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掀起了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热潮。贾平凹借鉴《百年孤独》,把神秘主义作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贾平凹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商州本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自身独特的文学风格。然而贾平凹小说过度的神秘化,有时显得牵强生硬,损害了文本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葛浩文1991年英译了贾平凹的《浮躁》,时隔25年,他又翻译了贾平凹最具争议的小说《废都》。葛浩文的翻译使莫言、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传播并获得好评。通过对《废都》译本Ruined City中具体语料翻译方法的描述性研究,为贾平凹和中国现当代其他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策略。对Ruined City中翻译语料的考查结果表明,葛浩文的译本以忠实为原则,对原作中的文化意象、语言风格等采取增译、减译、音译和直译等方法予以再现。这些翻译方法对传播中国文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思潮中,贾平凹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成名的作家中,他是对底层文学感兴趣的极少作家之一,同时在"底层文学"中他也具有特殊性,与"底层文学"中大多的中短篇小说不同,他的《秦腔》、《高兴》都是长篇小说。在关注底层的同时,他也在"民族形式"上进行探索。这使他的创作呈现出了不同于别人、也不同于自己以前创作的面貌,贾平凹的创作,既建构了底层的主体性,也建构着中国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高兴》是继《秦腔》之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又一新高度。贾平凹小说塑造的农民形象经历了从旧式传统农民到新农民的变迁轨迹,在贾平凹小说《高兴》中塑造了异于传统农民的特质突出的新农民形象刘高兴,并赋予小说主人公以深刻的寓意。  相似文献   

5.
"《废都》现象""《秦腔》视阈""《山本》问题"是贾平凹长篇小说研究中三个重要抓手,本文以之为中心,探讨其长篇小说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在《废都》批评中,呈现出誉毁相参,查禁与再思重评的曲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批评者前后迥异、判若两人的批评立场与批评姿态,令人不禁感慨批评者的风骨。在《秦腔》批评中,传统(乡土)文化与叙事艺术是最主要的两个既定视野,但作品的世界性因素却缺乏贯通性的追索,说明我们的研究视阈有待进一步打开。《山本》问题,暴露出贾平凹创作中早已存在的顽疾与读者的时代病。对于前者,迫使我们思索批评的意义;对于后者,告诫我们需要健康的批评生态,需要负责任的文学批评,需要实话实说,真诚坦言的文学生态。  相似文献   

6.
年近花甲之际的贾平凹以全新的叙述方式推出具有"仙风道骨"风格的长篇小说《老生》,这无疑是对他先前文学创作的一次跨越与升华。陕西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省份,道家文化的兴起与传承在此地均有深厚的遗存,这种历史遗存深入地渗透在贾平凹《老生》的写作过程中,成为《老生》写作的思想渊源。无论就小说的写作动机、结构布局还是人物设置、故事意蕴均可看出道家文化对贾平凹文学创作的浓厚影响。《老生》是贾平凹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对中国道家文化的再解读。  相似文献   

7.
《金粉世家》与《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小说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这与张恨水对《红楼梦》的学习、借鉴甚至模仿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金粉世家》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表现技巧上都自觉不自觉受《红楼梦》之深刻影响,可以说,《红楼梦》对《金粉世家》的创作来说具有原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红高粱》与贾平凹的《五魁》是中国当代婚嫁题材小说的两朵奇葩,都讲述了婚嫁仪式的全过程。相同的题材表现不同的主题:一个表现原始生命力的张扬,一个叩问文化道德压抑下生命欲望的变态。它们都指向人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意识的思考,顺应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文化寻根热潮。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殊途同归的命运体现出文化寻根小说对传统伦理道德扼杀人性的思想的批判,肯定原始生命力的张扬。  相似文献   

9.
《后白藤江赋》《续赤壁赋》都是越南汉文赋在题材与思想主题上借鉴了中国赋的好例子。与此同时,这两篇赋再次体现了越南文人的审美观念和创作习惯,即其对历史性和真实性的追究,大大不同于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10.
小说之创演不能趋同于正史纪实,这是常识.作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之所以能名扬海内外,正是可贵的说家创演的结果.《连云港日报》刊出的《港城七旬老人校改<西游记>》,文中要对《西游记》中引文“圣教序”按照史实《圣教序》来“校改”,显然是有违小说创作规律的,对这样违背学术常识的作为却大书特书,有煞风景.小说创作与正史纪实是两个不同向度,不仅是小说作者吴承恩不会在《西游记》中照抄《圣教序》,许多小说名著都与史实有诸多相悖之处,正是这些小说家可贵的创演才使得文艺作品具有了超脱史实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病相报告》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主题误读。研究者们认为,文本书写了一桩生死不渝的爱情赞歌,并揭露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病相,其实作家的创作主旨在于通过对爱情的解读揭示人生的悖论,分析人性。造成误读的文本原因是史诗与人性分析的同时追求使表述发生了抵牾,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创作主体的传统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向现代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转换过程中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抵牾和冲突形成了近年贾平凹小说创作与接受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倡导并实践一种局部、细节上生活流式的写实和宏观上“意象”张扬的小说写法,典型地体现在以《高老庄》为代表的几部长篇小说中,但是在《秦腔》中,“意象”衰减了,这源于贾平凹面对当下乡村现实时的迷惘和彷徨。《秦腔》削减了“意象”,却继续发扬了那种呈现式的生活流写实手法,这种写实手法在艺术上坚持了作者对浑朴苍茫之境的一贯追求,并渗透了贾平凹个人的生命体验,写出了一种面对故乡消逝时的超越性的悲哀,这是《秦腔》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经典的诗学、美学论著,对西方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其中的悲剧观念,对悲剧文本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文试图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经典理论,“悲剧说”阐释《红楼梦》,为《红楼梦》的阐释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基础上,探寻《红楼梦》的艺术价值,以此寻求中西文学的凝结点。  相似文献   

14.
试图从生态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理论视野,对贾平凹、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秦腔>和<白鹿原>进行解读,探究二人创作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特征.认为:从中国的范围来讲,它们都属于反映陕西农村生活的作品,从陕西的范围来讲,<秦腔>表现了明显的商洛文化特色,<白鹿原>则体现了关中一带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家中去世,享年87岁。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之父,马尔克斯影响了遍布世界的几代读者。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对包括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余华等在内的中国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表现出创作主体立场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纠结状态,在这种纠结中又表现出对于传统性的倾斜。这样的价值立场在贾平凹后来的小说,如《怀念狼》、《废都》乃至《秦腔》、《高兴》与《古炉》中仍然有着充分的表现,而《浮躁》则是其滥觞。它展现了中国一代乡土作家在价值立场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由于酷爱古典传统文学艺术,贾平凹在创作中有意识地继承古典文学文备众体的表现传统,形成了《秦腔》文备众体的文体特点。以穿插在文本中的诸文体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出这些文学艺术碎片在文本中所承担的叙事、审美、立意功能,立体呈现作品独特的文体形态,发掘其在贾平凹写作中的美学价值与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兴》是贾平凹新近的又一部反映"三农问题"题材的作品,其在主题开掘、文章结构、环境营造、语言智慧、特殊小说写作技法等的运用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作为一部比较成熟的文本,它是当下陕西文坛乃至西部文坛涉农题材创作上的一大收获,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创作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诗经》的创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都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傅子》中收录了大量有关三国纷争及人事沈浮的故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将其中的大量篇幅首尾完具地引入,所引达五十三条约六千三百余字,为罗贯中的创作的《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傅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