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无为"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无为"思想的深刻内涵体现在管理者的智慧超凡而含而不露、管理顺应自然法则及"无为而治"的全局战略.它对现代人力管理理念有重要的丰富价值,如"无为圣人"管理理念、委曲求全理念、吸收外来经验的管理理念.它对整个现代人力管理过程如管理决策、管理行为、管理评估标准的矫正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为而治"与"吾与点也"是《论语》中异类的存在,历代以来相关的诠释也一直是众说纷纭。从"无为"的指向出发,梳理孔子的思想脉络,理解两者所表达的真正涵义,并找到两者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发现,"无为而治"体现的真正含义是孔子对理想社会的构建所独有的富含儒家特色的思路与设想,而"吾与点也"则是处于这个理想社会的个体生命状态的显现。理解两者在孔子思想中的关系及其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以老子天道"自然"观为基础,可以看到"无为而治"的本真内涵是"自性而然"。在此论域下,"无为而治"区分为两个维度———上者的"无为"和下者的"自化"。"无为"与"自化"一体两面,共同构成了"无为而治"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4.
无为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源头,学者多认为是在于老子,甚至在于孔子。要考察无为思想的起源,还有赖于对"无为"一词的语义界定。"无为"一词主要包含与"有为"相对待之义、天道自然行为之义和绝对不作为之义三类,亦可用作行为禁忌语。以此为导向,可以发现,无为思想可最早追溯到上古先民在原始文明下敬畏、依赖和顺从自然的心理及行为,随着政治文明的深入,又最容易在王朝没落或王朝更替之际滋生,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周文王、吕尚、管仲等人在制止暴政乱政,实现无为而治方面多有思考,其后老子把"无为"视作宇宙、社会、人生的普遍原则,孔子又从德政和礼治来重新诠释无为而治,深刻影响了后世道、儒、法诸家,无为思想至此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5.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精髓,老子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提出并论述了"无为"的政治主张。"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深刻地理解"无为"思想的内涵,积极吸取其有益营养,对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即要实现学校管理的"无为"、教师教育艺术的"无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有为"。  相似文献   

6.
"还原圣人本意"是思想史的永恒主题之一.故,诠释有两个基本的向度:"还原"的向度与"发展"的向度.作为道家政治哲学的一贯主题,"无为而治"在历代的解释学语境中逐步面临着一种有"见"而无"观"的根本性"还原"困境.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转换传统解释学的诠释向度,以作为本体诠释学和本体认识论的"观"为基本通道进入具有深刻根源性意义的老子道论之原初视域,并在本体价值论、本体伦理学和本体方法论的视角"理解"道家无为治国论的内在逻辑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儒的本义为柔。作为一个正宗老儒,老子处处说"无",实则是在讲"有",所谓正话反说。老子是第一个以否定形式总结历史经验的哲学家。道是物质性的实体,其本质是生命的创造。无为而治是上古圣王"垂衣裳"之治的继承与发展,是王道政治。  相似文献   

8.
贯穿<老子>一书中的"无为"思想,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从<老子>所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命题来分析,无论从哲学上、政治上或是待人处世方面,"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为"是现象,"有为"是本质.因而,老子的"无为"实质上是积极的"有为",只是不正面去进取,而是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其最终都是为了"无不为".  相似文献   

9.
“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治国思想 ,在历史上 ,尤其在封建王朝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史上“无为而治”的成功实践主要体现在统治者少私寡欲、清静利民、维护政策的稳定 ,重视用人和纳谏等方面。无为而治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人治”模式 ,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在当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精髓,超级领导则是西方现代一种新的领导思潮。基于无为而治思想和超级领导理论,领导活动的最高境界应是在以道的辩证思维进行有为的超级领导、以法自然的思想实现超级领导的无为本质这一思想境界的基础上,从建设无为而治的超级领导文化、提高领导活动各主体的领导能力、塑造超级领导的自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努力,进而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领导状态。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言行听从“天之道”,即听从自然法则。“天之道”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是“善政”和“无事少争”。“无为”思想的社会原因是统治者的奢侈和暴虐,哲学依据是“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治”的方法主要有“不见可欲”、以“愚”治民和实行宽政。《老子》指出,只有具有“玄德”的人才能自觉地按照“天之道”办事,“无为而治”归根结底是要求统治者按“玄德”办事。所以,“无为”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治国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围绕"轩辕"名号来源取得的研究成果,大致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认为黄帝"轩辕"的由来与黄帝的制作发明有关;第二,"人因地名"与"地因人名"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三,认为金文中的"天鼋"即是"轩辕"的观点;第四,从音韵角度出发得出的其他观点。就目前学界的整体研究来看,因观察视角广、涉及领域多,多数观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3.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无为而治”是其社会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从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出发,探讨了老子通过顺应自然的“无为”思想来进行社会控制,从而实现理想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Reason of state"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关键术语,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现代政治的开端。学界通常从国家统治手段理性化的角度将其译为"国家理性"。然而,若从被创造的具体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来解读,即从马基雅维利的整体思想和他所处的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时代特点,到西方政治社会转型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崛起,"reason of state"均展现出"国家(利益)至上"的发明、散播与演变。就此而言,"reason of state"在西方现代性的语境中展现了国家成为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提出庄子的"无为"思想充分体现在政治思想的社会性上。"无为"不是对应儒家的"有为",而是"人为",其核心是合乎自然规律,顺应规律发展,循"道"而为。"无为"思想的提出,实际是对人为政治的超越。统治阶级的"有为"是为了个人私欲,庄子主张去除私欲无为而治,因而相对于私欲是超越的。"无为"的最终目标是"无不为",它遵循"适性"的原则,核心是合乎规律、顺应规律,这样才能达到理想境界。对"无为"思想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弼哲学中的"本"就物事来说,应指的是"本体",也就是万物存在的终极视域及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源与依据,即"道"。它外在体现的形式是"无";而就人事来说,则只能称作"本",即作为主体的人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则,指的是"无为"。就以上意义而言,"本"由"本体"自然而生成,而"本"则为"本体"之行为方式。王弼以"本体"作为自然哲学基础,以"无为"作为政治实践手段,试图通过维持自然万物的本源之道,使社会秩序彻底回复到应有的和谐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老子“无为”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其著作《老子》中首次提出了“无为”管理的哲学思想,这是道家辩证法思想在管理方面的运用和管理实践中的延续。“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它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领导工作,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无为”管理作为一种高境界的领导智慧,对于改善组织的管理状况,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参鉴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家学说究竟主张“无为”、还是“无不为”,历来是学者争议的重要命题,也是研究黄老学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无为”、“无不为”之说各有其理,亦自成一家之言。基于道家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脉络,对黄老学的社会历史地位加以重新审视,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黄老学被人们惯以道学指归。重新认识黄老学思想的学派特性、历史地位及其功用,这既是对道家思想的合理解读,也是对黄老学思想发展的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9.
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其目的是想用“无为”的手段 ,让统治者效法天道 ,自然无为 ,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为而治”是治国之道 ,养生之道 ,也是教育之道 ,教育中的“无为而治” ,既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无为而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 ,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不做徒劳无益甚至揠苗助长的事 ,使“无为”与“有为”达到最佳统一 ,从而使主体教育的实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围绕着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以人为本"等管理观念和原则,笔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一种强烈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入世哲学;道家主张的顺其自然的无为管理模式,同现代管理科学的自动化管理思想十分贴近;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观。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述特别是其管理思想的论述,就其主旨而言,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