述”,这主要体现在:1.对生老病死这一正常性死亡的叙写;2.英雄主义式死亡;3.强迫性死亡;4.某种超现实力量所导致的死亡。那么,作家海泉为什么如此“倾心于死亡”主题呢?在诸多原因之中,有两点值得探究:1.与作家心灵结构深处的情状有关;2.源于作家长期对蒙古民族传统中“生命观”及现代西方哲学中“生命意识”的形而上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最大难题莫过于"保留"还是"废除"死刑,在当前"保留死刑而限制死刑"的制度模式下,仍存在着死刑的使用随意、适用面比较宽、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上述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路径依赖,这种依赖主要包括完全工具主义改革路线、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的死刑改革体制和缺乏废除死刑的历史文化传统等.路径依赖已经成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中的主要障碍,必须采用相应对策,消除我国深化死刑改革和文明刑罚发展的路径羁绊.  相似文献   

15.
摩经是布依族在举行宗教祭仪、亡灵超度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本典籍,是最具宗教思想和信仰意义的经典。布依族的生死哲学体现为正常死亡前有各种征兆预示,寿终正寝后由布摩超度亡灵,使灵魂一步步回归祖地。魂归祖地是布依族形上信仰世界的终极追求和至高境界,这一切在摩经里有详细的叙述和具体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死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虽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业已废止死刑,但中国大陆尚且存置死刑,并且刑事立法中死刑罪名较多,重刑化倾向太浓,进而导致刑事司法中死刑适用的泛化.现阶段中国死刑之关键不是废止死刑,而是扩大死缓适用,以死缓替代死刑立即执行,以减少死刑的实际执行,并借助于这一契机对死刑适用进行全面革新.中国之死刑,在立法上大有压缩之空间,在司法中尚需理性与慎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澳门死刑与死刑观的历史变迁的研究,指出澳门死刑废除的理论依据与欧洲近代关于死刑观念的人权思想的变化息息相关,进而论述了我国内地虽一直延续死刑制度,但也存在有关死刑存废的争论。因此,从澳门死刑废除的历史及其效果来看,可以给正在不断进步的我国内地的刑法制度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死刑赦免制度,是指核准死刑的判决、裁定生效后,如果该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或者具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定条件,应当停止死刑命令的执行,并且依法定程序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死刑赦免令,赦免其死刑而改判其他刑罚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消除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若干矛盾,也有利于进一步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有利于避免错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履行我国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9.
刑事古典学派内部存在着对死刑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康德和黑格尔基于刑罚正义性的要求,坚持要保留死刑;费尔巴哈依其自创的心理强制学说和功利论提出了保留死刑的观点;贝卡利亚、边沁从功利论的角度要求废除死刑。当然,贝卡利亚更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要求废除死刑的。事实上,无论是从刑罚正义,还是从刑罚功利论的角度,均不能理由充足地说明保留死刑或废除死刑的必要性,废除死刑最终还只能以人道主义的情怀来促使其实现。  相似文献   

20.
无近亲属或近亲属不明的受害人被伤害致死,其生前所欠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的债权人,得向加害人行使具有物权性的追偿权;有权接受其遗产者得提出误工费、死亡补偿费赔偿;料理死者后事者享有丧葬费等费用请求权;与受害人间无法定权利义务的扶养人、被扶养人有权享有属于遗产部分的请求权.死亡赔偿是加害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国家接受死亡赔偿具有正当性,民政部门作为请求权人具有妥当性.立法建议民政部门接受赔偿后,代为支付上述费用后,所余归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