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献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献记录和反映着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文献的实质是文化信息的物化,文献的文化价值阐释与价值解读,不能脱离它所产生时代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分析——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俊 《社会科学》2003,(3):120-124
文化全球化是个客观的事实 ,其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更多地体现为民族文化的维护与发展 ,区域文化利益感的加强和全球文化共识形成。同时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帝国主义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文化全球化加强了文化的扩展与自主 ,但是 ,它代替不了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扩展中的霸权主义实质就是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王现东 《天府新论》2012,(1):115-119
在文化哲学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对生存意义的追求,它体现为一种活的精神,这种精神塑造着人和人类社会,并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超越性把握,是一个动态的、处于生成中的把握。文化全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和必然趋势。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文化全球化面临着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样、冲突与共生、固守与变革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系统中,人类文化生生不息,演绎着复杂多样而又鲜活生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生存方式是文化的哲学层面,是人类文化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的沉淀,它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作为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的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在的生存方式和自为的生存方式两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它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方式也可能以其固有的惰性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滞力。不过总体上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人类的存在提供稳定的状态;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价值和意义;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器。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学分制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本科人才,提升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和声誉。文章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意义、当前学分制下本科教学的困难、导师制的实施模式以及实施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农意识是小农经济中农民身份和地位的体现,它充分反映着农民为生存而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但不包含对权利的捍卫与争取;它虽是与官文化对立的民文化,但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官文化的统治,而是在如何适应集权官僚制的前提下,形成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简单再生产的初级观念.小农意识是个体的,但却是普遍的,它作用于农民,影响于全社会,包括小市民,乃至官僚,其传统至今依然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的观念有所制约.  相似文献   

7.
崔岩  黄炜  高方  黄惠 《社会科学家》2006,(Z1):153-154
日本企业管理,有其独特的模式.首先是它所采用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其既保证了企业在初创阶段的稳定,又保证了成长期以后的持续发展.其次是它的企业文化,在既无资源,又无技术的背景下,日本如何在短短的20余年内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迅速发展.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所以日本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就以日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以供企业经营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胡重明 《天府新论》2012,(3):88-94,99
公共行政中管理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作为一种普适性价值,以“主体—客体”关系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管理型文化由于对人的主体性的不完整的表达而与人类实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找寻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文化以重新发现人的主体性,就成为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而言,需要在服务型行政的建设过程中,同时建构一种服务型文化.从本质上看,服务型文化就是一种人的主体性的文化.它不但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的生存与发展,而且重视作为客体的他人、社会、自然的主体性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这种基于“主体—主体”关系的服务型文化才能最终超越管理型文化,反映和融入公共行政的人类实践,同时推动服务型行政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风格化的生存艺术,在文化创造中,不同位置上的人所创造的文化具有对立互补的作用,他们共同丰富着人类文化.但是,官方文化却想独占文化疆域,统一文化生活;民间文化发挥诗性智慧,用诙谐颠覆严肃,为平民百姓创造了另一种生存时空,让平民百姓获得自由解放.巴赫金认为:民间文化以怪诞与更新、诙谐与自由的方式,对人类文学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文化必须深入到生存论层面,正是整个种族或民族的生存发展需要决定文化的性质、样态和走向.中国古代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磨难共同选择的结果.治水的需要和抵御游牧民族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必须走向大一统的恒定因素,大一统的政治要求和以民为本的农业经济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民族或种族是文化的真正主体,而任何文化本质上起源于这一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这一民族在各种纷繁复杂生存环境中选择的结果,它制约着每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为每一代人的努力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