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是明代中叶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力矫秦汉派的拟古流弊,标榜唐宋散文,尤以欧阳修和曾巩的散文作为其推崇对象。其中,曾巩对唐宋派代表人物王慎中的影响最深。王慎中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曾巩散文的创作理论及创作手法都有所继承。本文通过考究王慎中对曾巩散文的文道观的认可,以及他推崇曾巩散文的原因,以期从总体上把握唐宋派对唐宋散文的文学接受。  相似文献   

2.
在散文史上,曾巩地位很高,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历来论曾巩者,多将他与欧阳修并提,认为曾文与欧文“皆偏于柔之美”。在谈到曾文艺术风格的成因时,也多将其归结为欧阳修对他的影响,甚至有“嫡嗣”之说。此说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本文拟提出几点看法,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散文史上,曾巩地位很高,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历来论曾巩者,多将他与欧阳修并提,认为曾文与欧文"皆偏于柔之美".在谈到曾文艺术风格的成因时,也多将其归结为欧阳修对他的影响,甚至有"嫡嗣"之说.此说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本文拟提出几点看法,以就正于读者.一北宋不少人(包括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都说曾文有雄迈奔放的一面,王震即云:"其  相似文献   

4.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注重奖掖后起之秀,曾巩就是其中之一.在其指导下,曾巩改变了早期散文气势外露而内蕴不深的文风.他的"文与道俱"、"道胜文至"、"事信言文"等观点也影响着曾巩的散文创作实践和理论.  相似文献   

5.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注重奖掖后起之秀,曾巩就是其中之一。在其指导下,曾巩改变了早期散文气势外露而内蕴不深的文风。他的“文与道俱”、“道胜文至”、“事信言文”等观点也影响着曾巩的散文创作实践和理论。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曾巩,人们都知道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曾巩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就的诗人。 据陈杏珍、晁继周点校的《曾巩集》统计,曾巩有古诗一九二首,律诗二五二首,  相似文献   

7.
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巩是一位擅名两宋、沾丐明清,却暗于现今的作家。庆历元年他始识欧阳修时,欧便“见其文奇之”(《宋史,曾巩传》);次年曾巩落第南归,欧作,《送曾巩秀才序》说:“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惋惜抱屈之情,溢于言表。他并认为,“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曾巩)为喜。”(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他曝书得王安石《许氏世谱》,忘其谁作,说“介甫不解做得恁地,巩是曾子固所作。”(《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引)无独有偶,在知贡举时,他得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相似文献   

8.
曾巩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除其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外,他的经济思想也很丰富,涉及到节用、通商、社会救济、重农等诸多层面.曾巩的经济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经济思想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曾巩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积极参与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在北宋文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也为历代人们所推许,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是思想家,但他的思想和他的诗文一样.,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了深刻地理解他的诗文和便于公正地给他评价,弄清他思想的主要倾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其散文除了内容充实,文备众体等特点外,更承载了他内心深处的感触。欧阳修人生起起落落,坎坷多艰,苦楚与孤独往往不期而至。身世悲苦之孤、仕途偃蹇之孤、体弱多病之孤、亲朋零落之孤,他在著书立文时,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反映到文中,使其文始终透露出孤独寂寞之感。  相似文献   

11.
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由于其散文的平正温雅而别具一格。曾巩在散文中表现出温厚平和、含蓄深沉的情感特征,既不同于欧阳修的深情绵邈、感慨淋漓,也不同于王安石的果敢斩截、刚直峭激。这种散文风格的形成与他在散文中表现的感情有很大关系。曾巩散文的情感主流是温和含蓄,很少激情洋溢,这是形成其散文平正温雅风格的重要物质前提。淡化情感、注重平衡式抒情或说理是他化解不平情感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简易流畅的行文风格不但自具特色,而且还引导了有宋一代散文美学风范的确立。欧阳修求简的散文创作理论是在宗经复古的大的学术背景下,向圣人经典简易风格学习的结果,他对中国传统的文章求简理论有系统而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苏轼的超迈放逸,不同于王安石的简劲果敢,也不同于欧阳修的温婉多情,平正温雅是曾巩文风最鲜明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巩散文的特色,与其说是语言艺术的成功,毋宁说是人生态度上的特点.可以看到,曾巩平正温雅的文章风格并不是孤立形成的,文章是其生命的有机构成,其创作风格必然与人生的整体态度相关联.因此只有将其文学创作的理念置于全部人生思考的背景中去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文章风格.曾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儒学作出了合于自己人生态势的解读,也就是说,他的人生思考和行动轨迹基本对应着他对儒学的思考,他的文章则是他的思考轨迹在语言上的对象化,也是他生命形式的忠实展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汉语文学史上,有两次著名的“古文运动”。一次在中唐,以韩愈、柳宗元为首领;一次在北宋,以欧阳修为主盟。韩柳之后,李翱、皇甫湜等人,写作成绩,不能和韩柳相颉颃;欧阳之后,曾巩、王安石、苏洵、轼、辙父子,写作成绩虽亦有广狭高下之分,然尚足为欧阳之羽翼。到了明人,便以两代八人并称,是为“唐宋八大家”。最早把他们的文章合为一集的朱右,但那个本子早已佚失;其后便有茅坤的《唐宋八大家集》,  相似文献   

15.
南宋文学大家陆游,不仅是一代诗豪,也是一代散文宗匠,但其文名为诗名所掩盖,长期以来不被后人重视.该文分三部分时陆游散文作了初步探讨;第一部分从体裁角度对陆游散文进行分类,概述其创作成果;第二部分着眼于陆游散文的精神内核,揭示出其散文具有的两大文化品格: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济世精神、鲜明的文化认同心理;第三部分将陆游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散文作比较,以透视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波澜壮阔地展开,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称的曾巩在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巩在文学、史学上力倡“明道”;揭斥佛老“异端”之害,坚持儒家道统;在兴学中呼唤“古人教学意”;追求儒家“王道”政治理想;较早对“性理”问题进行探讨等,皆表现出新儒的鲜明特征。在这场思想运动中,曾巩发挥了主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很有建树,其散文温醇典重雍容平易,“词严而理正”。他在史学上也有杰出的成就,在史馆任职期间,编校古籍,纂撰实录,典修国史;他还作过许多史论文章,反映了他丰富的史学思想。曾巩的史学,当时就“见称士类”,得到朝廷的赞  相似文献   

18.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曾巩精于经史儒学,文学修养深厚,生前享有盛名,身后也备受推重。曾巩年谱,南宋朱熹首撰。他根据曾巩的有关集子、宋史及他书旧闻,编成《南丰先生年谱》一卷,但是其谱未能流传下来,仅存谱序。后又有清人姚范编《南丰年谱》一卷,杨希闵编《曾文定公年谱》一卷、孙葆田的《曾南丰年谱》(抄本)等,但大都仅具轮廓,学术成就不大。三十年代,王焕镳先生编撰了《曾南丰先生年谱》。此谱纂结甚详,但也存在不足,如谱主活动的历史背景不充分,有关谱主的文学活动也不尽完善,并有一些…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奈难Щ疃?为后来欧阳修、曾巩、苏轼等人的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清人说他“独开有宋风气”(《宋诗钞·小畜集钞》序),即为此意。  相似文献   

20.
论曾巩词     
曾巩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可是,他的词向来不为人所注意,现就所见,略论为次,以就教於世之知者。 曾巩的《元丰类稿》是后人编的,他的许多诗文都没有收进去。词,当然就更没有收入了。最早载曾巩词的是南宋初黄大舆编的《梅苑》。《梅苑》这个选本是现存几种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