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逻辑思想史发轫于何时?开创者是谁?学术界对此似有定论。温公颐先生的《先秦逻辑史》第一章《邓析》中明确写到:“我们把邓析作为先秦逻辑思想的开创者”①;汪奠基先生的《中国逻辑思想史》第一编第一章《先秦名辩学派的逻辑思想》也从“邓析与形名”介绍起;周云之等著的《中国历史上的逻辑学》的第一篇即为《邓桥在“两可”之说中所反映的逻辑思想》,可见也把邓析看成是中国第一位逻辑学家。近年来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陈益麟《孔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一文提出新的观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以孔子为代表。”③…  相似文献   

2.
在已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逻辑史著作中,对先秦逻辑思想的开拓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中说:“孔子的正名主义,实是中国名学的始祖。”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是从邓析开始撰写的,他虽没有断言邓析是中国逻辑史的鼻祖,但由其书的结构——“第一编先秦逻辑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邓析与形名”可见,他把邓析作为中国逻辑思想的开创者。温公颐《先秦逻辑史》则明确写道:“《汉书·艺文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邓析是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一说提出质疑,从《邓析子》伪书不能引以为据、古籍中的邓析形象以及邓析思想的性质三个方面加以论证,认为邓析并不是在讲逻辑,历来认为名家(《汉书·艺文志》列邓析为名家第一人)的学问是名学即逻辑学的看法是误解。  相似文献   

4.
邓析是一位理论严密的逻辑学者,是先秦逻辑史的第一人,以“两可”之辞著称。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指责邓析操“两可之说”,“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吕览·离谓篇》)直至今日仍有不少逻辑工作者认为邓析的思想属相对主义诡辩论。那么邓析何以落得操“两可之说”之名呢?从《吕览·离谓篇》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来分析,我们不难窥探到邓析这一逻辑思想的基本义蕴。 故事说:“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尸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者。’得尸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  相似文献   

5.
中国名辩逻辑思想始于春秋末年的邓析和孔子。在经过了先秦时期的长足发展之后,它开始逐步走向衰落。虽然在近代,名辩逻辑得到“复兴”,但这只是针对它重新得到研究、并重新得到确认和阐发的事实而言。这期间,中国学者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大量译解国外逻辑,宣传和论证逻辑科学(主要是形式逻辑),及近代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等等。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对形式逻辑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和论断,更没有提出过新的逻辑系统和逻辑理论。所以,此时期就名辩理论本身而言并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可以说自先秦以后,中国名辩逻辑就开始日益衰…  相似文献   

6.
中国逻辑史研究之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以《墨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名辩逻辑究竟属于何种逻辑类型?这是近年我国逻辑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不打算讨论中国古代名辩逻辑是不是形式逻辑,只想就有些学者提出的“中国逻辑史应以中国古代的传统形式逻辑思想作为主要和基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这一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笔者以为,既然是“中国逻辑史”,那么,循名责实,其研究对象就应当是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就是说,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逻辑问题的思想、理论,都应当纳入中国逻辑史的视野。“中国逻辑史”不等于“中国形式…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逻辑思想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孔子传统的“正名”逻辑思想为基础 ,从概念 (名 )的定义、推理、思维规律等方面对孔子的逻辑思想进行大胆探索 ,进一步论证了孔子是中国古典逻辑的启蒙和先驱  相似文献   

8.
“名”是中国古代逻辑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以前的中国逻辑史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名”等同于传统逻辑中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先秦诸子关于“名”的认识的重新考察,认为“名”在先秦诸子著作中主要是指称谓事物的“名称”或摹拟事物的“文字”,即语言符号和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9.
论先秦名家的符号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先秦时期的名家是一个以“名”的符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名家,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符号学家,他们在研究中充分运用了分析的方法,其“正名”的准则完全不同于儒家的一切遵从“周礼”,而是“名”要“唯乎其彼此”,文章还具体分析了邓析、尹文、惠施、公孙龙的符号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家,其“文教”集文、史、哲教育于一体。虽然孔子编订过语文教材,但他对语文教材建设的理论没有作过明确的阐述。孔子编订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体现为“述而不作”、“敬鬼神而远之”和“仁”,孔子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主要有三条,即符合他的道德标准、材料的可靠性和适合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1.
“崔清田先生口述史片段”记录着崔清田先生中国逻辑史研究历程,反映出其中国逻辑思想,即,研究中国逻辑史理应以“历史分析”、“文化诠释”的方法还中国逻辑本来面目,中国逻辑本来面目为“名学”、“辩学”、中国逻辑推理类型为“推类”。“历史分析”、“文化诠释”、“名学”、“辩学”和“推类”这五范畴构成了崔先生的整个中国逻辑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孔孟儒学与现代精神的会通刘寒刚儒学肇始于孔子,并在孟轲的积极宣传和鼓噪下(“孟轲好辩,孔道以明”——韩愈《进学解》),发展成为我国战国时期非常有影响的“显学”。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后儒皆以孔孟为宗,他们是儒学的开创者和倡导者。孔子和孟子由...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见解是:中国古代逻辑是传统逻辑,中国逻辑史也就是传统逻辑的历史。本文认为,“古代逻辑”是历史的分期,“传统逻辑”是指一种逻辑类型,两者不能混同。传统逻辑和古代逻辑虽然都用自然语言表达,但也不能根据表述语言的同异将中国古代逻辑归属于传统逻辑。另一见解则将逻辑问题归结为语形问题。本文认为语形虽然是逻辑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研究中国古代逻辑应从语形、语义和语用三方面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诞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应用西方逻辑框架来套中国古代逻辑。  相似文献   

14.
历史照亮过去,历史启迪未来。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核心内容的“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相应的逻辑理路: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是融入的逻辑立场;强化大历史观、理解党的伟大贡献是融入的逻辑方法;坚持内在统一性、把握“四史”教育的整体性逻辑是融入的基本前提;抓住侧重点、精准对接各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融入的逻辑核心;坚持实践逻辑、引导大学生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融入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孔子思想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子思想与旅游文化许宗元“孔子与旅游”应该是孔子研究、中国旅游史与旅游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论题。对孔子的旅游观,可从其旅游德育观、旅游智育观、旅游美育观、旅游社会观、旅游致思观、近游观六个角度认识。孔子的旅游德育观,可见诸苟况的《苟子·有坐》:“孔子观于...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中国逻辑史讨论会,于十二月一日至八日在广州举行;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同时宣告成立。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研究会筹备组、广东省哲学学会、中山大学、华南师院联合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从事中国逻辑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由于大家对“逻辑”一词的理解不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孔子作《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8.
刘向《校上邓析子叙》和《列子·力命》都说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两可之说”为邓析学说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说的分析和评价多有不公,指责“两可之说”是一种“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吕览·离谓篇》)的相对主义诡辩。笔者认为,这种指责不仅失实,而且恰恰抹煞了邓析思想的闪光之处。邓析的“两可之说”载于《吕览·离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需家教育传统的创始人,其奠基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教育是立国之本”的开创者;首先提出培养“学以致其道”的君子的教育目的论;首先提出尤重德育兼顾智育、体育、美育的教育内容;创建完整的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创建完整的教学进体系;首创私学,教授生徒。  相似文献   

20.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记整理而成以寓历史褒贬,政治理想的著作。鲁国史记,是本国大事及诸侯赴告而书策的记事之作,留存后世则成历史记载,当时名称也叫《春秋》。但孔子根据鲁国《春秋》经过笔削润色以后,寄寓他对礼崩乐坏的的慨叹之情,乱臣贼子的诛讨之义与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因此,孔子的《春秋》已从“史”上升为“经”,用我们现代新名词,可称之为“政治哲学著作”。关于孔子作《春秋》的记载,当首推《孟子》,这不仅最早,而且最可信、最可靠。(虽然历来有人疑议,但于其记载本身,始终推翻不了)《孟子·滕文公下》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