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传统学校德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从而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缺位,影响了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到学校德育中的应有位置。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当代道德教育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全面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以实现道德精神向现实善的转换为指归,使道德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内外价值得到应有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的效果评价必须以学校德育合理的功能定位为依据。学校德育模式固有的运作特点和人的德性生长的社会性特征决定了学校德育功能的相对有限性。特别是在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的当代社会,学校德育更是不可能独立完成道德教育的完整任务。科学界定学校德育功能的范围,有助于我们在完善学校德育的同时充分认识德育的社会性特征,重视社会德育载体的建构,实现道德教育的社会性转向和复归。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校的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鉴于学校德育因特殊原因长期存在的重思想政治教育、轻道德教育的倾向及其可接受性差、效果不佳、功能弱化等诸弊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正视和处理好几个主要关系:应把道德教育置于思想、政治、道德诸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应特别关注道德实践活动对道德知识传授的强化和内化;应从学生角色道德规范的强化入手,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外在约束推动学生的道德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4.
多元社会的到来,传统价值体系和学校德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的科学主义受到了置疑,网络的强行介入生活使道德问题更加凸显。我们发现以社会需要为原动力的学校德育正在悄悄地转向。对当前学校德育现状的反思及对德育转向的认识为新的德育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思路。以生命化德育、情感性德育、网络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全面、整体结构化学校德育体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反思传统道德教育和现实学校德育中的不足之处,指出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原则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是教会学生面对各种道德情境甚至道德冲突时,学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道德选择,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牢固的、充满活力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并在道德实践中勇于承担与此选择相适应的道德责任."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体现了学校德育主体性价值的确立,是学校德育面向新世纪的必然走向.学校和教师必须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法,建立民主、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全面构建"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学校德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核心,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鼓励学生敢于对传统道德规范提出质疑并进行道德创新,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德性,从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互动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它以互动为中心概念,反映了道德形成发展及道德教育过程的规律。互动德育将使学校德育实践建立在新的认识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转型期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为了加强和改进西安市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走出德育困境,政府应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政策支持;建立开展长效性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的工作机制,扎深道德教育的根基;坚持道德教育的整体协调性,加强全体市民道德教育,为未成年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努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办好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优化家庭德育环境;加强社区未成年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化社区微观环境;全面改革和创新学校德育体制,强化学校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日本的道德教育,国内已有一些介绍,本文拟从发展的观点对日本道德教育政策的演化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变更进行分析,以期从历史的流变中找出某些带规律性的从而对我们目前学校德育的改革有所助益的东西。战前德育政策和学校德育(1868—1945)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标志着日本封建统治的结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昭示着一个新的抱负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应注重健全人格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具备包含创新人格、协作人格、健康人格、权利人格、个性人格等在内的健全人格.这是现代社会赋予高校德育的新内涵.高校德育也必须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 ,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 ,积极研究对策 ,扬长避短 ,使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面对滋生于经济转轨中的市场化,德育应做到适应与超越的统一。西方明及其价值体系有代表现代化进步的因素,也有与我国特色发展相悖逆的因素。我国学校德育必须立足自己的化传统,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化明成果。何去何从,我国学校德育必须确立明确的价值取向,使之统合于我国现代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现实中来。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义。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问题则是主体德育的中心问题。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管理、实践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反思德育的若干属性,并从人类学、哲学及德育实践方面论证了主体德育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环境道德教育研究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道德教育是21世纪德育面临的新课题。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与人代际道德教育相提并论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教育,是改造环境价值观,塑造生态人格,提高环境道德素质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功能和价值。就其社会目标而言,是要达到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可持续性,就其个体目标而言,是要促使人们养成生态意识和生态人格并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要认真分析面临的新任务,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德育观,并应从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家庭危机的根源在于家庭与社会的恶性互动.在家庭危机的演变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功能受到削弱,学校德育在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育成中的地位提高;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和改进情感慰藉和行为矫正功能,发展和完善解释功能和预防功能,才能应对家庭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德育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 ,应注意帮助学生确立理想的自我 ,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从而真正将受教育者头脑中“内化”过来的品德意识“外化”为品德行为 ,形成社会认同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要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完善的师德培养机制。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历史使命意识是一个人成功地承担社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的重要心理前提之一.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意识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高校德育必须将培育大学生使之具有清醒、正确的历史使命意识作为重要的时代责任,力求落实并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