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百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居广西第一位,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民风纯朴的田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各族群众能歌善舞。壮族的北路壮剧的"乖呀咧"曲调沁人心脾,歌圩、三月三歌节,壮族纺织与蓝靛染布等传统手工技艺;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蓝靛瑶抛沙包、盘古瑶服饰等,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苗、  相似文献   

2.
王在水 《社区》2002,(17):23-23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北大街道付家社区本着做好社区工作、以人为本、以诚相待、诚实守信、服务居民的宗旨,公开向广大社区居民做出十项承诺:一、履行职责,挂牌服务,弹性工作,议事民主,接受监督。二、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映,及时反馈,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三、为居民办事实行一日制,凡符合条件,手续完备,当日办完。四、公开、公正、公平办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手续。五、确保居民生活的用水、用气、用电。六、对肓、残、孤、老居民,实行上门服务。七、对居民的红白喜事主动上前、热心服务。八、做到每个节假日走访军烈属、残疾人、孤…  相似文献   

3.
秦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秦汉是我国传统政治文明发展的奠基时期,在批判地继承先秦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了灿烂的政治文明。首先,提出了“德法并用”的政治理念,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政治教化,选贤任能,执政为民,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不断创新政治体制,合理设置官僚机构,科学配置官吏,分权制衡,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官僚政治体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的权力结构,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再次,建立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各行政主体通过集议、谏诤、封驳、判署、察举、考试、考课、巡视、审计、举劾、“杂议”、“连带责任”等形式,对干部人事、司法、财政经济等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初步形成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作机制,体现了一定的公开、民主原则,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总结秦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东升 《社区》2002,(15):45-46
一个居委会干部每日工作过程,实质就是信息处理过程。听看、读、想、说、写等是这个干部工作的几种基本形式。其中,听看、读,是向自己头脑输入信息;想,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加工过程,即形成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想出来的成品,即这个干部的见解、打算、意见、办法、点子、主意、计划、方案等,都是信息产品,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则是信息输出、信息传递;平日的工作汇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也就是信息反馈。因此,居委会干部要懂点信息知识,重视工作信息的管理。信息与居委会工作信息信息对人们来说,如同阳光、空气一样重要。就以做米…  相似文献   

5.
王延群 《山西老年》2012,(10):59-59
人秋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梨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梨被誉为“百果之宗”,酸甜适口,汁多爽脆,醇香怡人。现代营养分析,梨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和有机酸,并含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钾、钠、镁,还有多种维生素。中医学认为,梨性凉,味甘,微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止渴、宽胸除烦、滋阴降火、泻热化痰、润肺止咳、养血生肌、滋养肠胃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热咳、烦渴、惊狂、噎膈、便秘、疮毒、酒毒等症。梨入馔,用于食疗,亦可治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4,(4)
正气虚体质最主要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相对而言,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更弱一点。一、气虚体质的形体特征气虚体质者面色萎黄或淡白,易出汗,肌肉松软,懒言少语,神倦疲乏,步态缓慢,常表现为头晕、健忘、自汗、乏力、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心悸、嗜睡、气短、胸闷、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便秘但不结硬或难以成形、睡时流涎、目露白睛、出血不易止、舌色淡且边有齿痕、性格多内向、情绪不稳定。气虚的人,脾、胃、肺、肾都应  相似文献   

7.
艰苦创业,赢得国内顾客认同1993年-1999年,成立之初的海航,为体现特区人民良好风貌,让更多顾客认识海航、了解海航,逐年提出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技术、店小二法则、至诚、至善、至精、至美、一路关怀,全程服务;一路春风,微笑服务;一路清洁,优质服务及  相似文献   

8.
读书的境界     
郭宗忠 《社区》2012,(17):4-4
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此起彼伏,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波澜壮阔。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弥久不衰的传统,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9.
30年前,在叶剑英、李先念、谷牧、万里、姚依林、方毅、李德生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自关心下,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成立。老一辈著名画家李可染、蔡若虹、朱丹、刘海粟、刘文西、吴作人、叶浅予、李苦禅、赖少其、陆俨少、石鲁、黄胄、张仃、蒋兆和、关山月、王雪涛、黎雄才、亚明、黄永玉、朱屺瞻、吴冠中、崔子范等都曾汇聚于此,可以说,中国国家画院在创立之初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师集团",他们也奠定了国家画院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30年来,中国国家画院沿着前辈大师的足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10.
《百色学院学报》2013,(6):F0002-F0002,F0003
凌云县地处广西西北部,这个桂西大山皱褶里的小城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人D20万,世居的民族有壮、汉、瑶等民族,境内还有汉族、苗族、侗族、哈尼族、黎族、仫佬族、水族等一共13个民族聚居。凌云古称泗城,绿水环绕,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有“山雄、水秀、洞奇、林茂、  相似文献   

11.
沈德潜在遴选清代前期诗歌时,十分强调“诗中有人,诗外有事”。得到其特别重视的“贰臣”诗人的入选作品尤其体现了这一原则。通过这些诗人及其作品,也可见清代诗歌创作与时势人心的密切关系,而诗史互证、以诗见史、因史明诗,则为清诗研究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陈寅恪与吴宓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陈、吴二人的诗作 ,反映了他们人生哲学、文化观念、思想感情。武汉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刘永济的诗、词遗作中 ,留存了一批与陈、吴交往的作品 ,这对于深入认识陈、吴的诗作有重要意义。此文首次对这些交往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爬梳与考订。  相似文献   

13.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延续了宋人注宋诗的优良传统,在当代史的视野下,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解释黄庭坚诗.史容将《山谷外集》由分体改为编年,在利用黄庭坚《山谷年谱》编年成果的基础上,对黄庭坚的编年加以考证,纠正了不少编年错误,利于读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理解黄庭坚诗.史容又利用各种宋代史料,考证了黄庭坚诗的创作背景,点明了题旨,并重点解释了与时事相关的诗句,特别是使用典故与比兴的诗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史,委婉地传达诗人的复杂历史情绪;议史诗主要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剖析历史、解读历史,惯于对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三种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彼此相互纠结缠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历史的复杂情绪和在历史观念上的矛盾与思想冲突,即在历史认知观上的"历史可知观"和"历史不可知观"的矛盾、在历史范畴观上的"历史有限观"和"历史无穷观"的争议、在历史本质观上的"史理本质观"和"史情本质观"的分歧.  相似文献   

15.
1930年代,沈从文与苏雪林先后在武汉大学教授新文学研究课程,皆对"五四"时期的代表诗人、诗作和诗集展开分析与批评,呈现了第一代学院新诗批评者的批评特点:沈从文发扬传统的印象式批评方式,将作品置于发生的原初历史中,条分缕析梳理由社会思潮到文学思潮的演变,透析诗集主要特征,指出其诞生的渊源及发展,参照他人的评论,估价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状态,言辞简练含蓄,表达追求艺术性;苏雪林直率大胆,她擅长将研究对象置于中西为经纬的网状文学史体系内,结合作者的诗学观和创作实践,进行富有理性色彩的解析与品读,从美学与文学史角度评价作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革命家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为代表的革命家诗人群体,以传统的诗歌形式——旧体诗词创作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宏伟画卷。他们的诗词,视野开阔,大气磅礴;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既继承传统,又为我所用,充分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理想远大、立场坚定、情操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20世纪革命家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应有自己的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以诗传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传统,其发展到宋代日趋成熟,宋夏战事诗正是宋人“诗史”观念的产物,它融铸着文人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爱国情怀。宋夏战事诗具有鲜明的“诗史”性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发于危难,记录史实;2.有史有情,忠愤沉郁;3.律切精深,意在言外。通过对宋夏战事诗“诗史”性质的考察,可以帮助我进一步去深入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并从中积累民族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8.
汪元量是宋元易代之际的一位爱国诗人、词人。人们向来只重视他的纪实诗,却往往忽视他的爱国词,而事实上,他的词也是有着很大的价值的。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其词饱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感,充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抗争力量;从创作方式上来看,其词亦有许多独到之处,如以词写史的大胆尝试、独到的比兴等。  相似文献   

19.
苏轼早年在文学创作上推崇杜诗;晚年则推崇陶诗。他联系其立身处事来确定文学创作的风格、品位与价值,从而发掘出陶渊明、杜甫其人其诗的伟大价值,苏轼这种认识和评价作家的方法,对今天认识文学现象,了解中国文学的规律与特点,也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诗与画的融合在唐代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展,唐代题画诗集中反映出了这种进步。它开创和奠定了题画诗的基本体例,使题画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品类得以成立。唐代题画诗的开创之功主要表现在:它拓宽了题画诗的诗体范围,各体齐备,改变了前代仅局限于以四言和五言诗的画赞、咏画诗题咏的局面,尤其是以律诗评画,对诗与画的结合有重要的意义;在题画方式方面,出现了自画自题和画上题诗的题画方式,并基本完成了评画赏画手法上的探索;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种不同意义的典范。唐代题画诗对题画诗本身的发展和中国文人画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