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枝条节位、介质及生长调节剂对切花菊插技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 ,梢段的生根能力高于基段 ,但生根率差异不明显 ;较优的扦插介质是河沙 :腐叶土 :园土 =2 :2 :1的混合介质 ;生根类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促进插枝生根 ,其中以 IBA或 IBA NA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袋栽和苗床栽三种方式,以泥炭土、黄心土、河沙和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用IBA、ATB和L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对刚果12号按W5、尾叶桉U6、MLA、UT6、LU1、M1、杂种按DH201-2、DH184-1、LH1及LH2、SH1共11个桉树无性系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年产穗量最高的为苗床栽,其次是袋栽,再次是盆栽,但穗条质量却是以盆栽的最好,其次是袋栽和苗床栽,除无性系LH1的生根率和LH2的生根时间外,其余无性系的生根率和生根时间并不因穗条来源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扦插生根差异显著,生根率最高的为M1无性系,最低的为UT6无性系;用不同生根粉处理插穗,多数桉树无性系的平均生根率、平均根量和出根时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综合各方面来看,L1号生根粉效果最佳;采用不同的基质,其插穗生根差异显著,其中,以黄心土与泥炭土比例为1∶1的混合基质效果最佳;月平均温度对插穗平均生根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鼠尾藻中有效的克生物质(allelochemicals),通过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鼠尾藻提取液(蒸馏水及3种有机溶剂甲醇、甲苯、正己烷)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醇和蒸馏水提取液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P0.05),其中甲醇提取液的抑藻作用最强且其EC50值为25mg·L-1;正己烷和甲苯对米氏凯伦藻生长无明显影响.通过实验分析鼠尾藻水提液对米氏凯伦藻叶绿素荧光特性指标(叶绿素含量、Fv/Fm)及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表明鼠尾藻水提液对米氏凯伦藻的叶绿素含量及Fv/Fm值无显著影响,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P0.05),丙二醛(malondine,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极显著(P0.01),在培养的第12天丙二醛含量为对照组的163.91%.结果表明,鼠尾藻组织中有效的克生物质应为具较高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对资江氮肥厂附近大乘山杉木生长情况所作的研究工作包括大气监测、杉叶叶绿素、钾离子外渗率、电解质外渗率及其营养元素N、P、K、Ca、Mg、全S含量的测定,树干解析,结果表明:离厂越近,大气污染物SO_2、NO_2、和NH_3等的浓度越高,杉叶叶绿素及其P、K、Ca、Mg等营养元素含量:对照区>污染区;而杉叶钾离子外渗率和电解质外渗率及其全S、全N含量为:污染区>对照区,且叶中全S和全N含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分析表明:大气污染是大乘山杉木衰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通过配比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研究在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明:MS培养基适合黑果枸杞种子萌发与生长;无菌苗在MS+1.0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可以形成较好的愈伤组织;在MS+0.4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不定芽数量较多;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1.5 mg/L IBA,生根率为98%.组培苗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2∶1∶1)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6.
以非洲菊南燕F1种子无菌萌发的种子苗作外植体,在含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芽生根与移栽,以快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BA 1.5 mg·L-1+IBA 0.2 mg·L-1较好,诱导系数达到7;增殖培养基以MS+BA 0.5 mg·L-1+NAA 0.1 mg·L-1较好,增殖系数高达10,且增殖芽生长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 0.2 mg·L-1最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量多,幼苗生长势旺.  相似文献   

7.
将切花月季休眠枝插条分别用100mg/L萘乙酸(NAA)、100mg/L吲哚丁酸(IBA)和50mg/LNAA+50mg/LIBA溶液浸泡基部3h,砂藏冬贮3个月,观察其生根的效应.结果表明,经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的插条在贮藏期间基部全部产生了明显的愈伤组织,并有36.2%—53.8%的插枝分化形成不定根;春季扦插的成活率比对照高42.1%—54.0%,且根系发达,平均根数较对照多92.7%—212.2%.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究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月季和蔷薇插穗在发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腐熟的尿液浸泡处理插穗,可以显著的促进生根.对月季而言,用20%腐熟的尿液浸泡插穗30min生根效果最好;对蔷薇而言,用50%腐熟的尿液浸泡插穗30min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鲁引一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栽培条件和方法、不同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及不同收获期对脱毒试管苗微型薯形成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试管苗切段扦插的方法不仅繁殖率高,而且植株结薯率也较试管苗整株移栽的植株高.在扦插前用吲哚丁酸(IBA)预处理切段,有利于切段生根,但对后期植株结薯量影响不大,而用矮壮素(CCC)预处理切段后,植株的结薯期提前,且后期结薯量增加.通过对苗床和育苗盘栽培比较,前者利于管理,结薯量和大薯率都较后者高.在烟台的气候条件下,微型薯的收获期以65d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烟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叶盘法,将含生长素应答基因(auxin response factor,ARF)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携带双元质粒载体(pBin438)介导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诱导烟草叶片不定芽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8 mg.L-16-BA+0.05mg.L-1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02 mg.L-1IBA+0.02 mg.L-1NAA,分化率、生根率分别为96.9%、96.7%;将预培养3 d的外植体与农杆菌菌液浸染3~5 min后,共培养2~3 d,然后转化到含Km75 mg.L-1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分化筛选,再转入Km为75 mg.L-1、100 mg.L-1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筛选,生根率为66.1%;与对照相比,转基因烟草在形态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叶片颜色变深绿,叶片增厚,主叶脉变粗壮等.PCR扩增,获得40株阳性转基因苗,证明ARF基因已导入烟草中.  相似文献   

11.
三种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其幼苗的硝酸还原酶的活力不同,叶绿素和硝态氮的含量也不同,凡叶绿素和硝态氮含量高的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也高,凡叶绿素和硝态氮含量低的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也低,华03的谷粒蛋白质含量高,其幼苗根系对铵态氮的吸收能力也强。上述结果说明,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其生理生化差异在幼苗期已表现对氮的吸收和利用不同。  相似文献   

12.
蓝猪耳叶片高频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 Linden)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多种因素对蓝猪耳不定芽诱导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并进行了条件优化,建立了蓝猪耳叶片高频率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芽诱导与基本培养基成分关系不大,而与植物生长物质的浓度和种类有关,其中以MS+6-BA 2 mg/L+NAA 0.2 mg/L状态最佳;不定根形成受到植物生长物质和培养基中离子浓度的共同影响,最佳生根条件为1/2 MS+IBA 0.2 mg/L.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昆嵛山引进物种杉木和火炬松的适应性和定居情况,利用样方法、样线法和统计方法,调查了杉木和火炬松的密度、胸径及其林下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等,结合群落中土壤种子库特征,从种群和群落结构组成层次上分析了引进的这两种乔木对昆嵛山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杉木种群能正常生长并生产种子和幼苗,具有自然更新能力,按照胸径分级各个径级植株都有一定的数量;火炬松植株能够正常生长,但是种群由Ⅳ级以上大树组成,未发现幼苗存在.(2)杉木林土壤种子库平均种子储量398.5粒/m2,其中杉木种子储量为3.35粒/m2;火炬松林土壤种子库平均种子储量为10.4粒/m2,但无火炬松种子存在.(3)杉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格局,而火炬松群落则呈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趋势.因为火炬松种群在昆嵛山不能自然更新,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群落结构中的乔木物种多样性少,稳定性差,建议在火炬松群落处引入本地的常绿针叶树种黑松和赤松,以便在火炬松退出时不影响稳定的群落结构,有利于山地的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4.
非洲菊新品种“朝霞”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非洲菊新品种“朝霞”的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非洲菊新品种“朝霞”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花蕾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诱导愈伤和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mg·L^-1+6-BA2.5mg·L^-1和MS+NAA0.1mg·L^-1+6-BA5mg·L^-1,扩繁培养以MS+NAA0.1mg·L^-1+6-BA3mg·L^-1为宜。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mg·L^-1。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桧柏扦插快速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桧柏育苗方法的探讨,研究出了一套桧柏插扦快速育苗技术。具体方法是:在10~11月以1~2年生有2~3级分枝并带顶芽的枝条为插条,用200~500mg/L的IBA溶液浸泡4~12h后,扦插于双层塑料拱棚中,第二年4~5月开始生根,生根率为92.5~94.5%,单株生根数为2.3~3.0,每株发出侧根3.4~4.8条。  相似文献   

16.
新型的无损测试采用单片机和光电传感器技术,利用植株的叶绿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不同和植株中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的含氮量成正相关,通过测量作物中的叶绿素含量,来快速地测量含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