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汴河最早渊源于东汉汴渠、魏、晋、北、魏、隋、唐。历代都对其有所整治。安史之乱后 ,藩镇割据 ,五代汴河遂多年失修 ,到北宋已是淤积多害之水。汴河对于首都汴京有重要意义 ,北宋政府对汴河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治理后的汴河在运输、农业灌溉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宋汴河经历了由盛转衰、废而复通、最终堙废的变迁过程。导致其变迁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根本原因是黄河泥沙的长期侵袭和改道北流,战乱中以水代兵又加剧了它的淤废程度。汴河的变迁一方面阻遏了黄河的南泛,改变了淮北地貌,淤泥用以肥田改土,分洪排涝保障了黄河安流;另一方面又导致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破坏了正常水系,淤塞了湖泊,致使流域经济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期是黄河泛滥决口的高峰期,由于历史上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大量流失,黄河泥沙淤积。由泥沙淤积造成的黄河决溢改道对沿河农业造成了巨大威胁,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且还对汴河航运、政府财政产生了消极影响。文章考证了北宋以前及北宋时期黄河流域植被破坏的情况和由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的河沙的加速淤积,揭示出当时黄河屡决屡泛的根本原因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汴河航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明上河图》以三分之一的篇幅,精心描绘了汴河上紧张、繁忙的航运景象,正如宋人周邦彦在《汴都赋》中所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铃”。展现出北宋首都、当时世界最大城市—汴京的繁华气派。  相似文献   

5.
汴水考     
汴水,又名汴渠、汴河,是我国中部黄淮之间的一条古老的河道,也是豫、皖、苏三省人民开挖的一条新河.它自古至今,随着时间的流失,历史的演变;由于自然的原因或人为的作用,河道曾发生过多次变迁.但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它对于黄淮之间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工农业生产,都起到过并且还正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汴水,在不同的时代,流经不同的地区,也有过不同的名称.本文对汴水名称的演化和位置的变迁作一粗浅考证.汴水,这条河流的最基本特征是河道平直,坡降平缓,流速平稳.这些特征表明,汴水最早是一条渠道.河者,是天…  相似文献   

6.
在黄河夺淮以前,由古泻湖分裂后留下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如硕项湖等,曾密布于广阔的江苏淮北平原,众多的湖泊之间又有密如蛛网的若干天然河道如泗水、沂水、沭水相沟通。黄河夺淮后,浊水溃泛于江苏淮北地区,湮塞湖泊,打乱了原有的自然水系,极大地改变了江苏淮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直接导致了江苏淮北地区河道的淤平、古泻湖群的消亡。  相似文献   

7.
北宋“导洛通汴”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通北宋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汴渠,是北宋朝廷的运输大动脉和生命线.为了确保汴渠的正常航运,北宋人曾作出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治汴的首要问题是治沙,而就当时生产力水平和治河技术来讲,他们还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导洛通汴工程的开通使汴渠避开了黄河不利因素的干扰,尽管受到洛河水暴涨暴落的影响有些不尽人意,但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益,开创了中国运河史上以水治沙的先河,发明并应用了复闸和水柜济运等工程技术,这些都为明清时期黄河的治理尤其是京杭大运河的畅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初唐时期的江淮漕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唐书·食货志》记唐都长安“常转漕东南之粟”,学界通常认为这是安史之乱后的事,这种观点值得进一步分析。唐初武德、贞观年间,“漕事简”,漕粮主要来自传统的赋税基地即黄河中下游流域。高宗、武后时期,随着中央用度的急剧增加,漕运进一步发展。而此时由于东北、北部边境屯驻重兵,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租赋主要供应军需,上解京师的数额大为减少。这种形势下,江淮地区就成为入京漕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广陵的兴衰魏陈留王曹奂咸熙二年(265),被逼禅位于晋嗣王司马炎,司马炎即帝位,是为晋武帝,继魏之后,都于洛阳,史称西晋。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龙骧将军王浚从益州将楼船千艘浮江东下,征伐孙吴,进抵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吴主孙皓降。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所谓“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即咏其事。伐吴胜利后,王浚水师自江入淮,逾泗、汴,自黄河而西,振旅还都。四十多年的三国分裂局面,至此而复归于统一。邗沟、汴渠在统一事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太康三年(282),改“建业”为“建邺”。晋武帝鉴  相似文献   

10.
从文献史料记载和已有考古成果的角度,对宋代治水技术“木岸狭河”的产生、目的、技术原理和施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并阐明其工程构造,总结出其在治水原理和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将“木岸狭河”与同时期其他治汴工程——河道疏浚工程、导洛通汴工程、汴口建设工程和固堤与防汛工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其区别和联系,以进一步认识“木岸狭河”在北宋治汴工程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发现,生活中存在一种“清水浊水效应”:一滴清水,不能使整杯浊水变清;一滴浊水,却能使整杯清水变浊。  相似文献   

12.
王景修汴渠,守庐州东汉帝国都于洛阳,黄河下游的农业生产和至京都之间的漕运是否畅通,对于维系政权,关系很大。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于魏郡决口,夺汴渠水道东注于海,打乱了鸿沟水系,河南、山东的百姓深受其害,江淮、淮黄的水道交通也因而中断。这是东汉王朝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建武十年(公元34年),阳武(今河南县名)令张氾上言,应改修堤防,以安百姓。光武帝采纳其议,即为发卒。而浚仪(今河南开封)令乐俊上书,以为大乱之后,不宜骤兴力役,“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工程遂被搁置起来。到了明帝,又考虑到这个问题,有人推荐王景有理水之才,帝诏谒者王吴与王景共修浚仪渠,即古浪荡渠分黄河水东流  相似文献   

13.
《清明上河图》的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以“清明”命名?历来有不同的解说。《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分册》归纳为:此图“描绘了当时汴京城(今开封市)清明时节人们前往汴河沿岸种种活动的热闹场面。一说清明是汴京坊名。季候是秋天。所绘为从清明坊到虹桥汴河(上河)西岸人们的活动情景。”  相似文献   

14.
河曲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总面积198万亩,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81.7%。沟壑密度为2.74公里/平方公里,小沟遍野,大沟连绵。有0.5公里以上的沟道6580条。土壤年侵蚀模数为9000—1500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流入黄河泥沙917万吨,全县耕地面积78万亩,其中坡度在5度以上的占52%。建国以来,河曲县的农业始终走着单一经营,广种薄收的路子。三中全会前,全县亩产不过百斤关,人均收入不达一百元。  相似文献   

15.
禹门口简称禹门又称龙门,位于山西河津市西北12.5公里处。《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禹的功德,称为禹门。因禹门为秦晋两省的交通渡口,遂称“禹门口”。典籍称:“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曾赋诗赞道:“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千绕凭大禹,万里下昆仑。”由此可见,龙门在黄河上的重要位置。开天以来,此“门”不仅是黄河的第一“门”,在中国其它河流中也是独一无二,在世界的河流中同样举世无双,可说是“天下第一门”。龙门的形…  相似文献   

16.
通济渠是隋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其东段通称汴河.由于早期文献记载或简略不明,或易生歧义,所以关于通济渠东段(汴河)的具体流经线路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当代历史地理学界主流观点是认可中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里对汴河的记录,即西起黄河板渚(今河南荥阳市北),向东流经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宋州(今商丘市),再偏向东南流经宿州(今安徽市名),至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北洪泽湖中)入淮河.通过研究认可此说,并且发现盛唐人高适的<东征赋>是佐证此说的一条新的重要书证,它比<元和郡县志>早了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17.
关于独孤及的生平研究已经相对完整,而独孤及在“安史之乱”中的出行研究阙如,通过对《全唐诗·补编》和《昆陵集》诸篇目中的分析考证,独孤及“安史之乱”中入蜀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8.
唐代榷盐制起于安史之乱爆发后,但它的出现却不仅仅是由于安史之乱带来的“国用困竭”。它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结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古代财税体系由直接税为主转向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开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原州“通衢”关陇,与其西边的“七关”构筑成一个有效的军事防御系统。安史之乱后。原州城沦陷于吐蕃并遭到废弃。代宗、德宗、宪宗朝宰相元载、杨炎以及泾原节度使王潜数次提出重筑原州城的建议,但均因唐廷态度消极而最终未果。原州城的数次“建废”争议,实质上反映了唐廷在安史之乱以后奉行的保守性消极边疆防御策略,轻视城防、堡垒性作战等传统边防策略,以及“安内”优先于“攘外”的主导性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渎之宗”的黄河水系如“地之血脉”周流不迨、循环不已。她是黄河文化的大地母亲。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数千年间,她对周边以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由此而使得黄河文化在地域上东迁南移向周边拓展、不断扩大覆盖面,并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她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将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